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手中持有兩只基金:一只基金收益10%,一只基金虧損10%,而你要用錢,那么你會選擇優先賣掉哪只基金呢?
對于大部分的人而言,肯定是會優先將收益10%的基金賣掉,留下虧損10%的基金,因為他們抱著一個想法就是基金定投止盈不止損。
其實這就犯了錨固思維,我們將兩只基金放在同一水平線上,認為他們是一樣的,漲的多的說不定要跌回來,而跌的多的肯定要漲回來。
但是其實基金后面的收益與目前的收益其實并沒有多大關系,所以即便你賣掉的是賺錢的那只基金后面可能會遇到虧損與盈利,賣掉的是虧損的基金,后面同樣可能遇到虧損與盈利的情況,那么這是不是就無解了呢?肯定不是
指數基金
不同的時期基金的長期受益也會有區別,先來看一下指數基金,指數基金
1、看估值(相對估值而不是絕對估值)
2、看指數增速
3、周期基金
優先賣掉估值更高指數增速更低的基金肯定是沒錯的,而估值高指數增速也高或者估值低指數增速也低則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比如中證白酒指數和滬深300指數,而對于周期基金則應該視行業周期而定,如果周期基金處于行業的歷史高位,那么無論盈利多少還是虧損多少都應該賣出,等待下一個周期回來還不如早早割肉,比如:證券、有色金屬等等。
主動型基金
對于主動型基金而言,其實更好評判,如果同時期買入的兩只主動型基金,那么不考慮其他可能情況的話肯定優先考慮賣掉虧損的基金。
因為主動型基金主要靠的還是基金經理的能力,那么在同樣的市場行情當中A基金的經理收益比B基金的經理高20%,那么A基金的經理比B基金的經理能力更高,未來預期收益更好,是概率非常大的事情,就比如說兩個高三學生,一個學習成績一直比較好,一個學習成績很一般,哪個考上好大學的概率高呢?這也是為什么那些明星基金經理新發基金的話,往往都會掀起一股認購潮,如:興全合宜、睿遠成長價值。
當然主動型基金也應該要區分基金是否正好遇上風口,如果基金剛好處于風口之上那么,收益好一些還是非常正常的。
另外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就是,某些基金大幅跑贏其他基金并不是靠真實本事的,而是因為基金的大額贖回等其他原因,對于這類型的基金最好的做法就是規避,。
一味的默守陳規肯定是不行的,基金定投止盈不止損其實也只是一個非常籠統的大致說法,就比如說在牛市的頂部買入,但市場轉熊造成基金的虧損之后直接賣出等待市場回調至低估肯定是最佳的選擇,而不是一味傻傻的持有等待牛市再次來臨,當然切記這里是說牛市的后期,如果是在牛市的初期、中期,因為市場的一次回調就將我們手中好不容易收集到的籌碼都賣出,那肯定是非常不明智的。
相關話題:#養基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