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癥是導致痛風性關節炎的主要因素,其主要特征是關節紅腫熱痛。痛風患者不僅承受著劇烈疼痛,而且一直不治療可誘發多種并發癥,包括高脂血癥、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腎功能損害、心腦血管疾病等。調查顯示,痛風主要集中在40歲以上的中年男性身上,這到底是為什么,該如何正確預防,不妨來具體看一看。
1、肥胖
大多數中年男性伴有不同程度的肥胖,分為皮下脂肪型肥胖以及內臟型肥胖,尤其是后者最為常見的,常常伴有胰島素抵抗和脂肪堆積,促進肝尿酸合成,腎臟尿酸排泄量減少。
2、不良的飲食習慣
進入中年后男性應酬較多,一日三餐不規律、暴飲暴食、大魚大肉的吃、不節制的喝飲料以及酒等,可使得血尿酸急劇升高又或是阻礙尿酸排泄,從而誘發痛風。
3、壓力太大
中年人面臨著上有老和下有小的生活窘迫,承擔著一家人的經濟來源,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再加上面臨著復雜的人際關系,易出現煩躁不安、焦慮或睡眠障礙等問題。久而久之可降低代謝廢物排出率,使得代謝廢物在體內堆積,造成免疫功能紊亂,導致痛風急性發作。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關節部位發紅且發亮,同時伴有關節腫脹,持續好幾天都沒有消腫;關節炎常出現在身體低溫的關節部位,不過關節局部發熱或發燙,提示關節有炎癥;關節有明顯的鈍痛和脹痛感,往往伴有關節活動受到限制。
一旦有這些癥狀還需及早去醫院做檢查和治療,以免使得病情惡化或造成關節畸形。
1、及早止痛
一旦出現關節紅腫熱痛和僵硬,還需及早去醫院做檢查和治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或秋水仙堿,這兩類藥物能快速控制炎癥反應,起到消腫止痛效果,不過用藥期間應定期監測肝腎功能和血常規。
若這兩類藥物治療無效或存在禁忌癥,那么需按照醫囑服用糖皮質激素,不過不能長時間服用,用藥期間多留意血壓、血脂、血糖以及胃腸道不適。
2、維持血尿酸穩定
痛風間歇期應服用能抑制尿酸生成或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盡可能把尿酸控制在360微摩爾以下,這樣能最大程度降低急性痛風發作次數。另外,不可服用會導致尿酸水平升高的藥物,如化療藥、噻嗪類利尿劑以及抗結核藥物等;痛風急性期多注意休息,用冷毛巾對局部冷敷,24小時之后再熱敷,等癥狀控制好后再保持適度活動。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最好達到2000毫升以上,選擇白開水,蘇打水或淡茶水,這樣能促進尿酸排泄。此外,遠離潮濕寒冷的環境,避免情緒過于緊張,不能太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