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需要方法嗎?當然需要。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窮其一生也無法讀完已出版的書,更別說網絡上的各種信息和文章了。所以我們閱讀,需要有一定的方法,來提高自己的閱讀效率。
讀完彭小六的《洋蔥閱讀法》,我總結了閱讀的三個重點:總結起來就是“五四三”原則。
在頭條上,我關注幾個分享讀書方法和寫作方法的人,他們都說要進行主題閱讀,快速閱讀,有目的地讀。但我發現,目前我還無法做到每本書都快速閱讀。
他們都是號稱讀一千本書的人,所以在知識儲備上,非我這種初學者能比,所以我很困惑。
直到看到彭小六關于讀書階段的分類,我釋懷了,讀書需要大量積累,循序漸進。以下是他劃分的閱讀進化階段。
第一階段,蠻荒時代,4周時間,每天25分鐘,閱讀打卡。
第二階段,農業時代,4周時間,學會一周一本書,練習寫書評。
第三階段,工業時代,2周時間,學會一天一本書,快速閱讀。
第四階段,信息時代,學會主題閱讀,學會專題分享。
第五階段,IP時代,2周時間,學會技能規劃,構建知識體系。
這5個階段的學習閱讀進化之路,是我們普通人開始閱讀的一個進階的方式,他這個里面的時間劃分,可以進行參考和調整。也不是說每一個時代必須從頭到尾去走完。
舉個例子,我現在不是每天閱讀25分鐘。而是根據我自己對這本書是否有相關知識的累積,來判斷自己需要閱讀多長的時間。
有些書我可以在一兩個小時之內讀完,并且還有所收獲,比如洋蔥閱讀,因為在此前我已經閱讀了另外幾本關于閱讀方法的書,所以像這種方法論的書,我可以在很快的時間內讀完。
有些書,我又無法在一天之內讀完,也無法使用快速閱讀的方法。
比如文學作品,或者自己未知領域的書。
因為是未知領域,沒有相關的知識儲備,所以我會采取先快速閱讀的方法,瀏覽目錄、黑體字,然后再采用深度閱讀或者從頭到尾的閱讀方式,把整本書看完,尋找自己的知識缺漏,進行補充。
主題閱讀和構建知識體系,這些的前提都是我們在有大量閱讀的積累,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我們對一個知識點或者一個主題的知識,沒有大量的閱讀,只讀過一本書,那么其實是無法構建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的,只聽一家之言是完全不足夠的。
像閱讀方法這樣,彭小六所寫的這本書,他里面提到的閱讀方法其實并不全是他的原創,但是,他也有自己可取的一些原創并融合了其他人的閱讀方法。
所以像我們要講閱讀方法也好,寫作方法也好,或者要寫育兒文的,要寫什么文的,都需要在同一個主題之下多閱讀不同人的一些書。
同一個人的書也可以多讀幾本,他的知識具有關聯性;不同的人的書多讀幾本,就會讓我們在這個知識框架下,更加的全面。
四種閱讀方法是,碎片閱讀,快速閱讀,主題閱讀和深度閱讀。
但是,我們同樣的可以把這個碎片閱讀化身為一種主題閱讀,比如我們現在想知道一種文體的寫法,我們就可以在自媒體上搜索這些相關的文章。
雖然是一些碎片,但是我們一直是在同一個主題下去找的這些碎片文章,所以讀完了之后還是會有所收獲的。
其實我們的碎片閱讀,快速閱讀和深度閱讀,都可以與主題閱讀相關聯起來。
要寫觀點文,那么我們就要多讀一些哲理性的書籍,要寫育兒文,那么我們就要讀一些育兒相關的書籍文章,這些都是可以相互結合的。
深度閱讀,有一個口訣就是“練兵場”,三個字分別是尋找聯系,探索冰山,多場景運用,這個創意來自于李叫獸。我們如何去深度閱讀?
尋找聯系,我們發現一個新的概念,就聯想自己以前的知識儲備,或者這個概念真的不懂,在網上查閱一下,對于這個概念的一些解釋,去尋找它與我們生活當中某些現象、故事、案例、經歷的聯系。
探索冰山,其實每一個概念它都是冰山一角。一個概念屬于知識體系中的冰山一角,那么我們就要探索出隱藏在水里的整座冰山,然后把這個概念真正的理解讓并且運用它。
這4種閱讀方法,其實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可以互為補充的。
稻草戰略,冠軍戰略和抽簽盒戰略共同構成三個個人品牌戰略。
彭小六說,稻草戰略是以小博大一點一點去換;冠軍戰略是盡可能在一個細分領域突圍,成為第1人,抽簽盒戰略就是嘗試戰略,抽簽盒戰略是不要怕失敗,多做嘗試找尋自己擅長的領域和自己的天賦所在。
我們初學某一種技能的時候,比如現在要學會閱讀,學會寫作的時候,我們要大膽的去嘗試,嘗試不同的類型和風格。
就閱讀來說,最初的時候,我們并不知道我們主題閱讀要去讀哪些東西,那么我們就可以廣泛的去閱讀自己不知道的書籍和不同類型,盡可能去探索自己的不同的可能性。
這樣我們在閱讀的廣度上就有了一定的保證,在廣泛的閱讀的前提下,我們才能知道自己喜歡或者擅長哪一個領域,然后在這個領域進行深度閱讀,主題閱讀,在一個細分領域深耕。
寫作也是這樣的,最初不知道寫什么的時候,就什么都去寫一寫,練一練,,然后再找到自己所擅長的東西去深耕,就是我們說的冠軍戰略。
在某一個細分領域達到第1人,我們才能夠獲得別人的關注,自己也才能夠有更大的收獲,無論名譽上還是金錢上都是這樣的。
我們能記住很多人嗎?肯定不會的。所以,要成為細分領域的佼佼者,才能成為別人能記住的人。
讀書,也要講求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要分享,才能更好掌握。以上是我讀《洋蔥閱讀法》的個人感悟,您有什么想法,歡迎@易安從嘉,我們探討讀書。
我是易安從嘉,對于讀書,我是認真的,我們一起讀書,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