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國》第二期,用一個辮子頭的宋應星作為貫穿全劇的講述人這事,我覺得這種做法還是挺惡心人的。
其一,宋應星本人始終反清,這點潘吉星先生的《宋應星評傳》里考證得很清楚。(見圖1-2)
他不但反清,還在甲申,寫過《春秋戎狄解》。不僅情感上反對異族入侵和民族壓迫,還上升到理性高度,歷史高度,有理論著作。(見圖3-6)
這樣一個人,你讓他以辮子頭公然示眾?
不但是作為某個局部劇情,而是貫穿始終的講解員,這確實一種羞辱,或者也可以說對宋應星的精神鞭尸。
宋應星在入清后,就算被強迫剃了發,他也知道恥辱,他都深居簡出了。
入清后,都很難找到他的活動記錄了。
他都讓他的子孫不要給清朝做官了。
現代的人,如果尊重宋應星,非要讓他頂著深以為恥辱的辮子頭來全程充當《天工開物》的解說人么?
其二,節目里宋應星的辮子頭形象,并非單純是表現這個形象。
還特地濃墨重彩加了一段宋應星在滿清統治下的劇情。學堂里他高高興興給孩子們用天工開物上課,然后滿清的知縣帶著一幫滿清治下的人來感謝宋應星。宋應星和清朝的知縣一片歡笑祥和的景象。
這完全是在篡改歷史。
某些人扯所謂既然宋應星活到了清朝,那就應該留辮子頭。這是尊重歷史事實。
好的,那這段劇情他們也來洗地一下,如何?
是不是他們認為,宋應星活到了清朝,就應該歡天喜地當清朝的奴才?
如果劇情是表現宋應星在滿清時代被迫剃發,屈辱痛苦壓抑,這雖然算虛構,至少還是建立合理想象上的虛構。
現在的劇情是么?
其三,從表現《天工開物》來說,有必要表現宋應星的辮子頭。
回答是沒有必要。
《天工開物》本身出版于明朝,而且現在我們所真正能了解的宋應星事跡活動,也都在明朝。
要表現《天工開物》,并無必要讓宋應星以辮子頭形象出現。
難道是為了體現《天工開物》一書在滿清統治下大行于世,廣泛傳播,宋應星后繼有人么?
難道是滿清非常重視宋應星的貢獻么,讓宋應星的著作有了更大的影響力么?
可歷史事實恰恰是相反!
在滿清統治下,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幾乎失傳。二十世紀以前,中國出版的《天工開物》兩個版本,一個是明崇禎時期的涂紹煃版,另一個是明末清初,清統治尚未穩固,南明勢力尚存時期,福建出版的楊素卿版。而且這個版是屬于明末刻成,清初修補。
真正完全在清朝統治下的《天工開物》版本,一個都沒有!
清朝官修的書里有對天工開物的內容部分摘錄,但這和出版完全是兩碼事。
在清朝統治的這段時期,反而是在國外出了《天工開物》的新版本,國內反而絕版。
以至于到了滿清統治近三百年后,民國時期的人為了尋找《天工開物》這本書,竟然在國內找不到(零星幸存的明刻版和楊素卿版,一般人怎么可能看到?),只能從日本引進,再刻印出版。
這個過程,可以自己去看丁文江重印天工開物跋文,記述他在國內千方百計想找《天工開物》,卻找不到的經過。而按潘吉星的考證,當時在日本,其實《天工開物》一書反而非常容易見到(見圖7-8)
他們自己秉持生為明人,死為明鬼的觀念。類似顧炎武,王夫之,都是反清到底的,連寫墓志銘都甚至要以洪武紀年
王夫之自題墓石中說
“有明遺臣行人王夫之……自為銘曰:抱劉越石之孤憤而命無從致,希張橫渠之正學而力不能企,幸全歸于茲丘,固銜恤以永世。戊申紀元后三百年十有年月日”
他特別告誡兒子“墓石可不作,徇汝兄弟為之,止此不可增損一字。行狀原為請志銘而設,既有銘,不可贅作。若汝兄弟能老而好學,可不以譽我者毀我,數十年后,略紀以示后人可耳,勿庸問世也。背此者自昧其心。己巳九月朔書授攽”
墓志銘中說的“戊申紀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元年,即明朝開國的時間。王夫之特別強調“墓石可不作”,但如果作,則“不可增損一字”,“背此者自昧其心”,和陳佐才“其生明臣其死明鬼”是同一用意。
什么現代人非要把他們歸為清朝人?
非要違背他們的遺愿,如王夫之不幸言中的那樣“以譽我者毀我”
節目《經典詠流傳》里一邊請歌手唱顧炎武的精衛: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顧炎武這首詩就是把反清復明比喻成填海,結果解說和字幕里還是把顧炎武說成清人。
顧炎武死而有知,也該不滿意吧。
其五、反感滿清,批判滿清,紀念和尊重歷史上反抗滿清統治的人物,是狹隘的民族主義么?
回答不是。
民族之間應該平等,也必須平等。
對滿清的批判,恰恰是對民族壓迫的批判
大規模民族壓迫,尤其是對占據人口大多數的民族進行民族壓迫,必然導致文明的停滯和倒退。
這是可以從理論上證明的。
民族壓迫帶來四個危害,社會結構的封閉性,暴力的界限性,奴性的空氣化,意識焦點的偏移化。
印度被外來侵略蹂躪千年,結果如何?
為什么有些人死活不能正視外來侵略和民族壓迫的危害性?
在他們看來,長期推行大規模民族壓迫,對歷史的發展,竟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影響。不會改變原來的軌道?
這種對大規模民族壓迫的反動作用,選擇性無視,究竟從何而來?
難道反抗侵略僅僅是情感上的需要?反抗民族壓迫僅僅是一種非理性情緒?
按這邏輯,面對外來侵略,面對民族壓迫,投降順從,都當漢奸,反而是理性選擇了。
這種觀念要是深入人心,才帶來長遠的危害。
其六、這節目說是介紹《天工開物》,其實對《天工開物》在科學上真正值得濃墨重彩介紹的貢獻,絲毫都沒有提及。
對宋應星本人在天工開物之外的科學貢獻當然更沒介紹。
宋應星有明確物質守恒思想,并有具體的定量分析,這不介紹
宋應星的火質理論,比西方的燃素理論早了五十年,這也不介紹
宋應星對蠶種的變異選擇遺傳現象的論述分析,是進化論思想的先驅,這還是不介紹
宋應星對氣體的分析,對呼吸的研究,已接近發現氧氣。同樣不介紹
宋應星對生態循環的分析,也遠遠領先于西方人同期的水平,接近于現代觀念。不介紹
全篇看下來,大概最大的印象就是宋應星重視農業,和袁隆平對話,好像宋應星就是記載如何種田一樣。
這大概是為了表現中國明代科學家,沒有什么原創性,和西方比不了。
宋應星科學方面貢獻見(圖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