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姜虹 葉光 張艷紅
姜虹
京二胡專業教師
一場疫情阻止了我們出行的腳步,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軌跡,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即使我們不能相見,但在網絡上的每一節課仍把我們相連。
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不同,視覺感和參與感都會大打折扣,所以為了讓學生們更好的接收知識,探索創新成為了教學的第一目標,弘揚優良傳統,堅持守正創新,在教學相長中探尋藝術真諦。
萬物復蘇必有時,疫去安來春可期,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還有疫情過后平平安安的大家,期待我們重返校園的那一天。
葉光
京胡專業教師
疫情已經肆虐了三年,這是第二次從線下教學改為線上教學了。用這種學習方式取代言傳身教傳授京劇器樂伴奏,對于老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挑戰。
我與學生們經常溝通交流,鼓勵他們要調整心態 積極地面對。我認為線上教學是一個非常好的自我沉淀的好機會,正所謂“山后練鞭下私功”。希望學生們能夠珍惜這樣的機會 ,既然有了大量的學習時間,那么就要大量增加劇目的儲存量。上網觀摩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學古論今”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根據不同年級和專業程度,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21班王宇辰、林子祎兩位同學通過線上學習的這段時間能夠把姿勢手法手指音色予以提高;20班姚澍卿同學要求她盡快解決左手一指音和三指音的回滑問題;而19班的韓穩蓄同學主要任務是應對畢業作品的“備戰”以及對生、旦兩個行當的不同流派進行精準的訓練,掌握各流派的伴奏特點。并在現代戲伴奏學習中加強音樂性。
最后我想對孩子們說:要增加自信心,不管通過怎樣的學習方式,只要你有一顆積極樂觀的心,就能克服困難與焦慮。記住這句話“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做人要在有疑處不疑。”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里我們堅定地相信黨和國家,一定會戰勝疫情,希望早日與你們相聚在校園。
張艷紅
花旦行當教師
面對特殊時期的特殊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進行特殊的備課,調整教學重點,加重啟發性教學在課堂中的比例,對程式形式的規范性要求相對減弱,加強程式內涵和戲曲審美要求的講解,并更加側重思政點的注入和對學生思想動態的關注。
雖然不能與學生面對面的情韻相傳,但利用網絡的便利,加強了學生用眼用腦的能力,增進了師生的交流與互動。這些新的教學嘗試與經驗,對疫情過后的面授工作,將會是一種補充。
制 作:范 駿
責 編:王 婧
編 審:王 媛
國戲京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