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鴆(之六)
天寶十五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改元圣武。以達奚珣為侍中,張通儒為中書令,高尚、嚴莊為中書侍郎。
此前,唐玄宗任命哥舒翰為大元帥,率軍駐守潼關。哥舒翰一直與安祿山兄弟不睦,安祿山反叛之前,他的兄弟、戶部尚書安思順提前奏報,所以唐玄宗沒有株連安思順。哥舒翰在潼關偽造證據,列數安思順的罪惡,唐玄宗便把安思順和弟弟安元貞都處死。
哥舒翰與楊國忠的關系也不好,楊國忠擔心哥舒翰手握重兵,于己不利,就慫恿唐玄宗催促哥舒翰出關,盡快收復洛陽。
哥舒翰認為不妥,回復說:“安祿山能征慣戰,又是有備而來,利于速戰。目前各路官兵還沒有到位,請再等一等。”
郭子儀、李光弼也認為潼關守軍不宜輕率出擊。楊國忠對唐玄宗說,現在安祿山全無防備,哥舒翰再拖延下去,恐怕失去戰機。于是唐玄宗接連派太監前往潼關,催促哥舒翰進兵。
哥舒翰迫不得已,“撫膺慟哭”,六月率軍出關。 結果官軍遭到安祿山部將崔乾祐的迎頭痛擊,敗得那叫一個慘。
潼關之外地形狹長,崔乾祐的伏兵從高處滾下石塊大木,擊殺無數官兵。大量官兵無法展開,長槍長槊都無法使用。崔乾祐又用火攻官軍的前鋒,煙火彌漫,官軍被熏得睜不開眼睛,盲目地互相射箭,直到箭射光了,才知道前面并沒有叛軍。
崔乾祐又派精銳騎兵包抄官軍后路,結果官兵大潰,奔回關中。潼關外面三道深壕一丈深、兩丈寬,轉眼之間都被官軍兵馬的尸體填滿了。出關二十萬人,最后逃回來的只有八千人。
崔乾祐乘勝占領潼關,哥舒翰被俘,送往洛陽。
潼關失守,舉國震動。唐玄宗帶著親信慌忙逃離長安,奔往蜀中。安祿山沒有料到唐玄宗會那么快放棄長安,所以叛軍在潼關停留了十天,才繼續向西進軍。
這中間的十幾天的空檔,整個長安城陷入無政府的狀態,一片混亂。有錢有能力的人家帶上財物逃出長安,逃入山谷之中去,中間也包括許多的宮女妃嬪。逃亡的人群綿延二百多里。
昔日繁華的都城長安一下子變得空蕩蕩的,許多貴族大戶的宅子無人看守,長安城里的無賴之徒大肆劫掠,連皇宮中的庫房也沒能幸免,有些地方還被縱火焚燒。
安祿山的人馬姍姍來遲,一看宮里宮外值錢的東西都被搶光了,這還能成?于是下令大索三日。
“大索”可是一個厲害的詞,就是縱兵搶掠。長安城里的財物,不管是你自己的還是你偷來搶來的,現在都要交出來。長安附近的州縣也沒能幸免。
搜刮財富之外,安祿山還要給死去的兒子安慶宗報仇,要殺唐玄宗的親人。問題是十幾天的工夫,有能力的皇親早都跑得遠遠的,剩下一些關系稍遠、平時被冷落的皇親和一些王妃,一共一百多人,全部殺掉:“乃取帝近屬自霍國長公主、諸王妃妾、子孫姻婿等百余人害之,以祭慶宗。”
此外,凡是跟著唐玄宗跑掉的大臣,留在長安的家眷都倒霉了,宗族被誅滅。叛軍與官兵在長安周圍郡縣反復拉鋸爭奪,多次反復,直接的結果就是人民屠戮殆盡,城市成為一片廢墟。
前篇:安祿山肢解顏杲卿,顏氏死于刀鋸者三十多人,一門忠烈令人悲嘆
于左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