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小編按:無論是內鏡檢查、腸道手術還是其他的腹腔內手術,腸道準備都至關重要。可是你知道怎么準備嗎?
腸道準備的目的
1. 內鏡檢查:利于觀察腸道黏膜病變。
2. 腸道手術:防止術中糞便溢出污染腹腔,或發生吻合口瘺時糞便進入腹腔。
3. 腹腔內其他臟器手術:防止術中誤傷腸道,糞便溢出污染腹腔。
腸道準備的方式
1. 局麻手術或簡單的床旁操作:一般無須特殊準備。可囑患者術前進流食,主動排便等。
2. 不涉及胃腸道的手術:可于術前禁食 12h,禁水 4h,同時予甘油灌腸 110 ml 灌腸通便。
3. 腸道手術:
傳統 3 日腸道準備法:
術前 3d 起進流食,同時口服藥物緩瀉劑(酚酞片等),聯合/不聯合口服抗生素(如甲硝唑片);
術前 1d 禁食不禁水,靜脈補液,口服瀉藥(硫酸鎂或和爽等)或清潔灌腸。
簡化法:術前 1d 禁食不禁水,靜脈補液,口服和爽 3 袋,大量飲水,術前 4h 禁水。
腸鏡檢查:術前 3d 少渣飲食。
若上午行腸鏡檢查,則于前一天晚飯后禁食,不禁水,8pm 2袋和爽,當日7am 1袋和爽;
若下午行腸鏡檢查,可于當日8am 2袋和爽,11am 1袋和爽。至腸道排泄物清亮為可。
ERAS 的術前腸道準備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即加速康復。
強調術前不行機械性腸道準備,于入院后或者術前 3 天起給予腸內營養制劑替代普通飲食,術前 6h 禁食,術前 2h 給予含糖溶液 200ml 口服后禁水。
口服導瀉
1. 腸道梗阻或不全梗阻者:禁止直接給予強力腸道準備,可給予口服腸內營養制劑、同時口服液體石蠟油,觀察有無油性物排出。
有油排出:可予半量導瀉劑,若排便通暢再行追加;
腹痛、腹脹等腸梗阻癥狀加重:立即停止腸道準備并做好急診手術準備;
一直無油性物排出:不可行腸道準備,以免腸梗阻加重,改行急診手術。
2. 口服導瀉的優點:減少直腸粘膜的損害、出血;減少肛門括約肌的疼痛;減輕患者的心理恐懼。
3. 口服導瀉的常用制劑:甘露醇、硫酸鎂、PEG、磷酸鈉、胃動力藥、中藥制劑等。具體如下表:
※ 具體用法:
甘露醇:午飯或晚飯后 1 h,20% 甘露醇 250ml 一次性口服,服用后自由飲水 1000-1500 ml。
硫酸鎂:50% 硫酸鎂 0.8 ml/kg,服用后在 1 h飲水 1000-4000 ml。
聚乙二醇:午飯或晚飯后或分段,保證服用速度,服用后禁食,恒康正清 2 盒(1 盒溶于 1000 ml水中,首次服用 500 ml,以后每 15 min 服用 250 ml)or 和爽 1 包(1 包溶于 2000 ml,以 1L/h 勻速服下)
作者有話說
術前腸道準備的具體用藥方式很多,每位醫師都有自己的醫囑習慣,并沒有絕對的規定和要求。只要把握住腸道準備的目的,達到檢查或手術的效果,避免術中糞便污染腹腔即可。
ERAS 作為外科學的新概念,強調術前不過度干預患者正常的生理情況,避免過度的應激反應。因此,其術前腸道準備也相對簡單,不要求患者絕對排出清亮的排泄物。也正因為此,ERAS 需要協同精準醫學,保證術中精細操作,避免誤傷腸道,引起腹腔感染。
關于ERAS的內容將后續發文推出,希望大家繼續圍觀,么么噠~~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