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職責義務與專業發展
一、班主任工作職責及其重要意義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完善學校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視班主任工作,選派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奉獻精神強的優秀教師擔任班主任。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義
班主任是是隨著班級授課產生而產生的,選好班主任,是良好班集體建設的關鍵,一位優秀班主任,可以使一個差班變好,一位不稱職的班主任會使一個好班變差。
班主任的教育勞動主要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勞動,是帶著學生走向知識、塑造學生良好人格、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的教育過程。
二)班主任的作用
1、是班級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
2、是聯系任課教師、學生、學生家長的紐帶;
3、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力量的橋梁;
4、是實施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的得力助手。
三)班主任的工作職責
1 “教學生學會做人”。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具備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2 “教學生學會做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動手動腦能力;
3 “教學生學會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適應學習型社會需要;
4 “教學生學會生活”。 養成健康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抗挫折能力;
5 “教學生學會關心”。培養寬容、憐憫之心,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
6 “教學生學會交往”。教育學生學會尊重,培養團隊意識,學會換位思考。
二、法律法規規定的教師權利和義務(略)
三、《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解讀
教育部于2009年8月12日印發了《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教基一[2009]12號),全文共七章22條。
一)印發《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的意義
教育部2006曾印發了《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就班主任的職責和保障等提出了指導性意見。時隔3年,教育部又出臺了《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在新時期具有怎樣的意義呢?
一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時代呼喚。實施素質教育,首要的是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和如何培養人的問題。班級是中小學基本教學單位,中小學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是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規定》的發布,正是國家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二是中小學內涵發展的必然選擇。長期以來,廣大中小學班主任兢兢業業、教書育人、盡職盡責,為促進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必須看到,中小學班主任工作面臨許多新問題、新挑戰。經濟社會的深刻變化、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小學生成長的新情況新特點,對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制訂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和激勵中小學教師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規定》的出臺,正是中小學班主任工作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三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現實需要。學校教育是以班集體為單位來進行的,學生的身體、心理和思想發展狀況如何,班主任有直接關系。對班主任教師而言,做班主任工作和授課一樣,都是主業。《規定》的出臺,對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都具有重要意義。
四是班主任隊伍自身建設的需要。長期以來,由于班主任的地位不明確,職責義務不清晰,工作量沒有統一規定,經濟待遇也沒有保障,導致許多教師不愿意當班主任,萬不得已被迫當了班主任也不能發自內心、自覺地把班主任工作干好,非常不利于優秀班主任隊伍的建設。《規定》的出臺,為班主任隊伍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的五大亮點:
一是強調了班主任在學校中的重要地位,使班主任有更多的信心來做班主任工作。《規定》第二條規定:“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班主任是中小學的重要崗位,從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學教師的重要職責。教師擔任班主任期間應將班主任工作作為主業。”
二是明確了班主任的工作職責,使班主任明白自己應該重點做好哪些工作。《規定》要求班主任做好了解教育學生,班級日常管理,組織班團隊會,評價學生操行,溝通社區、家長、學生等工作,使班主任有了明確的工作方向。
三是規定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使班主任教師有更多的時間來做班主任工作。一直以來,班主任教師既要承擔與其他學科教師一樣的教學任務,還要負責繁重的班主任工作,使得班主任教師工作負擔過重。《規定》第十四條要求:“班主任工作量按當地教師標準課時工作量的一半計入教師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課時工作量,確保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明確了班主任教師應當把授課和做班主任工作都作為主業。
四是提高了班主任經濟待遇,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熱情來做班主任工作。長期以來,廣大中小學班主任教師辛勤工作在育人第一線,而享受的班主任津貼很低,已經遠不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自2009年起,國家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制度。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教育部關于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這次出臺的《規定》第十五條要求將“班主任津貼納入績效工資管理。在績效工資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傾斜。對于班主任承擔超課時工作量的,以超課時補貼發放班主任津貼。”
五是保證了班主任教育學生的權利,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空間來做班主任工作。在我們強調尊重學生、維護學生權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學校也出現了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教師不敢管學生、不敢批評教育學生、放任學生的現象。新出臺的《規定》第十六條明確規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保證和維護了班主任教育學生的合法權利,使班主任在教育學生過程中,可以適當采取批評等方式教育和管理學生。
三)如何按照《規定》的要求,做好新時期班主任工作
一是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目標導向。要把學校教育目標落實到班級日常管理工作過程中,切實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培養和形成,培養學生健全、獨立的人格。引導學生培養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促使學生全面協調健康發展。
二是要注重公平,面向班集體每一個學生。班主任要關心每一個學生,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相應的教育方案,引導、幫助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要特別注意關注學生中的弱勢群體和邊緣群體,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認真做好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在評價中做到公平公正,積極探索建立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動態管理模式和綜合考評制度,建立并填寫好學生成長檔案和記錄袋,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發展軌跡。
三是要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出發點,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更要關心他們的思想道德、身體、心理、人格等各方面的發展。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成才的強烈愿望,幫助每一個學生建立不斷提高進步的目標;善于發現和激勵學生的每一點進步,讓學生始終在成功的喜悅中提高自己、發展自己。
四是要建立平等互信的師生關系。班主任要平等對待學生,建立和諧的、朋友式的新型師生關系。尊重學生,注重與學生交流溝通的方式,做學生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
五是要建設民主和諧的班集體。學生民主意識的培養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學生民主觀念的養成靠班級民主管理去熏陶。所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做到:民主制定班級管理制度(立法民主);民主選拔,任用班干部(用人民主);民主管理班級事務(管理民主);民主開展班級活動(活動民主);師生,生生交往平等(人格平等),讓學生在班級民主生活中養成民主習慣。
六是要建立完善班級管理制度。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班級日常管理規范,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從小事、細微處著手,積極開展行為規范教育。加強學生自主管理,增進學生民主意識,培養學生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七是要積極進行班集體文化建設。指導班集體通過開展班會、團隊會、各種主題教育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民族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班風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八是要指導和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充分開發社區、學校和班級的各種教育資源,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有益于身心發展和道德養成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增強道德體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
九是要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主動地與其他課程任課教師、少先隊、團委、政教處溝通,步調一致,形成合力,充分發揮集體教育的作用。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積極建立與家長溝通和交流的有效渠道,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加強與社會、社區的聯系,善于利用各種資源讓學生了解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服務社會。
十是要善于學習,勤于反思,大膽創新。要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學習他人成功的經驗,反思在教育學生過程中的成功與不足,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創新班級管理和建設的有效模式。
四、班主任如何促進專業發展
一)“五觀”不端制約班主任的專業發展
觀念是行為的先導,農村交通閉塞,信息不暢,班主任外出學習機會少,觀念老舊,加上政策待遇落實不到位,農村班主任對改變待遇的政策期待一再落空,導致一些農村中小學班主任在權義觀、師生觀、學生觀、教學觀、工作觀出現偏差,直接影響著農村中小學班主任的專業發展和教育質量的提高。
1、重權輕義的權義觀
2、師尊生卑的師生觀
3、以生為物的學生觀
4、以考定教的教學觀
5、按酬付勞的工作觀
二)端正“五觀”是班主任專業發展的核心
部分教師有失偏頗的觀念嚴重影響教師的專業發展和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師是否樹立正確觀念與其專業化水平的高低直接相關,所以,教師觀念的轉變比教學方法的改進更重要,在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培訓中應以轉變觀念為先導,把端正“五觀”作為培訓農村教師、促進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重點內容之一。
1、權義并重的權義觀
2、教學相依的師生觀
3、學生是人的學生觀
4、以生為本的教學觀
5、教書育人的工作觀
三)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態是班主任專業發展的保證
1、班主任的心態決定工作狀態
人的行為是受心理影響的,班主任的工作行為不僅影響自己的感受,更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因此,班主任必須保持良好的心態,以陽光的心態、飽滿的工作熱情面對學生。
一是職業心態;二是工作心態;三是交往心態;四是生活心態
2、熱愛自己的工作才能促進發展
1)愛工作就是愛自己的生命
2)愛工作就是愛自己的尊嚴
3)愛工作就是愛自己的家人
4)愛工作就是愛自己的學生
5)愛工作才能促進專業發展
四)班主任促進自己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1)明確自己的職責義務
2)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3)保持良好的教育心態
4)認同教育工作的價值
5)愛學習、勤反思、多參與
三點感悟:
在生活上要知足--知足者常樂!
在工作上要知不足--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學習上要永不知足--思想有多遠你就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