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邃、最持久的力量,與國家、民族的“根”和“魂”緊密相連。
為進一步踐行“文化自信”,大力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以優秀的作品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激勵人;用藝朮家們的聰明才智繪制絢麗多彩的華章!近日我們將陸續向大家推介入選“大美中國. 大美書畫”活動的優秀藝術家。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本期推出的是新時代優秀書畫家管春和。
管春和,生于 1957 年,山東青島平度市人。從小酷愛書法,十八歲高中畢業后成為一名中學老師時,其書法就聞名鄉里。從中學到大學,從大學到工作,作為一名專治頸肩腰腿痛的名醫,業余時間始終堅持每日臨池、墨不干硯、手不離筆、伏案臨帖、立身創作、懸手作楷、揮手作草、心身合一、形神兼備。
從顏真卿的《多寶塔》入手,柳公權的《玄秘塔》到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碑》,再到王羲之的《蘭亭序》,懷素的《自述帖》,趙孟頫的《快雪時晴帖》等歷代名家名帖名碑中汲取營養,練就一手過硬的歐楷,秀美的行書和隸書,剛勁有力的魏書,習諸家之所長,集眾家之精華。有一書法大家是這樣評論其書法作品的:“其運筆流暢,集眾英賢之精華,氣勢輝宏,筆走龍蛇,作品觀賞性強,直取自然萬象之書,大氣磅磗,匠心獨居,其作品瀟灑飄逸而不失渾厚穩重,痛快淋漓而不失法度,實可謂動中寓靜,以靜制動,妙趣無窮,氣度非凡。” 但本人不計名利于商海,不求曠達于政壇,不敷浮躁于藝殿,只圖吾心德人生。
本人作品曾入選國內書畫展覽及大賽 20 余次并獲獎,曾隨國內書畫代表團赴韓國、臺灣、新加坡等地交流,作品被諸多國內知名人士收藏,國內媒體報道介紹十余次。同時,注重理論與創作并重,廣泛涉獵修煉“字外功”,鐘情于中國民族文藝、京劇等劇目,感悟書法與音樂千絲萬縷的聯系。作品入選 2012 年中國書畫百杰系列郵政明信片作品由中國郵政局發行。
2008 年加入中國書畫家協會,并被當選為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
2011 被評為中國未來最具投資價值的藝術人。
2012 年被人民藝術家書畫院聘為院士。
2012 年 9 月被中國國際藝術家協會聘為終身藝術顧問。
2012 年 10 月被中國國際書畫藝術協會聘為理事,并在第三屆全國教師書畫大賽中獲優秀獎。
2012 年 12 月在中國國際書畫藝術大賽中獲優秀獎。
2012 年在和諧中國年度大會上被授予“十大具有社會責任感藝術家”。
2013年 6 月被中華文化研究院聘為名譽院長,入選“中華文化名人堂”并授予中華文化名人榮譽稱號 。
2017 年被文化部批準為國家一級美術師。
2019 年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并成為會員。
管春和作品欣賞
博彩眾長修碑帖 法不欺人寫正大
——記著名書法家管春和
書法修煉絕非一日之功,需要像當代著名書法家管春和先生這樣,經過春秋不輟的碑帖磨礪,方能法入正訣,取得翰墨真經,成為書壇法寫正宗的大手筆。先生的書法修煉,起源于愛好,顯成于才華,成功于執著,不但收獲了書法本身的造詣,并且讓他的書法修煉進程成為當代書法修煉者可以參照的進取典范。
先生諸體皆修,各得造詣,又在楷書法門里精進求真,寫得一手正大氣象法不欺人的真功夫。當代書壇能像管春和先生這樣,耐得下性子,經得住寂莫而深琢楷法的書法行家,已經是越來越少的現象。所以當代書壇,不修楷書,直接狂草的現象幾乎成為一種流弊。把楷書之法拋在九霄云外,寫草書便是筆力不足的糜疲,缺少筆墨精氣神的正大塑造。管先生執著于楷書磨礪,就是要為自己的書法打上功底深厚的烙印,讓書法之根本堅如磐石。
他的楷書以歐楷的筆法為主打,用筆寫奇險,筆筆精絕,一絲不茍。但是絕然不寫印刷體的千篇一律,筆法與筆勢的變化靈動傳神,點是鳥落枝,橫成眼波漣,豎有垂露懸針之異,撇捺可見挑掠之態。他寫楷書拒絕跪筆挑鋒的描畫,也拒絕藏鋒回逆的故意,非常注重書法本真的書寫性,收放自如,一氣呵成,鉤是月逐云,挑是蜂探隙,生動自然,是寫成而非畫成,所以點畫神態塑造豐神,要妙多姿,并且妙在自然恰到好處,這正是對九成宮禮泉銘筆法奇妙琢磨透徹的功勛。
當然,先生的書法磨礪,并不是僅僅限于一碑一帖的狹隘,而是博觀博涉的周全。除了對歐陽詢楷書的反復琢磨,對于顏真卿楷法的渾然鼎健和柳楷的骨骼清奇也深有參意。深師多寶塔、麻姑仙壇記,玄秘塔等。筆墨雄勁,藏筋骨于中鋒,顯氣韻于使轉,右揮左縱,八面出鋒,讓書法有泰山之穩,有華山之奇,再有恒山的禪雅韻味,亦有黃山的蕭蕭之秀,可謂是一劃之內變起伏起于鋒梢,一點之間殊衄挫于毫芒的經典再現。法從碑帖,心師造化,翰不虛動,下必有由!小楷抄經,更顯其書法有精湛入微的非凡神通!
博彩眾長修碑帖,法不欺人寫正大。先生的書法傳寫晉韻,以二王文人書法的氣質為核心,寫龍跳天門虎臥鳳闕,足足的書卷氣,穿插錯落一任自然。又對漢隸諸碑進行了心追手臨,合成曹全碑的雅質與張遷碑的方正,讓隸書在結體、用筆、用墨、章法上都顯得源出漢風,高貴典雅,蠶頭燕尾,波折跳蕩,正是雅俗共賞的上上品。書法功夫,修到這層境界,便是力攀東岳,一覽眾山小!
著名書畫評論家 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