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劃單位。省最早開始于元朝時期,全稱“行中書省”。腹里地區(今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東、內蒙古部分)則由中書省直轄。時全國共10個行省、1個中書省轄地。如今,對于中國下轄的三十多個省份,不少在名字都存在對應的關系。那么,問題來了,河南河北是哪條河,湖南湖北是哪個湖,山東山西是哪個山,廣東廣西是什么廣呢?
河南河北是哪條河
首先,河南省和河北省是中國歷史非常悠久的兩個文化大省,對于河南、河北這兩個名稱,源自于唐朝時期的河南道、河北道。其中,河南道轄境在黃河之南,所以得名,與此相對應的是,河北道則因為在黃河之北而得名。由此,對于河南省和河北省中的“河”,在歷史上是指“黃河”,而且,在歷史上,河一般就是專指黃河的。不過,對于河南、河北省來說,因為區劃的不斷調整,所以現在的分界河更傾向于是漳河。
湖南湖北是哪個湖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古人喜歡以江河湖泊作為區劃的分界線。對于湖南湖北中的湖,就是指洞庭湖。洞庭湖,古稱云夢、九江和重湖,處于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岳陽、汩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此外,對于湖南、湖北來說,歷史上屬于湖廣行省或者湖廣布政使,于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分為湖南、湖北。
山東山西是哪個山
再者,針對山東、山西中的山,主要指的是“太行山”。太行山位于山西省與華北平原之間,縱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脈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與山西交界地區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400余公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歷史上的“山東”,指的是“崤山之東”,崤山位于河南省西部,比如戰國時期的山東六國,其范圍要大于現在的山東省。
廣東廣西是什么廣
最后,和以上三對省份不一樣,廣東廣西中的“廣”既不是指河流,也不是指山脈,而是指廣信這一地名。早在漢武帝劉徹在位時,取“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之意,設立廣信縣,信縣治所建制在今廣西梧州市萬秀區。廣信長期是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前后歷經300多年,也被譽為“嶺南古都”,廣東、廣西之名即由此得來。在歷史上,廣東始于廣南東道(路),廣西始于廣南西道(路)。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