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理財都很被動。
之前在講本金威力的文章提到復利,記得有朋友說,“沒有幾個理財產品是按照復利計算,除了保險”
這其實就是一種被動。
做復利,除了買復利方式的理財產品,也可以主動對自己的投資理財做復利。畢竟,沒有誰綁住你的手,不允許你主動去做。
很多人做不到的對自己的投資理財主動做復利,問題在于賬戶管理很亂。
吃飯/繳費/還貸款/做投資理財……的錢都是在一張銀行卡里頭,厘不清。
從生活角度講,也需要把你的總資產分割成一個個獨立目標的小賬戶,區分管理。
比如,A是用來管理生活支出的“現金賬戶”;B是用來做為退休做準備的“儲蓄賬戶”;C是給孩子教育準備的;D是用來參與有一定風險性的投資;E是休閑旅游經費庫……
把資產分割成小塊目標,是為了確保這些規劃/目標能夠更順利實現。
就理財而言,為了更清晰的了解投資狀況和確保本金安全,也要進行賬戶分類。
不用多,把投資賬戶分3個就好:
1、主動投資賬戶(高風險)
2、被動投資賬戶(中等風險)
3、 退休賬戶(安全穩定)
分別做什么用呢?一個個來說:
主動投資賬戶
也可以叫做風險賬戶,投資目標波動性較大,比如股票。對這個賬戶的預期就是:能賺錢最好,虧了也不要肉疼。抱著這種心態去剁手、配置、高拋低吸、不停的選股、持股……總之,隨心折騰。就當做你練心態、技巧和積累經驗的機會,同時也是你實現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的地方。
這個賬戶風險比較大,所以一定要控制好本賬戶占你總投資金額的比例。另外,不要抱著賭博的心態,還是要注意風險把控,建議不要涉及杠桿率大的投資,比如外匯、貴金屬交易。
買股票也是一樣,雖說隨心,但也要用心鉆研,雖說是隨心,但也不能瞎操作,要不斷學習、總結經驗,讓自己的投資能力不斷加強。
被動投資賬戶
這個賬戶追求的是穩中求利,相對折中而不十分激進。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個賬戶可以用來基金定投,尤其是定投估值低的指數,還可以搞點全球化資產配置,比如投資REITs。
退休賬戶
也可以說是儲蓄賬戶,到了30歲就很有必要為退休后的生活做打算。對于這個賬戶,你需要不斷的往里頭加錢,發工資/獎金后往里頭存上一筆,一般是不大動用的資金。
這筆錢,你可以購買固收類產品、余額寶等等貨幣基金,當然你也可以買某個指數基金,長期投資。
這三個賬戶可以這么說,被動賬戶和退休賬戶財富的基石。主動賬戶是實現人生理想的一個跳板。
三個賬戶“分配”完畢后,最難的就是自認為發財機會近在眼前時,你要克制沖動,別把被動賬戶和退休賬戶里的資金轉到你認為的發財機會里。
------
就我個人而言,從去年開始,也逐步對自己的資金進行分賬戶管理。
股票賬戶(主動投資),我開了兩個戶。一個用來長期持股,一個用來做短線操作。
基金賬戶(被動投資),主要用來做基金定投和購買P2P理財產品。
還有一個儲蓄賬戶,單獨開了一張銀行卡,用來購買貨幣基金以及部分固收類產品。
雖然,我的賬戶劃分還做的不是那么的好,但自從有規劃后,對自己各方面理財有了一個更清楚、直觀的感受和認識。
2018,有規劃的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