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缺水”,都是我們對沙漠的傳統(tǒng)印象,由于常年干旱再加上降雨量非常少,沙漠中只存在一少部分綠洲,無法改善面積龐大的干旱環(huán)境。但專家發(fā)現,新疆地區(qū)存在地下海洋,儲水量達到8個長江,堪稱世界奇跡,但是出于一些原因,至今沒有人開采這個“地下海洋”。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根據往年的降水數據,每年的降雨量幾乎不超過100毫升,再加上沙漠地區(qū)的溫度極高,雨水還沒來得及落地就已經蒸發(fā)了,因此,沒有人會相信這片沙漠中藏著地下海洋,地質學家的這番言論無疑會引發(fā)廣泛熱議,如果這片沙漠中真的存在地下海洋的話,那便是中國的又一個奇跡。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干旱的環(huán)境,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蒸發(fā)能力非常強,還經常遭到狂風的暴擊,因此,塔克拉瑪干沙漠經常發(fā)生飛沙流動的現象,正是因為這些因素,當地專家才表示,這里根本不存在地表徑流。雖然沒有地表徑流,但說不定有地下徑流呢,畢竟大自然創(chuàng)造了太多我們不知道的奇跡。
新疆地域環(huán)境非常復雜,山川盆地交錯,而塔克拉瑪干沙漠周邊都是高山,山頂的雪融化后順流而下,聚集在盆地當中,這就導致沙漠的表面無法形成地表徑流,而地下存儲了大量水資源。相關專家在當地考察之后表示,公元前330年以前,這里曾是一片巨大的湖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羅布泊,由于地質變化,才形成了如今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很多人好奇,既然這里存在地下海洋,為什么不將水資源開采出來,供我們使用呢?
實際上,專家也想過開采沙漠底下的水資源,但是,塔克拉瑪干的面積非常大,地下水分布不均,開采難度非常大,如果強行開采水資源的話,很可能會破壞沙漠中已經形成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而且,這些地下水很多都是鹽堿水,人類無法直接使用,換句話說,這些水資源不僅不能造福人類,還會破壞沙漠當前的生態(tài)平衡,再三權衡之下,科學家們認為,即便沙漠下面有8條長江,也沒有開采的必要,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保護現有的生態(tài)平衡,加大綠化面積,減少碳排放,盡可能少的浪費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