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種類繁多,古人以為不出八綱范疇,明八綱,則萬病無多遁形矣——《傷寒質難》
①八綱辨證的由來
②八綱辨證的內容
③八綱辨證的應用
★八綱辨證的由來
諸寒收引——《內經.至真要大論》
緊主諸痛主于寒——《頻湖脈學》
《內經》特別強調人體正氣的功能作用,正氣相當于免疫力和康復力,有“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指導理論。外在的風寒邪氣多造成皮膚體表病變,例如感冒,蕁麻疹之皮膚瘙癢,病在表屬于表證,陽證;
病之始生,或起于陰,或起于陽——《黃帝內經》
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黃帝內經》
邪氣盛則實
精氣奪則虛——《黃帝內經》
《內經》論述了八綱的內容,但沒有提到八綱這一名詞,隨著時代的發展,至漢代后醫學家張仲景撰寫了《傷寒雜病論》,書中明確了以四診診查病人的氣色體態,癥狀表現,舌脈特點的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突出了寒熱虛實的證候表現。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金匱要略》
少陰病,脈微細,但欲寐——《傷寒論》
陰陽既明,則表與里對,虛與實對,寒與熱對,明此六變,明此陰陽,則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景岳全書》
病有總要,寒、熱、虛、實、表、里、陰、陽,八字而已。病情既不外此,則辨證之法亦不出此——《醫學心悟》
★八綱辨證的具體內容
表病為風寒暑濕燥火外邪引發,經皮膚,口鼻侵犯人體,肺開竅于鼻,肺主皮毛,肺金收斂下降,所以表病雖在體表,血脈之外,可伴有肺氣上逆的表現。
外邪侵襲~發熱,頭痛,身體疼痛,脈浮。
里病為臟腑氣血失調,或氣機阻滯,血行不暢,可因情緒,飲食勞倦引發,病位在里,在血脈中,可伴有相應失調臟腑的表現。
里病包含著如氣血不足,陰陽兩虛,或水飲痰飲瘀血等。
表證為外感居多,治療以解表開閉,發汗利水為主,正所謂輕可去實,醫學家葉天士認為在表者,汗之可也。
里證為內傷居多,虛證常見或虛實夾雜,治療以針對性調整相應臟腑失調為主。
臨床上,表病頭痛也可持續時間較長,如果沒有里證表現,如果外感病因明確也可按照表證治療,
★寒熱辨性質
寒為陰邪,感受外寒或者飲食生冷導致陰寒迅速亢盛,寒邪直接凝滯氣血引發的病證為實寒;如果未受外寒,而是自身陽氣不足,出現的陰相對亢盛病證為虛寒。
熱為陽邪,感受熱邪或糞塊結滯導致陽氣亢盛,稱作實火,也叫賊火,壯火,內經說“壯火食氣”,意思是火邪消耗氣與津液,出現高熱,便秘,口干舌燥,舌紅脈數。
因勞倦內傷,思慮過度,導致陰血不足,陽氣相對亢盛,為虛火,也叫子火,表現為潮熱盜汗,口干面紅,五心煩熱,脈細無力。
實火者,六淫之邪,飲食之傷,自外而入,勢猶賊也。虛火者,七情色欲,勞役耗神,自內而發,勢猶子也——《醫學心悟》
治療上,實火采取清熱泄火法,虛火采取養陰補益法。
賊火可瀉不可留,子火可養不可害——清.程國彭
★虛實辨邪正
實證是實邪阻滯造成,例如結石,血瘀,痰飲。表現為腹脹腹痛,嘔吐便秘。
虛證是正氣不足造成,例如氣血陰陽的不足,臟腑虛弱。表現為乏力,食少,精神不振。
臨床上,實邪存在日久,可阻礙氣血生成,影響臟腑功能,從而引發虛證,屬于因實致虛,例如小兒積食本是實證,以消食化積為主,日久損傷脾胃,導致氣血不足,就夾雜著虛證,應該注意辨別。虛證日久,臟腑氣血運行不利,出現氣滯血瘀之實證表現,例如,氣血虛弱,導致氣不能推動血液,引起血瘀,治療上需要虛實兼顧。
五勞虛極羸瘦(虛),腹滿不能飲食(實)——《金匱要略》
★陰陽辨病本
陰陽是八綱的匯總,陽證為表,實,熱,陰證為里,虛,寒。陽盛則熱,熱分虛實,病位分表里。陰盛則寒,寒分虛實,病位也分表里。
★八綱辨證的應用
①感冒病證
以醫學家曹穎甫醫案為例。
范(左) 傷寒,六七日,形寒發熱,無汗,而喘,頭項腰脊強痛,兩脈浮緊,為不傳也——《經方實驗錄》
分析:范某男性,發熱,惡寒,無汗六七天,起病急,發病時間短,發熱無汗是寒邪損傷肌表衛陽的表現,衛氣為郁,郁而發熱,寒性收引,毛孔被閉,頭痛身痛是寒性凝滯氣血,氣血不通所致,綜合分析是表證,寒證,實證。治療以解表散寒為主。
八綱辨證的治療原則依據《內經》所制定:
補其不足,瀉有余。察其所痛,以知其應,有余不足,當補則補,當瀉則瀉——《黃帝內經》
②圍絕經期綜合征
女性,絕經后,潮熱,陣陣熱感,卻不發燒,猶如潮水,面紅頭脹,心煩失眠,舌紅脈細
分析:絕經后,血脈已斷,陰血不足,陽氣相對亢盛,為虛熱證,虛火上炎,忽而潮熱,熱擾心神,所以心煩失眠,舌脈均是虛熱表現,所以本證是虛證,熱證,里證。
治療以養陰為主。
總結
八綱辨證是中醫所有辨證的基礎方法,掌握了八綱辨證才能運用好其他辨證方法,例如,臟腑辨證,衛氣營血辨證。實際上,八綱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以中醫的整體觀念思想來分析判斷疾病的病位,性質,邪正關系,以此來明確治法,現代部分中醫要求將氣血放入八綱內,改為十綱辨證,實際上,八綱內的陰陽辨證,以包含氣血,增加氣血辨證,并無實際意義,學者在學習體會八綱時,可加以深入拓展,相信一定能很好的理解八綱辨證的核心思想和運用方法。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