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4 10:41:15
提起林銳這個名字,想必程序員們都不陌生。當年,我正是看著他的《高質量C/C++程序設計》,編寫自己的第一個正式項目的。不過,您是否注意到,在林銳的兩部著作中,他的一個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那就是關于對項目經理的技術要求:
在林銳2003年著的《軟件工程思想》中提到:“項目經理一定要懂得技術”;而在2005年的《IT企業項目管理:問題、方法和工具》一書的序言中,林銳反思了的一些舊觀點,對于項目經理是否要懂技術,他有了不同的見解:“項目經理其實不一定要懂技術”。
那么,究竟項目經理是否需要技術能力呢?而從技術人員到項目管理者,又要有有什么樣的思維轉變呢?本文中我談一談自己的體會,不當之處請大家不吝指正。
有一個自以為很博學的人向一位大禪師請教佛法,禪師不說話,只是不停的為他倒茶,茶水溢出來了也不停下。那個人很詫異:“師父,茶杯已經滿了,裝不下了!”禪師微笑,停下手,意味深長的對他說:“是的,你的腦子就如同這個茶杯,已經滿了,我對你說法,又怎么能裝得下呢?”
佛家說“所知障”,就是說學了很多的東西,這些東西反而妨礙了自己的修行。項目管理人員也一樣,如果過多的執著在技術上,反而會妨礙自己管理技能的提升。
那么項目經理這個職業具有什么特點呢?讓我們從思想和執行兩個方面來說。
先說思想方面:
技術人員有兩個特點,一是注重細節,做事情追求完美;二是動手能力強,做事情往往喜歡喜歡親歷親為。而對于項目管理者,這兩個特點都是要不得的。
任何人、任何公司,只要做事情就會犯錯,作為管理者,如果一心想把每個細節都做到完美,那么可能到最后就是一事無成。對于細節的改進,我比較喜歡的做法是抓住最重要的事情(一般來說是與QCD直接相關的節點),這些關鍵點一定要達到要求,其余的事情就不需要太摳了。另外,如果發現組員在細節上下了功夫做得好的地方,一定要及時表揚。誠于嘉許、寬于稱道,是對細節最好的態度。
作為管理者,團隊的績效就是你的績效,但是團隊的能力卻不等于你個人的能力。也許你的技術很強,但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了,就像踢足球一樣,一個人的球隊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績的。因此,要敢于把事情放給別人做,也許他做得不那么好,那么告訴他如何改進,如果同樣的事情總是做不好,那么也許這位組員需要換一個更合適的工作。
總而言之,作為項目管理者,你不再是做自己的工作,更多的是做別人的工作。重視和領導、商務、技術等各個層面的溝通,關注項目QCD的狀態,著眼全局,對事不對人,這就是項目經理們的思維方式。
再談執行方面:
一個朋友聊天時提到,他們公司的一位部門經理這樣教導見習經理:“想做好部門經理嗎?那你要先學會怎么發獎金!”題外話,所有事情里面,我最喜歡的就是拿獎金的感覺……
作為一位項目經理,如何匯報,如何明確自身的責任和權力,是很關鍵的。發獎金只是一個方面,真正執行起來還有更多。
匯報工作,先要學會發郵件。在匯報工作時,郵件發送給你的領導,抄送給相關人員;在安排工作時,郵件發送給目標接受者,抄送給相關的領導。不要小看郵件,它是工作內容的重要載體,也是明確各人責任的證明。電話、面談、會議等溝通方式,最終都要以書面的形式確認,而郵件,就是最好的書面確認方式。善用郵件,能讓你的工作更加有序。
權力是和責任緊密關聯的。從接受項目經理任命的那一刻起,你就要對這個項目的QCD負責,但是這個責任是泛化的,大多數公司也不會直接賦予項目經理人員、費用等資源的支配權,這些資源可能把握在老板的手上。項目經理需要及時地匯報項目的進展狀況,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計劃,以及所需資源的預算,然后由上級領導批人員、批費用。好的項目經理能夠和企業高層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信任,從而獲取推進項目所必需資源。
作為項目管理者,一方面要把握好項目的關鍵節點,另一方面準確、及時、合理的匯報工作,以充分得到領導層的信任,才能獲得推進項目必要的資源,賦予自己相應的權力,這就是項目經理們的工作方式。
從細節到全局,從自身到團隊,管理者和技術人員從思維方式到工作方法,都是有著本質不同的,這也正是管理者其實并不需要是技術牛人的原因。
回到本文開始的問題,我認為,項目經理是不是懂技術并不重要,關鍵是不能讓技術“拖累”了自己,只有超越技術,在項目整體的層面思考問題,才能真正把項目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從另一個角度看,在把握好整體工作的前提下,項目經理適當做一些技術工作,也能很好的帶動團隊士氣呢!
注:QCD即質量、成本和進度,是項目管理的三個重點,對QCD的把握能力標志了一個組織項目管理的成熟度。
(網頁編輯:
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