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數學家波利亞,在晚年于斯坦福大學任教的時候,寫出了一本叫做《如何解題》, 如果你在為數學頭疼不已,非常建議你去讀一讀這本書,家里有孩子的也可以給孩子備一本。對學習的幫助也非常大,讀完之后你會對解題思路會有一整套體系。
但波利亞提出的更是一個解決任何問題所需要的方案和框架,其適用性遠遠超出了數學領域,比如在醫學領域里也成了普遍的方法。在工程學領域呢,波利亞的解題策略演化成了設計思維,社會科學中也偏愛這一方法通則。
我把這個解決問題的框架做一個總結,你可以直接拿去,用它來取代學習。它包括4個階段:
第一階段:理解階段。
我最早開始關注到知識付費領域的時候,那時沒有多少人對整個領域有完整的了解,于是我自己就把所有網上可以找到的調研報告和新聞看了一遍,在本子上做好筆記,寫下后續自己長期要跟蹤和調研的app、一些后來被稱為“大v”的賬號、行業內的活動,等等。
第二階段:規劃階段。
在這個階段,你要規劃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哪些條件和步驟。
在第一個階段中,我們建立了解決問題的一整套認知。這一階段,就是在規劃,這些知識要怎么用,用在哪里。回憶一下,在你非常熟悉的領域中,是否有類似的問題,能直接遷移過來的方法。你也可以通過搜索參考書、專業人士的解決案例等等,看看專業的人是怎么做的。
第三個階段:計劃實施階段。
這是一個執行和驗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按照上一階段的規劃,邊做邊把需要的知識一點點用進來,也就是說,這才是真正的“學習”的過程。最終以結果來驗證,你是否能把問題解決了。正是后續自主招生和服務這近8000名學員的經歷,讓我真正學習到了這個行業中的流程和我如果想涉入這個新領域會面臨的困難點和可以發揮的優勢,為我后面連續開發出《超級搜索術》《信息力》《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課程提供了很多經驗。而后續的很長時間,我真正參與到行業的各項活動中來,慢慢對新行業有了很多個人體會。
第四階段:復盤總結。
這一步非常重要,你通過復盤問題解決的過程和結果,提煉出一般的經驗,為后續解決這一類的所有問題做好準備,這是一個讓自己的經驗值直接復制10倍的關鍵步驟。
這個框架和方式可以遷移到各種需要解決問題的場合。當你開始從理解問題入手,而不是去“學習海量新知識”,你的學習效率就比其他人要高很多。
在很多時候,大家在學習的時候總喜歡犯一個錯就是,這個問題我不懂,那么我就認為這個事情我需要進行系統性學習,其實這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是非常低效的,甚至你花時間去學了,最后會因為各種難度,而將你攔住了,遲遲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