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作為中國古代地位最高的人,一言九鼎,無人不敢聽從,但是其高居廟堂久了,往往不了解民間疾苦,鬧出過非常多荒唐的笑話和事情,比如在公元290-307年在位的西晉皇帝司馬衷,聽到侍從報告全國各地的老百姓因為權貴剝削嚴重再加上旱災,很多人都吃不飽飯,只能餓死,晉惠帝竟然說了一句千古名言:“何不食肉糜?”其昏庸無能可見一斑。
宋朝是一個比較富庶的朝代,雖然對外軟弱無力,但是宋朝皇帝對內還是比較開明,鼓勵經商貿易,刺激經濟發展,但即便如此,宋朝的皇帝宋徽宗趙佶也做過一件智商不在線的故事。
當時宋徽宗剛剛當上皇帝不久,他重用蔡京范致虛等奸臣,范致虛這個人雖然沒什么能耐,還嫉賢妒能,但是他特別擅長拍馬屁,因此很受趙佶喜歡。有一天范致虛又想到了一個餿點子,便屁顛顛地來到趙佶面前跟他說:
“啟稟皇上,現在這么多人吃狗肉,您的生肖就是屬狗的,這是對您的大不敬呀,應當頒布法令,禁止全天下人殺狗才對。”宋徽宗雖然畫畫寫字不錯,但在管理政事的能力比得上晉惠帝了,他一拍腦袋,對呀!怎么能夠讓這幫刁民吃朕的生肖呢?
于是在崇寧二年(1102年)宋徽宗下令,全國禁止屠狗,違者重罰,舉報查實者重獎!此消息一出,頓時全國上下哀聲哉道。
可能有讀者比較納悶了,雖然這條法令比較荒唐,但是即便是現在,我們接觸狗肉的機會依然比較少,按道理來說對老百姓的生活沒有什么影響才對。怎么宋朝人民卻這么痛苦呢?
其實大家只要稍稍了解古代的飲食習慣就知道了,我們現在的主食豬肉在宋朝以前并不流行,這是因為當時很多人都將豬養在茅廁旁邊,數量不多呢,質量也不好,都認為豬肉是污穢之物,一直到著名的豬肉愛好者蘇東坡開始大力推崇,這才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
《禮記·王制》說:“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基本就可以看出,肉類的價值牛羊是要遠遠大于豬狗的,宋朝很是富庶,所以普通人家每各相隔幾天還是能夠吃頓香噴噴的狗肉解一解饞。
可是宋徽宗這道命令劈頭蓋臉一下來,他們就犯愁了,狗肉不能吃,羊肉吃不起,至于牛肉?在古代農耕社會是寶貴資源,私殺耕牛可是重罪!很多人嘴里沒了油水,因此民間對宋徽宗這道命令意見非常大。
不過大臣們倒是沒有什么反對的,他們都是土豪,即便不能吃狗肉,我還可以吃羊肉啊,沒必要冒著得罪范致虛的風險去操心,但是有一名從太學生出來的大臣,叫做李綱,他自幼出身貧寒,因此了解社會疾苦。
出于對社會人民的同情,再加上李綱自己也比較喜歡吃狗肉,盡管官微言輕,他還是趁著宋徽宗比較清閑的時候,斗膽進諫。李綱恭敬的對趙佶說:“陛下為什么要禁狗呢?”趙佶懶洋洋地回答道:“我生肖屬狗,讓人吃肉,那不是以下犯上嗎?”
李綱趁機說:“那神宗皇帝(宋徽宗父親)的屬相是什么呢?”趙佶愣了一下:“屬鼠啊!”“陛下既然禁吃狗肉,為什么不在全國禁養貓?這樣老鼠就不會少了”趙佶愣住了,他特別喜歡貓,是一位實實在在的貓奴,趙佶也明白了李綱的用意,頓時有些羞愧難當起來,解除了禁吃狗肉的法令。李綱憑借自己的智慧,讓各家各戶人民窗戶又飄出了狗肉香,后來的他,也官至丞相,為抵抗金朝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