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都海嫁給自己曾侄孫、忽必烈的末裔巴圖蒙克之后,蒙古汗廷終于有了足夠的合法性,于是滿都海整軍備戰,打服了囂張的瓦剌,在北元分裂之后再度統一蒙古,達延汗巴圖蒙克因此成為明朝巨大的邊患。
請輸入標題 bcdef
滿都海大破瓦剌,統一蒙古
卻說七歲的巴圖蒙克成為了韃靼部達延汗,滿都海斯琴則繼續攝政,下一步工作就是要整頓韃靼部內憂外患的政局了。
要重振黃金家族在草原的威望,首先就是要讓韃靼部的死對頭草原上的霸主瓦剌部臣服。要讓瓦剌臣服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戰爭。
于是滿都海開始積極備戰,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滿都海斯琴的娘家是曾經富裕的汪古部,于是娘家人的財力的資助有效的解決了軍餉問題。那兵源從何而來,只依靠韃靼部那些領主的軍隊跟強大的瓦剌對戰,那就是以卵擊石。
這時科爾沁部的王子烏訥博羅特帶領科爾沁部第一個支持滿都海用兵瓦剌。曾經巴彥蒙克領導的鄂爾多斯部也加入到征討瓦剌的隊伍中來。而且滿都海擁立黃金家族直系后裔巴圖蒙克成為達延汗的消息已經響徹草原,甚至連長城以南的明朝政權都知曉并稱呼巴圖蒙克達延汗為小王子。
那些草原上曾經效忠黃金家族的小部落也都慕名而來加入到滿都海斯琴的麾下,這樣滿都海就集結整合起一支龐大的軍隊。這支軍隊是由韃靼部、科爾沁部、鄂爾多斯部以及其他忠于黃金家族的小部落聯盟等等共同組成。
滿都海戎裝像
滿都海為這支部隊命名為“察哈爾”,即大汗直屬部隊。“察哈爾”源于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后組建了的一支自己親自指揮的怯薛軍(禁衛軍),平時負責保衛成吉思汗,戰時由成吉思汗直接指揮作戰。滿都海重新命名自己這支新組建的軍隊為察哈爾,正是要自己親自指揮并帶領這支軍隊進攻瓦剌。
后來,滿都海幫助達延汗將蒙古再次統一,達延汗重新劃分了六個蒙古萬戶,這支軍隊被劃為中萬戶形成了后來的蒙古察哈爾部,這是后話。
話說滿都海可是從來沒有上過戰場毫無戰爭經驗的女人,但她卻帶領著一支從大部隊中挑選出來的強壯剽悍的戰士,組成了一支先鋒即重裝騎兵,沖殺在了軍隊最前方。
這支裝備了密實的蒙古鐵甲和彎刀的先鋒的任務就是打沖鋒,而全副武裝的滿都海斯琴皇后沖殺在先鋒的最前方。更加不可思議的是滿都海的戰馬還馱著一個皮囊,皮囊里載著是年幼的巴圖蒙克達延汗。
這正是滿都海對于巴圖蒙克的教導,她要達延汗從小就承擔大汗的責任。親臨戰場,激勵和鼓舞所有將士的士氣,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對陣瓦剌的戰斗中滿都海不僅是一位將領更是一位導師。
這場戰斗中作為最高指揮官的滿都海在廝殺中頭盔都掉到了地上,對戰的瓦剌士兵看到了滿都海頭盔掉了,竟然摘下自己的頭盔遞給了滿都海斯琴,滿都海也毫不避諱接過來戴在頭上繼續拼殺。終于,這場戰爭以滿都海帶領的察哈爾軍隊大敗瓦剌軍隊而結束。
重裝鎧甲的元代騎兵
《蒙古源流》精煉的記載了這次戰爭的經過:“聰睿之滿都海·徹辰夫人,髻其垂髫之發,以皮橐載國主達延合罕,自為前部先鋒,攻伐衛喇特(瓦剌)四部,戰于塔斯博爾圖之地,大加虜獲焉。”(《蒙古源流》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清 薩囊徹辰著,道潤梯步譯注P280)。
據傳,滿都海大勝瓦剌部之后曾下令:氈房不得稱為大帳要稱宅,冠纓不得過四指,居常許跪不許坐,食肉許嚙不許割(只能咬不能用刀割),酸奶改名“烏蘇克”為“策格”。瓦剌部眾多次請求吃肉用刀,方才允許,但其他命令不變。
滿都海斯琴哈敦可謂一戰成名,受到重創的瓦剌部從此元氣大傷再也不能在草原上呼風喚雨了,直到兩百多年以后噶爾丹稱汗才讓瓦剌部從來又強大起來,跟滿清的康熙帝抗衡。
正是這一戰,草原上的蒙古人尊稱滿都海為徹辰(也稱薛禪,斯琴意為睿智聰慧之意)夫人。這是不管當時還是現在,蒙古人對于滿都海最為高貴的尊稱,因為被稱為薛禪汗的蒙古可汗是忽必烈汗。
而滿都海領導的這支被稱為察哈爾的軍隊后來成為蒙古中央萬戶察哈爾萬戶,今天成為了察哈爾部。目前察哈爾部蒙古人就生活在今天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與錫林郭勒盟境內。
察哈爾部服飾
滿都海為達延汗報殺父之仇
滿都海徹辰夫人征服了瓦剌部廢了瓦剌的武功,草原上各部從此不在看瓦剌臉色了。韃靼部重新成為了草原霸主,可是外部敵人已經搞定,內部敵對勢力仍然很猖獗。誰啊?伊斯滿太師呀!
伊斯滿太師自從娶了巴圖蒙克的生母錫吉爾哈敦之后并沒有安心的過日子,而是時刻覬覦著韃靼部的汗位。這一點,滿都海當然是看在眼里的。
伊斯滿太師畢竟論資歷論年齡都是長輩,滿都海與達延汗在伊斯滿太師眼里就是晚輩,他根本就沒把她們娘兒倆放在眼里。況且伊斯滿自己在領地吐魯番也有軍隊,這個老奸巨猾的老人時刻準備著拿下滿都海與達延汗,自己領導韃靼部,于是在老家也是秣兵歷馬,蠢蠢欲動。
在這場權利內部較量的暗流中,滿都海采取了先發制人的策略,她派出一支由托郭齊將軍領導的小分隊滲透到伊斯滿太師的老巢。
在距離伊斯滿太師的營帳不遠處,他們的馬蹄聲還是驚動了營帳內太師的一個婢女。這個婢女許是在地上干活的時候聽到了不遠處馬蹄聲的震動,于是趕緊提醒太師,并給太師備了馬。伊斯滿太師騎著馬剛出營帳,便遇了托郭齊的小分隊,說時遲那時快,這托郭齊彎弓搭箭一箭就射死了太師。
這場遭遇戰就這么結束了,托郭齊第二個任務是把錫吉爾夫人搭救回來。可是,任憑托郭齊將軍如何請求,錫吉爾哈敦就是不接茬,只是一味的哭泣。也許這些年錫吉爾哈頓厭倦了爭斗只想安心的生活,也許在給伊斯滿太師生了兩個兒子之后內心早已放下了仇恨,也許…而武士托郭齊急了則強行把錫吉爾哈敦架上了回韃靼部的戰馬。《蒙古源流》則記載了武士托郭齊將軍質問錫吉爾哈敦的話:
“豈以汝偶賽音濟農為惡乎?
豈以汝子達延合罕為惡乎?
豈以汝國察哈爾部為惡乎?
豈以仇敵伊斯滿太師為善乎?”
(《蒙古源流》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清 薩囊徹辰著,道潤梯步譯注P286)
成年的巴圖蒙克達延汗
錫吉爾哈敦安全的被送回到達延汗身邊了,可是這對失散多年的母子好像失去了什么,他們心里總有一些鴻溝在阻隔著他們倆。據說后來錫吉爾哈敦去世于西拉木倫河之地,她和達延汗始終沒能親昵起來。
除掉了太師伊斯滿之后,韃靼部的內憂外患就都被滿都海徹辰夫人掃清了,滿都海徹辰夫人干脆廢除了韃靼部自元朝以來的三省六部制,而恢復到了太祖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時期的萬戶、千戶、百戶制,從而更加適應草原生活。
而這時的達延汗也從佝僂孩提成長為英俊少年了。滿都海覺得是時候把韃靼部的總覽大權交給達延汗,讓他擔起復興黃金家族輝煌重整韃靼部的重任了,于是這位做到了成吉思汗曾經做到的事情的哈敦,選擇了轉換角色,走下政壇,開始做好一個妻子的責任。
史料記載,達延汗十七歲時,已年過不惑的滿都海為了延續黃金家族的香火,與達延汗生了七男一女,其中三對雙胞胎,恰恰是滿都海在也失哈屯靈位前所起誓之應驗。
滿都海按照誓言,給每一個兒子都以博羅特命名。不僅如此,滿都海徹辰夫人還為達延汗物色年輕的姑娘成為達延汗的小哈敦,為黃金家族延續更多的子嗣。
年輕有為的達延汗開始帶領韃靼部重新崛起于草原,而為韃靼部奉獻自己所有的滿都海,則回歸到妻子的角色中相夫教子。
到這里,史料里關于滿都海徹辰夫人的事情就消失了,結局如何史學家們也是眾說紛紜。不過,滿都海已經出色的完成了她的工作,她在蒙古人的心目中就是中興之母。
呼和浩特市滿都海公園
滿都海斯琴哈敦石像
“我只是個牧民...你應該知道,成吉思汗已經轉世為女人了......就是我們的滿都海女王!”
——一位老額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