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展示兩張達芬奇的筆記圖:
可以看到他的筆記上充斥著大量的插圖,而在旁邊則輔以文字說明。
達芬奇在藝術、哲學、生物等領域有著杰出的成就,而這些成功跟他的思考方式有著莫大的關系。
他在筆記中使用了大量的圖像、圖表、插畫和各種符號來記錄他大腦中迸發出的種種靈感,對他來說,筆記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正是那些各式各樣的圖像語言。
在歐美,現在有很多學校與課外都用圖解的方式來引導孩子進行學習,這樣的圖解思維是非常流行的。但是,它同樣適用于我們國內孩子的思考和學習。
01
什么是圖解思維?
圖解思維,顧名思義就是把人的想法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可以是插畫、圖形、表格等方式,它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思考和分析問題,并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之前我有寫過一篇“思維導圖”的文章《在美國,老師這樣通過“思維導圖”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后附具體應用說明!)》(←點擊標題查看),其實“思維導圖”就是圖解思維的其中一種方式。
它是從一張紙的中心開始,先繪制出中心問題,然后再由這個中心問題引發出一些主要分支,再從主要分支上分出一些細小的方面。在美國,很多課堂上的討論與講解,都會運用到“思維導圖”的原理。
圖解思維有五種常用的圖解類型,除了剛提到的思維導圖法,還有邏輯型圖解、矩陣型圖解、過程型圖解和圖表型圖解四種方法。
(邏輯型圖解)
(矩陣型圖解)
(過程型圖解)
(圖表型圖解)
每種方法的思考方式不同,但最終目的都一樣——更有效地整理思路,從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我歸納了一下,相對文字思考方式來說,圖解思維有這些優勢:
像歷史、政治這些學科,為什么很多孩子都喜歡不起來?就是因為這些內容在孩子的大腦里雜亂無章,散亂的信息狀態會讓孩子很難進行記憶。就算孩子死記硬背記住了,也會很快忘掉。
對孩子的學習來說,這樣的文字式學習是相對枯燥的一種方式,還有的孩子在面對歷史課本上那些大段的文字容易走神。
圖/網絡
這時候,圖解思維就能幫上忙!
當孩子把歷史事件用圖表的形式梳理出來后,孩子就能輕松地理解和記憶書本上的文字內容,而且圖解的形式可以讓孩子的記憶變得更深刻。
從文字到圖解
圖解,可以把平面的東西立體化,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
所以,擁有圖解思維的孩子無論是在理解、記憶方面還是解決問題方面都會有更大的優勢。
02
如何培養好的圖解思維?
培養圖解思維,最基本的原則就是放棄大片成段的文字,而改用圖形、表格、圖標等方式來替代關鍵的文字。
首先,引導孩子充分聯想,把頭腦中想到的一些關鍵詞列出來。然后,用線條把相關的詞連接在一起,也可以用一些符號標注它們之間的關系。
到這里,圖解就完成了一半。
在這個大體的框架上,再引導孩子從細節入手,加入一些圖形和插畫,讓信息可以更直觀、形象地被理解。
圖/網絡
圖解思維跟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等其他思維一樣,都需要經過訓練才能掌握其中的竅門。而且,繪制圖解的孩子首先要明確,自己想要通過圖解來解決什么問題。只有目標明確,孩子才能繪制出正確的圖解,從而更高效地解決問題。
跟著這五步走,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學會基本的圖解方法:
1
繪制圖解前,先思考此次繪制的目的以及整體布局和結構。
2
在中心位置畫出目標或主體內容,保證周圍留出一定面積的空白。用關鍵詞標注在中心位置上,這樣以便思維向各方面擴散。
3
沿著中心點,給輻射出去的分支標注上關鍵詞。盡量用幾個字來標注,不要使用句子,因為縱觀全圖的時候,較短的關鍵字可以讓人更好地把握全局。
圖/網絡
4
思考各個部分間的關系,并用符號等手段進行標注,使自己可以將它們之間的關系聯系起來。
5
在不容易快速理解的關鍵詞旁繪制各種插圖,以配合文字的內容。圖解中的插圖越多,圖解的內容有越豐富。
另外提醒大家,畫圖的時候需要用不同顏色的筆來區分自己關注的各項側重點。比如,一類關鍵詞用紅色標注,二類詞用藍色標注,三類詞用綠色標注。
圖/網絡
圖解思維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大片文字的信息并加深記憶,也可以幫助孩子明確目的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想要掌握圖解思維,繪制出有效的圖解表,需要孩子們不斷地練習。而在孩子練習、培養圖解思維的過程中,家長也可以多多引導,教孩子把握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
當孩子能掌握到圖解思維的要領,他在學習和解決問題上的效率就會得到顯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