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單車一夜之間火遍了北京上海,并不單單因為它解決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痛點。原因其實很簡單。
首先是「一塊錢體驗三千塊車」的超低價心理。其次,摩拜單車橙色外表非常地酷炫美貌。不僅騎的時候可以吸引眼球,騎完還能發朋友圈,完全就是酷炫+環保+潮流的代名詞。最后,就是它的無樁還車機制完美接軌了80、90后「不擁有,不拒絕,不負責」的生活方式,想不火都難。
這就是為什么即使摩拜單車模式在商業邏輯上還存在諸多不通順的地方,依然引發廣泛關注,甚至被稱為獨角獸的原因。
那么,摩拜單車真的賺錢嗎?
摩拜單車最近剛剛融到C輪1億美元的融資,在一份內部財報上顯示,它的利潤預估是可以達到16億元人民幣,這可是超越了90% A股上市企業的盈利水平!要知道,我們九成的A股上市公司,利潤還不足以在北京上海買一套房子。這16億是怎么算出來的呢?
我們可以先來關注一下摩拜單車的商業模式:本質上來講,摩拜屬于互聯網加金融理財的模式。押金雖然不能算做收入,但是由此而產生的收益卻可以算做收入。
首先做些假設,摩拜單車是預算每輛車平均每天將會被使用到7次,每次騎行半個小時,有7塊錢收入。每輛車的成本約1500元。每輛車平均是使用300天,每輛每天6毛錢的運營成本。每輛車平均可以拉動10個用戶,平均每個用戶309元(299元押金+10元充值)是可以用作進一步進行金融理財的基數值,保守估計理財的年化收益率是8%。這樣算下來,確實當摩拜單車達到100萬輛時,維持現有使用頻率的話,便可獲取16億元的年化利潤額。
這個故事聽起來太不可思議了,一個初創的企業,沒有通過任何的補貼,沒有做什么廣告,居然第一年就可以達到16億的利潤,那如果有些假設情況改變了呢?
比如說,如果摩拜單車真的達到了100萬輛,是不是還可以保持每輛車每天有7次的使用頻率,那答案可能是未必如此了。我們針對種種疑問對這個模型做了分析:
在維持摩拜單車算法的各種假設前提下,僅改動用戶人數和單車數量的數字就可以讓16億的盈利瞬間變成3000萬。我們發現,用戶人數的變化對最終盈利影響不大,車輛投放數量才是對最終利潤的決定性因素。
此外,與很多人的認識不同,押金對摩拜單車盈利的作用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而運營數據對盈利卻有顯著的影響。當減少使用次數后,我們可以看到盈利以數量級為單位在飛速下降。
警惕重重風險
摩拜單車的模式必須符合高頻和剛需,高不高頻,這個是要看摩拜是不是真正能夠推動大家培養綠色出行習慣。摩拜在用戶痛點上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去走。
而分時出租的自行車市場規模依據現在的市場調查數據顯示,整個市場規模也就差不多100億,是否真的值得摩拜單車這么高估值、百萬輛級別的投放呢?
既然運營數據對于摩拜單車這樣的B2C重資產公司這么重要,那么它的運營風險又在哪里?
首先,摩拜單車防盜性很好。它采用的是軸傳動而非傳統的鏈條傳動。如果這些零件被拆走也不能和通用的自行車進行組裝。其次,摩拜的輪胎是實心防爆輪胎。但摩拜單車投入再多也擰不過國民的素質。據創始人王曉峰透露,摩拜單車原定壽命為4-5年,但不足半年,在上海的損壞率已經高達10%。
與摩拜單車在中國遭到人為惡意破壞的亂象相比,在丹麥和荷蘭,這些國民素質和人均收入較高的國家,自行車的破壞和盜竊情況會好很多。丹麥實現了全國主要城市的自行車停放和租賃全部免費,這在中國似乎是難以想象的。
10月底,紐約州長簽署法案授權罰款民宿短租網站Airbnb,將其界定為違法行為;在國內,中國政府開始對共享經濟的領跑者滴滴進行政策限制和干預。共享經濟的未來似乎并不光明。
在網約車規定出臺后,資本方越來越看重政策性風險化解。而摩拜單車選擇了一個非常聰明的重資產運作的B2C模式,長期來看,并不會踏入到這個政策的死穴,對投資者來說也是非常大的吸引點。
在上海市政府對摩拜單車頻頻示好的當下,從政策監管者角度來講,需要檢驗這一模式是否真正解決了短期出行的供需關系,摩拜單車的出現是否讓城市的擁堵程度有所降低。
摩拜 vs OFO
最后一公里的對決?
近期,在魔都瘋狂布車的另一共享單車品牌OFO宣布獲得來自滴滴出行的數千萬美元的C1輪戰略投資。自此,滴滴站隊OFO,共享單車也似乎走上了一場價格血戰。摩拜單車迅速作出回應,推出新款摩拜輕騎,將騎行每半小時的價格降至5毛錢。
我們都知道,價格血戰中不存在贏家,主要看誰的口袋更「深」。在政府對滴滴的各種管制政策出爐的當下,OFO拿到政府投資和支持的機會將大大降低。而在此當口,摩拜單車如果能打通政府關系獲得政府補貼及國投資金,分分鐘便將OFO拉入價格戰的泥潭。
可以預期的是,摩拜 vs OFO,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共享單車的玩家們,無論誰從競爭中勝出,都將大大推動綠色出行的發展。而競爭的背后不僅是單車服務水平與產品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而且將倒逼傳統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進一步革新。
共享單車:
100%中國式創新的里程碑
在《經濟學人》的《中國的科技開拓者》一文中提到:「人們普遍認為,中國互聯網公司僅僅是西方公司的模仿者,自己則無法創新。」
摩拜單車非常聰明地選擇了一種B2C的重資產自營的平臺,解決了用戶的一部分痛點,政府支持,資金充裕,沒有動既有的奶酪,沒有產生監管的問題,是一種與滴滴等既有模式不同的100%中國制造、中國創新的互聯網模式。
我們期待著摩拜單車可以熬過這一個資本市場的冬天,迎來自己的春天,也希望有更多的互聯網創業者,真正地去開創更多、更好的中國自主創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