學校:龍泉育才學校教師 教師:王熙鳳
教
后
反
思
主題:《寫一種自己喜歡的動物》習作反思
本次我授課的班級是:五(2)班,課標對高段習作的要求: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根據課標我覺得我抓住了以下幾點:
一、目標的制定符合課標
1)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觀察,寫出它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等。
2)能按一定順序觀察,抓住動物的特征寫出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3)學會寫提綱。
二、導入符合為課標中激發學生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 大家喜歡動物嗎?”讓學生暢所欲言,目的是打開學生習作的話匣子,激發學生自我表達的欲望。接著我用一句:我們周圍
生活著很多可愛的小動物,比如有溫馴的小羊,會啼明的雄雞,能看家的小狗,靈巧活潑的小白兔,會唱歌的小鳥,能報信的鴿子……多數同學都喜歡動物,但是寫不好動物,往往把鵝寫成鴨,把驢寫成馬,把活的動物寫得沒血沒肉。是不是?那么
怎樣才能寫好一種可愛的動物呢?拋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繼而引著孩子揭開秘密的欲望進行當堂課的教學。
三、抓住學情,合理教學
雖然五年級的孩子有一定的習作積累,但大部分的積累還是不怎么的,句子之間的銜接還不夠,針對這一特點,我在例文導入之前給孩子出示關于兔子的片段描寫中采用對比介紹,讓孩子們明白抓事物的介紹可以從整體到部分,也可以從部分到整體進行習作。
四、教師示范寫作吸引學生
常言說得好,要想讓學生有一碗水,老師就顯得有一桶水,或是一條源源不斷的江水,學習上也是如此,要想學生能寫好作文,就得老師和學生一起寫文章,讓學生知道,老師是怎么寫的,是怎么修改文章的,通過長期的影響,相信學生也會跟著老師一樣寫作,而且會喜歡寫作的。所以,我給孩子們出示狗的圖片后,又出示了一篇自己提前寫的文章,引導學生通過圖與文的對比,明白我寫的文章真實、有趣。同時為我下步導出寫好這樣的文章應該從動物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與人類的感情等幾個方面著手寫的。繼而給學生寫作埋下伏筆。
五、創設問題,給孩子們交流自己喜歡的動物的機會,符合課標“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地內容”。最后我再次回到課前讓學生簡單交流自己喜歡的動物上,讓學生再次交流自己喜歡的動物,并和同學分享一下,看似炒回鍋肉,其實是為寫作有困難的學生一次在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是為學生的寫作做了一個很好的開篇。
常言說得好:“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我的教學中,我感覺存在以下的不足:
1. 教師的評價語言單調,沒能較好的激發學生的回答欲望。
2. 教學時間分配不夠得當,有前松后緊的現象。
3. 引導學生觀察還不夠,學生在課堂上生發的表達不夠好
引發的思考:
基于這個原因,我覺得我在教師的課堂提問藝術方面還有待加強,研讀教材功夫有待提高。
觀
課
評
價
我校的幾堂課屬于常態課,比起455聯共體的課堂肯定要遜色,但我們的幾堂課呈現得樸實、真實。沒有太多的裝飾,沒有太多的準備,但我覺得我們的教學還是緊扣課標進行不同階段的教學。
幾堂課涉及的年段不同,課標對不同年段的習作要求也不同,但老師們的教學緊扣課標進行教學設計,幾堂課的共性:
1.注重引導學生對動物的觀察,讓學生有話可說。
2.培養孩子課前收集資料的習慣。
3整合教材與課外的資料,抓學情來進行教學設計。
4.引導學生寫好動物,關鍵是抓動物的特征、生活習性及與人類的關系。
不足的地方:
1.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夠豐富
2.教師的課堂提問有待提高
3.平時教師帶頭寫文章的示范性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