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布衣之交
【拼音】:bù yī zhī jiāo
【解釋】:布衣:平民。舊指貧寒老友。
【出處】:《戰國策·齊策三》:“衛君與文布衣交,請具車馬皮幣,愿君以此從衛君游。”
【近義詞】:貧賤之交 患難之交
【反義詞】:酒肉朋友 狐朋狗友
【例句】:他們年輕時結為布衣之交,互相鼓勵。
【成語故事】:
中國戰國時代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竭力網羅人才。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因此養“士”(包括學士、方士、策士或術士以及食客)之風盛行。
當時,以養“士”著稱的有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 、趙國的平原君趙勝 、楚國的春申君黃歇 、齊國的孟嘗君田文 。因其四人都是禮賢下士、結交賓客之人(一般是國家君王的后代,注:春申君不是),后人稱之為“戰國四公子”。
其中孟嘗君當時的名聲最大,孟嘗君是戰國時期齊國貴族,齊威王田因齊之孫,靖郭君田嬰之子,齊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襲其父爵于薛(今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又稱薛公。
田文在薛邑,招攬各諸侯國的賓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歸附了田文。田文寧肯舍棄家業也給他們豐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賢士無不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幾千人,待遇不分貴賤一律與田文相同。在當時,其中有一個門客看上了孟嘗君的小妾,兩人偷偷摸摸的相愛,后來被人發現之后告訴了田文。田文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大方的將小妾賜給了這個門客,還給他準備了許多禮物。這個門客比較有才能,孟嘗君將這個門客推薦給了衛國國君。對他說:“我們是布衣之交,希望衛國能給你偉大前程。”
這個門客非常感激孟嘗君,發誓一定要報答孟嘗君。有一年,各國聯合起來準備攻打齊國,其中就有衛國。衛國國君從中穿針引線,組成了伐齊聯盟。后來,該門客極力勸阻衛國國君,讓衛國國君放棄了了攻打齊國。從而避免了一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