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壹點靈心理咨詢師 李紅艷
“小白菜,淚汪汪,從小沒了爹和娘,童養媳,苦難講…………”這首《楊乃武與小白菜》中的歌詞,可謂家謂戶曉。
豆瓣網上有一個“父母皆禍害”小組,里面的成員,就是自稱“小白菜”。他們來自于被父母傷害過的家庭,有些個別的,可能還受到過非人的折磨。以至于有些得了抑郁癥、焦慮癥,或者精神分裂癥,甚至有過自殺經歷。
“小白菜”的苦,說不盡,道不完。因為所受的“苦”來自于爹媽,在世人眼里,無論父母怎樣的虐待你、貶低你、控制你、打你罵你,就算是把你逼死了,通通都只有一句“教育方法不當”。
而極少會有人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內心。
在漫長的中國古代,從來都只有孩子要怎么孝敬父母的經典著作和誦讀文本,而從來沒有怎么教父母成為父母的學問。
學習怎么樣做一個好父母,也只是近一百年來才有的事。在21世紀的中國,社會文化開放了許多,當一個孩子與父母有沖突的時候,輿論已經不會一邊倒的去偏向父母,但是,“愚孝”的毒瘤在局部還是有相當的土壤環境。
“小白菜”們在父母那里所受的苦已經轉化成了恨。
曾經在某些時候,可能還會一直在努力求證父母是否愛自己,可是,在求證無果的最后,“小白菜”們可能再也不愿去追尋父母是否愛自己,只求遠離,只求永不相見。
其實,一個嬰兒來到世間,是天然愛父母的。嬰兒對父母的愛,是人世間是最純粹、最真的、最多百分比的愛。
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在對待一個人世間最純真的嬰兒時,也會生發出內在最底層的慈悲。但,就是這么一個嬰兒,長大后,居然會這么的恨自己的父母。
誰也不愿意恨人,因為恨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而恨自己的父母,則是一件極致痛苦的事,恨到極致的感覺,就是想死。
臨床上,很多的抑郁癥就是這樣而來的。抑郁癥的發生,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誘因。人們可能會以為,人之所以會得抑郁癥,是因為某個具體的事件??墒巧钊敕治鲋?,就會發現,原來抑郁的原因由來已久了。
能得抑郁癥的人,仔細想想,在很久以前,可能就經常不快樂;可能經常性的會有內在的虛無和空洞感;可能會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在某個傷痛的情緒里。
得抑郁癥的人基本上都有著誠實、認真、責任感強的特質,從小在與父母的互動中,很聽話,是家長最喜歡的乖寶寶型。
抑郁最大的價值在于,可以讓你停下來,想一想,思考自己的人生?;蛟S,長久以來的人生價值觀、世界觀、思維模式、行為模式、自我限定等等,需要重新做一個調整。
傷害已經發生了,痛苦已經造成了,抑郁已經是一個事實。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躲在傷害的陰影里,一邊痛苦的一個人舔舐傷口,一邊控訴著父母的種種惡行。最好,能寫一個報告文學,把父母的惡行宣揚出去,讓全世界都知道你受到了多大的傷害。然后,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卑微的位置,去接受人們的同情。最后又不自覺地、無意識地去做著自我毀滅的事情。
蘋果樹,之所以成為蘋果樹。一方面,在不斷療愈人們向它索取帶來的傷痛;另一方面,還要不斷的成長。
愛與恨,從來都是人生的兩大主題,要治愈恨的傷痛,最好的良藥,就是愛。也許,你做不到愛,但是你可以做到不恨。當你能夠不恨的時候,也就是可以接納自己了,也就可以愛自己了。
相信愛,相信愛一定存在。父母能夠把你帶到這個世間上,一定是有愛的。
當你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媽媽每天的深愛著你,每天都要撫摸肚子,與你談話。爸爸每天都要把耳朵貼在媽媽的肚皮上,傾聽你、感受你。你從出生之后,到現在,父母一直是愛你的。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每一個人從小長到大,都或多或少的會受到一些傷害。世界上沒有哪一對父母,可以對天發誓,說在育兒的過程中,從來沒有過失誤。
相信愛,相信父母不管怎么樣對待過你,都是有愛的,這是大自然最基本的法則。
父母只是從祖父母那里習得了一套育兒的模式,他們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更好的育兒模式。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曾是個受傷的小孩,所以他們在育兒的過程中,會在無意識中重復父母對他們的傷害,并把這種傷害投射到了自己孩子的身上。
請相信,這些事情的發生,他們都是無意識的。請相信,父母已經給了你,他們所能給的,他們所認為的最好的東西。
勇敢站起來,勇敢地站起來,成為你自己。
接受父母,首先要知道,父母也是人,把父母從神壇的位置拉下來。所有人類會有的缺點,父母都會有。所有人類會有的罪惡,父母也都會有。而且,我們要知道,我們是在人性的層面,而非角色的層面上,與父母相遇。
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會慢慢地接受父母。
當然,一下子,要你接受父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要怎么樣接受?又要怎么樣與父母相處?怎樣避免再次傷害?怎樣不受父母的控制?怎樣可以活出自己?這些問題,在后面的章節中,我會談到。
很多的育兒書上,都會教父母,要無條件的愛自己的孩子,孩子才能夠更健康。于是,很多的子女迷茫、痛苦了,“我的父母從來沒有無條件的愛過我”,所以,我怨,我恨,所以我抑郁了。
事實上,我們要確信一件事。在生活的層面上,沒有任何一個父母會無條件的愛孩子,而在生命的層面上,所有的父母都是無條件愛孩子的。
明白了這點,你還會如此執迷不悟嗎?
開悟,意味著,成長就發生了。
做一棵永遠成長的蘋果樹。
作者簡介:李紅艷,國家首批心理督導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擅長抑郁心理咨詢、個人成長咨詢、親子關系咨詢。心理學暢銷書《世上本無抑郁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