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教育學家曹雕在海南
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個小女孩,因為不喜歡她的父親,有意讓她的叔叔李代桃僵,取代她的父親做媽媽的丈夫?恐怕沒聽說過吧?
這事發生在美國。不滿十歲的小女孩姍姍的父親長期在外,一年才回家一次。孤兒寡母,事事都難。她的單身叔叔主動承擔了照顧嫂子和侄女的責任。為了方便,在嫂子的邀請下,弟弟住進了她的家。一次,姍姍的父親回來了,看到弟弟住在他家里,妻子,女兒對弟弟又那么好,醋意大發,懷疑弟弟跟妻子有了不正當關系。為此,郁郁不樂。聰明的弟弟看出了倪端,想搬回去。可是,侄女對叔叔戀戀不舍,說什么也不讓他走。弟弟想:自己如果有了女朋友,哥哥就不會懷疑他了。于是,為了打消哥哥的疑慮,第二天,他去外面花錢雇了一個漂亮的女郎冒充他的女朋友。晚上,弟弟把女郎帶回了家。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時,女郎與嫂子聊天,談工作,談生活,還說如何愛她的小叔子。誰知,原本非常懂禮節的姍姍變得越來越焦慮不安,不時用仇視的眼神瞟那個女郎。女郎雖然尷尬,但是,為了配合雇傭她的人,不得不裝出興高采烈的樣子。姍姍突然離開桌子,拿來一只大氣球,在桌子旁弄出各種聲響。媽媽悄聲對她說:“姍姍,有客人在,你要安靜。”姍姍不理會媽媽,繼續擺弄她的氣球。媽媽與女郎的談話不時被她弄出的響聲打斷。媽媽終于生氣了,喝斥道:“姍姍,怎么這樣不懂事,我說了,有客人在,你需要安靜。”遭受媽媽的訓斥,姍姍也火了,她對女郎喊道:“我不喜歡你,叔叔是我媽媽的,我媽媽一直跟叔叔睡在一起。”一句話,引起了軒然大波。客人走了以后,姍姍的父親像瘋了一樣拿出一把手槍瞄準了妻子。歇斯底里的喊叫,說妻子有傷風化,趁他不在家勾引了他的弟弟。妻子辯解,說自己并沒有跟小叔子上床。就在千鈞一發之際,姍姍闖進了父母的臥室,用仇視的眼睛瞪視著父親。她說:“我說媽媽跟叔叔睡在一起是騙大家的,我不喜歡那個女人,她不配我的叔叔。不過,你也不配我的媽媽。我不喜歡你,我喜歡的是叔叔,我要叔叔做我的爸爸。”弟弟沒有跟妻子上床,他松了一口氣。不過,女兒對他的仇視令他不解。他問姍姍:“難道我這個做父親的沒有叔叔好嗎?”姍姍脖子 一梗,說:“是的,我喜歡叔叔,不喜歡你。我覺得,媽媽跟叔叔睡更合適。”說完,轉身跑了出去。他非常惱火,以為弟弟喧賓奪主,致使他與妻子和女兒產生了隔閡。臥榻有虎,豈能安眠?第二天,他找弟弟談話,想把他打發回父母身邊去。弟弟知道他的苦惱,于是說:“哥哥不在家,弟弟幫哥哥照顧嫂。與侄女是天經地義的,這是責任。照顧她們就要照顧好,讓她們開心快樂。可是,時間久了,嫂子和孩子勢必會對我產生感情,甚至是依戀。我清楚,她們已經把感情轉移到我身上來了。為此,我很羞愧。我覺得,夫妻不該分開,應該在一起廝守。如果夫妻注定各自天涯,那么,干嘛要結婚哪!你還是回來吧,否則,即使我離開,嫂子與侄女也會對你疏遠,一旦感情沒了,你的家庭就面臨解體的危險了。”一席話,令他毛骨悚然。是的,弟弟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夫妻若不能在一起廝守,時間久了,感情就會變得淡薄,從而為婚姻埋下禍根。為了使婚姻穩固恒久,他毅然辭去了在外地的工作,留在了妻子與孩子身邊。一家人重新過上了團圓,幸福的生活。
作者簡介:曹雕,男, 1961年 6 月 17日生,湖北武漢人,漢族。武漢大學中文學士,海南政法學院法律碩士,華南師范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美國哈佛心理學系博士后。現為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學院社會心理學博士生導師,美國波仕頓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座教授,社會科學心理學者,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心理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教育部華中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研究員、華中師范大學中國社會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朮委員、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論與教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和應用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心理學會副理事長、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卓越書畫院院長、人民美術雜志特邀藝術顧問,江上書畫社副社長,中國美術家研究協會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協會員等;同時,兼任湖北朝陽紅康復休閑養老院董事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