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冬至的文化和習俗

《九九消寒圖》

冬至,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節日。“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 ,這種說法不知從何時開始,也未必有人真信,但在北方卻得到忠實的執行。每當冬至來臨,全家團坐在桌子旁邊,端上一盤盤熱騰騰的餃子,就著點小酒,邊喝邊聊,驅趕室外的寒氣,成了不少家庭的保留節目。更重要的是,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古代冬至是個很隆重的節日,要舉行很多重大的活動,還有許多有趣的玩法,絕不僅僅是吃一頓餃子那么簡單。當然了,古人在冬至節吃的也不是餃子,而是餛飩!

二十四節氣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我們的先民們在長期生產勞動中形成的智慧結晶,反映了先民們對氣候規律和物候的認識。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上古時代,我們今天的二十四節氣是分成兩部分的,位于月初的稱節氣,位于月中的稱中氣,冬至就是冬三月的中氣之一。《逸周書·周月解》 :“凡四時,成歲,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中氣以著時。應春三月中氣,驚蟄、春分、清明。夏三月中氣,小滿、夏至、大暑;秋三月中氣,處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氣,小雪、冬至、大寒。 ”又因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這八個節氣和中氣的地位特別重要,故稱八節,所以冬至又稱冬節。為配合二十四節氣,古人在每一個節氣中,挑出最具典型意義的三種物候現象,稱為七十二候,又稱候應。據《逸周書·時訓解》 : “冬至之日,蚯蚓結。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動。 ”蚯蚓結、麋角解、水泉動就是冬至時節的三候。冬至到來,天氣轉寒,蚯蚓開始蟠曲冬眠,到明年驚蟄再出來活動,而在古人的觀念中,麋鹿雖然同科,但麋屬陰、鹿屬陽,冬至陰極而退,一陽初生,故麋得陽氣而脫角。同理,水泉動,潛在底下的水泉涌動,也是因為陽氣初生而感發。蚯蚓冬眠和麋鹿脫角,當屬冬至時節自然界的物候現象,至于水泉涌動,很可能是古人的推理想象。

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排在第二十二位。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對位于北半球的中國來說,陽光傾斜得最為厲害,日影最長,白晝最短。從冬至這一天開始,太陽直射點逐漸北移,白天也越來越長,杜甫詩云:“冬至至后日初長” ,即是指此而言。魏晉時期,皇宮里有用紅線量日影的習俗, 《歲時廣記》卷三八引《歲時記》 :“晉魏間,宮中用紅線量日影,冬至后日添長一線。 ”在古人看來,冬至這一天就是“陰極而陽始至” ,“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冬至也” 。古人認為律歷同源,與冬至相對應的律為黃鐘,“黃鐘者,律之始也” ,黃鐘是音律之始,故對應一陽初生的冬至。據律歷同源理論,古人還設計了一套測定節氣的方法:“葭管吹灰” 。具體做法,根據蔡邕的解釋,“以法為室三重,戶閉,涂釁必周密,布緹縵室中,以木為案,每律各一案,內庳外高,從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灰實其端,其月氣至,則灰飛而管通。 ”所謂“內庳外高” ,就是把管子埋入地下一部分,露出一部分。建一處三重的密室,封閉嚴實,把十二律管按照對應的月份位子埋好,里面裝上蘆葦燒成的灰,到了相應的節氣,則灰就會被從律管中涌出的陽氣吹出來。冬至為一陽初始,所以與冬至相對應的黃鐘就埋在子月(十一月)的位子上,到冬至這一刻來到時,潛藏于黃泉之下的陽氣萌動,黃鐘管內的葭灰就會飛出。一般來說,葭管吹灰這套設施在立春之前就建造好,到了相應的時刻,太史局官員會表演一番。

從季節輪回的角度而言,冬至正好是新一輪陽光逐漸增多的開始,也就是所謂“一陽初始” ,故而備受古人的重視。從周代開始,“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即在這一天通過祭祀鬼神為國祈福。漢代因為冬至之后陽氣增加,“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不僅要互相祝賀,還要為官員放假幾天,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 。到了唐代,郊天之禮便選擇在冬至這天,祭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唐高祖配享,同時祭祀還有五方五帝、天皇大帝、北辰、北斗、天一、太一、紫微五帝座等天神,可以說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祭祀。圜丘都在都城的南方,舉行郊天禮要天子親自祭拜,所以每年冬至日天子都要外出南郊,故而又有“迎陽”之說,迎接日益增多的陽氣。因為白晝的增長,宮女的工作量也逐日增加。 《歲時廣記》卷三八引《唐雜錄》 :“宮中以女功揆日之長短,冬至后日晷漸長,比常日增一線之功。 ”杜甫《小至》詩“刺繡五紋添弱線”即是指此而言。這時,過冬至節的習俗已由宮廷擴散到民間,如果不能在此時與家人團聚,便會喟然傷懷。故飄零在外的杜甫《冬至》詩充滿去國辭家的哀怨: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宋代延續了唐代冬至郊天的制度,以宋太祖配享。皇帝在舉行郊天禮時,更換青袞龍服祭服,頭戴二十四旒平天冠。郊壇高三層,計七十二級,方圓三丈許,有四個階道,正南午階,東面卯階,西面酉階,北面子階。壇上昊天上帝的神主設在北方,面朝南,東南面設宋太祖神主。祭祀的儀式非常隆重,從冬至前三日即開始準備。宮廷郊天祭祖的制度對民間形成輻射,于是民間也在這天舉行祭祀祖先,冬至在宋代逐漸形成重大的節日。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忙碌了將近一年的老百姓,在冬至節這一天也開始放松享樂一下,添置新衣,置辦宴會,祭祀祖先。官府也湊趣,允許在這天舉行關撲之類的賭博活動,平添了許多熱鬧。這種風俗隨著宋室的南渡又傳播到江南,周密《武林舊事》保留了南宋杭州過冬至節的盛況:

朝廷大朝會慶賀排當,并如元正儀,而都人最重一陽賀冬,車馬皆華整鮮好,五鼓已填擁雜沓于九街。婦人小兒,服飾華炫,往來如云。岳祠城隍諸廟,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內,店肆皆罷市,垂簾飲博,謂之“做節” 。享先則以餛飩,有“冬餛飩,年馎饦”之諺。貴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謂之“百味餛飩” 。

至此,上自朝廷下至民間,對冬至節的重視已和元旦差不多。男女老幼,鮮衣怒馬,往來游賞行樂。不過那時祭祀祖先和吃的可不是餃子,是餛飩。富貴之家還能做出十幾種花樣來。張镃是南宋士大夫中的玩主,頗具小資情調,他在《張約齋賞心樂事》中,把冬至的日程排得滿滿的:“冬至節家宴、繪幅樓食餛飩、味空亭賞臘梅、孤山探梅、蒼寒堂賞南天竺、花院賞水仙、會幅樓前賞雪、繪幅樓削雪煎茶。 ”窺斑見豹,可以想見南宋冬至節的熱鬧。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加入到這節日的狂歡中,一生憂國憂民的陸游就是例外,我們從他《辛酉冬至》一詩中,可以讀出晚年陸游的節日落寞: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家貧年老的詩人雖然意興闌珊,但還是強裝笑顏參加了冬至節的所有程序。

南宋以后,冬至節相沿成俗,成為民間喜歡過的節日之一。當然, “每逢佳節倍思親” ,對于飄零在外的游子則未免觸目傷懷,明末詩人金烺便有這樣的經歷,將滿懷的愁緒吟成《疏簾淡月》一詞:

榕城客倦。忽物候驚心,漢宮添線。葭管吹灰,節序一陽初轉。丹焦猶映衙齋滿,見官梅、花開紅片。異鄉風景,融和天氣,酒闌人散。

卻更上層臺倚遍。望鰲江澄帶,鱔溪拖練。蕭瑟西風,吹得白云飛斷。生涯如許歸期遠,把相思、頻付征雁。且彈玉燭,消殘銅漏,漫垂銀蒜。

在民間,冬至這一天起開始入九,也稱“交九” ,以九天為一個周期計算漫長寒冷的冬天,至九九過完,便迎來春暖花開的好時光。故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觀柳;七九楝花開,八九燕子來;九九、九九,耕牛遍地走”的諺語。明清時期,為消磨漫漫嚴冬,開發出了“九九消寒圖”的玩法,較為普遍的有三種。第一種玩法見于《帝京景物略》 :“日冬至,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 ”在冬至這一天,用白描的手法畫梅花一枝,計八十一瓣,每天用胭脂點染一瓣梅花,當八十一朵梅花都點燃成胭脂色,冬天也就過去了。楊允孚《灤京雜詠》 :“試數窗間九九圖,余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徧無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所詠即此事。第二種是畫八十一枚銅錢,從冬至開始,每天根據天氣的陰、晴、風、雨、雪,分別點銅錢的上、下、左、右、中。總結起來,就是“上點天陰下點晴,左風右雨雪中心;點盡圖中墨黑黑,便知郊外草青青” 。第三種是清宣宗道光帝發明的文字游戲,即以雙鉤寫“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懸于室內,冬至起每日用筆填一筆畫。由于這九個字每字都是九筆,故九九正好填完。

隨著歷史的變遷,時至今日,葭管吹灰和祭天郊禮已被掃進歷史,九九消寒圖頁無人問津,餛飩更是不知從何時起變成了餃子。不過,關于冬至的相關文化和習俗,我們卻不應該忘記。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冬至,安身絕百事(4組)
二十四節氣—冬至(12月21日 18:02:12)
清明節的由來與掃墓
二十四節氣|小寒:二十四番花信風自此而始,寒冷中蘊含生機
傅如明書法 || 元稹 《詠廿四氣詩》,附詩文注釋與節氣詳情
古代歷法基礎知識——二十四節氣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座| 弋阳县| 偏关县| 永安市| 通海县| 昭通市| 井陉县| 闵行区| 金沙县| 高州市| 洪洞县| 武穴市| 永胜县| 读书| 汉阴县| 乐陵市| 二连浩特市| 扬中市| 同心县| 南岸区| 资中县| 日照市| 横峰县| 台东县| 靖西县| 新巴尔虎右旗| 雷州市| 武定县| 田林县| 新安县| 六安市| 攀枝花市| 武穴市| 台湾省| 青河县| 浙江省| 桂阳县| 大埔区| 项城市| 若尔盖县| 石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