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刊財經 李壯
這些產品主要配置在了消費、醫藥、科技等板塊的龍頭股上,這些產品收益良好。陽勇接受《紅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從醫藥到消費再到科技,我們投資的范圍在擴大,但核心沒有變,就是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思想。基于消費升級、健康生活以及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中國科技的崛起大背景,我們相信這些領域的龍頭擁有長期投資價值。在海外市場我只對行業龍頭感興趣,因此我們采用一貫的長期選股、短線操作的基本思路,以達到價值投資鎖定長期收益,波動操作增強收益的效果。”
價值選股 波動操作
《紅周刊》:先請您介紹一下今年的投資概況,遵循了怎樣的方法和邏輯?
陽勇:我們今年買了內房股(港股中的內陸房地產股),另外還有移動互聯網、白酒、醫藥、汽車等行業的大白馬。在港股中,恒大是2014年地產界的地王,土地儲備最多,資產重估價值最大,PS(市銷率)最低的一個公司。2015、2016年全國房價地價上漲后,該公司應該說是房地產板塊受益最大的公司。4月份雄安概念啟動,內房股估值加速提升,我們布局內房股確實是個運氣。另外,像騰訊這些標的是價值投資者必備的壓箱貨。
在A股,上半年一些題材股出現底部大爆發,我們也跟了一下,但是不符合我們長期價值投資的定位,所以只是個別產品少倉位短線參與了下。
我們的選股方法和策略是系統分析法:價值選股,波動操作,技術入手,逆向思維。
《紅周刊》:像內房股、科技股、白酒、醫藥等股票,你們是一直持倉,還是也有波段操作?
陽勇:我們以長期持倉為主,根據市場氛圍和技術指標,會適時升倉或降低倉位。
中國股市以前都是快牛,慢熊或快熊。現在的市場出現了一個新現象:首先是個股二八分化,龍頭股不斷上漲,小股票不斷下跌。其次是指數走慢牛,而不是快牛。
巴菲特說,如果你不愿意持有一個股票10年,就不要持有10分鐘。也有人說,如果電梯可以到100層,你一直堅持不下,就一定能到100層。我認為中國股市有點港股化或美股化了,至少朝著價值投資這個方向運行。長遠來看,作為長期投資者,我們一定要拿好這些優質龍頭股。
但是從市場考慮,我們還是需要波段操作,因為客戶會受不了大回撤,我們也難以承受大跌的壓力。
《紅周刊》:回到起點,這些不同行業的股票,考慮市場徘徊震蕩因素,你們為何敢于買入以至長期持有?最主要的依據是什么?
陽勇:大盤點位也不是很高,股票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我們買這些行業的龍頭股,主要根據就是:朝陽行業;毛利率高;凈利率高;長期回報高。我對選股的要求比較苛刻,如果一個公司100%的股份(做大股東)你不愿買入,就不要買入100股(做小散戶)了。
我做過統計,美國的歷史牛股大本營就是消費、醫藥、科技、互聯網。抓住了這些龍頭牛股,實際上你就抓住了美國經濟騰飛的整個時代。
另外,我們發現隨著經濟的降速,市場份額朝著龍頭公司集中,也就是贏者通吃的現象越來越多,小企業風險確實大。從方便止盈止損的角度出發,龍頭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醫藥領域蘊藏大機會
《紅周刊》:您在藥品行業有扎實的工作背景,您看好醫藥股嗎?
陽勇:醫藥行業是朝陽行業,成長空間大,容易出牛股,這是毋庸置疑的。當然,醫藥行業里面股票多,陷阱也多。我在2011年全倉港股一只互聯網龍頭,但之后投資思維陷入“成長性陷阱”,調倉為港股中“估值更為合理”的一只成長性醫藥股票,結果后者最大跌幅高達50%,我賬面虧損30%。
這段經歷給我的教訓非常深刻:1,選錯醫藥細分行業。便宜無好貨,估值貴不一定是賣出的理由,估值便宜也不一定是買入的理由。2,投資方法錯誤。選擇價值投資還是趨勢投資?用價值投資的方法投資利空打擊的股票,可能需要超乎想象的時間代價。3,空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估值貴”的股票回調時,不代表“估值便宜”的股票不跌。試想一下,好股票都扛不住,其他股票能扛住嗎?
《紅周刊》:您談的醫藥股給您的是教訓,而不是收益。
陽勇:今年我們在醫藥股方面的回報很不錯,孕育大牛股的行業不僅包括醫藥,還包括科技、高端品牌消費等行業。科技股的不確定性在新產品,新產品迭代迅速,是否受到市場認可更是未知,但整個行業發展迅速;醫藥股的悲哀是新藥開發周期漫長,最后能否收獲還是未知。
相對而言,品牌消費的商業模式可能要簡單點。綜合而言,我們買股票就是買公司,既要考慮抗風險性,又要考慮成長空間,這也是為什么我在2012年就提出投資騰訊是最佳選擇。
《紅周刊》:您曾自創消費醫療指數,這套指數對比大盤有怎樣的表現?
陽勇:我在5年前在我的著作里做了一個消費醫療指數(未來養老投資組合),以長期跟蹤品牌消費與醫療衛生相對大盤的漲幅,驗證養老投資組合的有效性。
我制作的指數大幅跑贏上證指數和滬深300,但小幅跑輸創業板指數,這和創業板泡沫有一定的關系。如果有投資者去翻查我當年制作的指數,我不建議他們盲目買入,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股票的基本面會發生變化,有些公司可能出現老化現象。
我們只是提供一個主題投資思路,去驗證這個思路的有效性。每一輪牛市,消費和醫療板塊總有大牛股跑出來,仔細研究并專注于投資這兩個金礦,看起來有守株待兔的“傻勁”。如果能帶來持續盈利,應該不算傻吧。
“另類”價值投資 聚焦醫藥、白酒等板塊
《紅周刊》:因為這兩年的白馬行情,市場興起價值投資熱,您怎么看這種現象?
陽勇:什么叫價值投資?我的定義是:長期持有的股票,業績穩定增長、股價永遠創新高、長期跑贏大盤、具有牛股潛質,這就叫價值投資。炒作強周期股,是趨勢投資;投資缺乏成長性的低價僵尸股,是偽價值投資。我認為,經常虧損的行業或企業、股價新低不斷的公司,不屬于價值投資范疇。最優的金股代表了消費醫藥最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企業,業績增長受到經濟波動性影響較小,總是上漲的時間比下跌的時間多,經歷一輪熊市后在新一輪牛市中又創新高。我總結的價值投資有這樣的特點:吃好喝好玩好,就是聚焦A股的醫藥、白酒和港股的互聯網龍頭。
《紅周刊》:您是怎么判斷一家公司的合理估值水平的?您的估值體系是怎樣的?
陽勇:估值是價值投資的重要前提。資金決定什么時候上漲,估值卻決定了上漲空間。A股的牛市(熊市),其實質是“業績增長(下降)+比價關系”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在牛市中的比價關系是越比越高,在熊市中的比價關系是越比越低。因此,估值定價是價值投資的核心。
芒格說過,要想成為一個估值方面的專家,難度不亞于成為一個鳥類學家。為一個企業估值確實很難,過去的東西大家都懂,未來的就很難精算出來。我也曾為此苦惱,在此分享一些心得。
估值可以分為相對估值和絕對估值。從相對估值來說,對比港股和A股我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港股對大盤股、龍頭股給予流動性溢價,給予小盤股折價,因為龍頭企業最為穩健,做假賬風險小,也不容易倒閉。A股喜歡成長性,給予小盤股的估值比較高。港股對金融、食品類股票給予溢價,給予周期性股票折價,因為前兩者的業績確定性強。港股對垃圾股給予折價,仙股遍地。A股上市難,殼資源股炒作反反復復不停歇。港股衍生品多,在股票上投機只是其中一個,且機構較多,券商較少,普通散戶炒作比較困難。A股券商多、題材多,做差價機會也多,而且因衍生品限制也只能在股市炒作。
未來,A股的估值體系會向成熟市場看齊(今年的市場已經非常明顯)。A股投資者在買入股票時要考慮投資風險,尤其是長線投資風險,應多想想如果這只股票放在香港會值多少錢。很多人認為,中小盤股票有成長性,動輒則給予50倍市盈率,其實,做到連續3年以上每年增長50%的業績的公司實在鳳毛麟角。即使能夠做到,在香港,這樣的中小企業由于行業、產品、管理層等因素的瑕疵,也只給予5~10倍的市盈率。
需要指出的是,估值低并不意味著更值得投資。
《紅周刊》:那么絕對估值是用哪些指標測算?
陽勇:絕對估值的計算方法主要有:自由現金流估值、市盈率估值、市凈率估值、市銷率估值、企業價值倍數(EV/EBITDA)、PEG估值、總市值估值。每一種估值都有其優缺點,適應于不同類型的企業。我以為,炒短線的可以用相對估值,做長線的可以用絕對估值,也可以兩者兼而有之。
《紅周刊》:我們怎么能簡單地分辨一只股票是否有投資價值呢?
陽勇:如果一個公司的利潤來源最終是由營銷來實現,如果公司產品處于藍海領域,具有競爭壁壘,那么營銷目標才容易實現,這樣的公司也是好公司。
巴菲特說,你應該選擇投資一些連笨蛋都會經營的企業,因為總有一天這些企業會落入笨蛋的手中。這種連笨蛋都會經營的好公司往往都是企業的盈利模式難以復制的“搶錢”公司,白酒的龍頭公司可能就是這類。
《紅周刊》:如何判斷股票爆發的啟動點?
陽勇:大的牛股爆發,一定是有背后的原因。其推動因素包括基本面、市場主力、技術面等因素支持。我們認為,業績高速增長是真好股票、牛股的第一驅動力。判斷一個公司的業績即將發生大變化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著手:1,新產品、新訂單、新技術等有所突破;2,項目達產,開拓新市場,有盈利新預期;3,產品提價;4,盈利大超預期;5,高管或大股東增持;6,競爭對手因突發事件歇菜;7、行業扶持政策出臺;8、參股公司上市等。當然,牛股爆發除了基本面之外,市場主力資金認同和技術面的支持也很重要。
2018年,市場會走出以強者恒強為主導的慢牛行情
《紅周刊》:您能否介紹一下自己是如何修煉投資技能的?
陽勇:投資需要信念,信念的基礎是學習和研究。2000年我在南京讀大三的時候,經常到湖南路中金開營業部看盤,拜了金鷹私募基金經理為老師。老師的告誡是:先讀30本炒股的書,否則2年內勿談股票!從此以后,我每周都會買證券或經濟報紙來閱讀。后來去深圳,只看技術分析的書籍但不懂研究基本面,不知道如何估值。之后才慢慢明白選時和交易,關注行業和公司基本面以及估值等。當然,對我影響最大的是,21歲在風投公司做醫藥研究員,26歲和他們去投資深圳的互聯網項目。一級市場的風險非常大,大多數項目都要打水漂,非常考驗投資者的眼光。目前,我們選股都是按照風險投資的要求去操作,只買最好的股票,價格貴點沒有關系,絕對不會降低選股的品質。只有把選股這一關把握住了,風險控制最難的一關就把握住了。
我以為,一個優秀的投資者應該有會計師的基礎(懂財務),科學家的精神(懂鉆研),商人的頭腦(懂盈利之道),軍人的紀律(懂自律)和高僧的心態(超然物外)。
要想獲得投資的持續成功,一是靠經驗和知識;二是靠堅持與紀律,懂得堅持什么,拒絕什么;三是靠心態與運氣。運氣好時,心態好,運氣不好時,心態也要好,這樣才會懂得堅持。所以,我相信優秀的投資人一定是穿越牛熊的。
《紅周刊》:如何看待2018年行情的?
陽勇:年底了,因為企業資金面緊張和機構結賬、調倉換股兩方面原因,大盤可能會反復震蕩,當資金缺乏的時候,最先被拋棄的是中小創和垃圾股,當然,白馬股也可能存在補跌的可能性。
展望2018年,我們認為2018年可能延續白馬股行業龍頭的行情,只是上漲動能較小,從美國股市經驗來看,未來中國股市會走出以強者恒強為主導的慢牛行情。
另外,我們對春季行情非常期待,很多白馬股年報業績高增長,可能還有高送配,其中有很多牛股機會。老手一年把握一波機會就夠吃一年了。高手會在股市里反復折騰,獲得超額利潤就要看調倉換股和交易水平,當然運氣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