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跟家人一起看央視春晚了嗎?這屆春晚帶給大家不少驚喜,尤其是語言類節目,“開心麻花”的小品《占位子》,更是直擊無數家長關心的教育問題,在由爭搶教室座位引發的鬧劇中,帶給觀眾歡笑,又引發更多思考……
人,從一開始都在搶位子。
搶醫院的床位,生孩子。
搶學校的學位,搶班上的座位。
在公司里,搶職位,搶升職。
在社會上,搶C位。
小品里,父母都想孩子有個好座位。
從優質的教育資源,到一個好的班級座位。
一切從有一套學區房開始。
當前的大城市,好的教育資源,都很稀缺。
小品里說,孩子媽媽賣掉別墅,換一套50平米的二手學區房。
這些都來源于真實的生活。
《占座位》主要講述的是小學開學,幾位家長使出渾身解數為孩子搶占第一排正中間位置,俗稱“C”位的故事。
在大多數家長心中都有一個“理想座位”它往往位于教室的中部、靠近前排。
家長認為,孩子因為坐在老師跟前,會產生一種心理暗示:要在老師跟前好好表現,否則做什么小動作立刻會被發現。如此一來,再調皮的孩子也會變得守規矩,好好聽課,肯定有利于促進學習成績。
容易出學霸的“黃金C位”到底在哪里?
有趣的是,第排居然沒有入選“黃金C位”。原因是家長認為第一排靠近黑板,容易吃粉筆灰,雖然現在很多學校已經使用白板。
不過,第一排沒有進入“黃金位置”也有道理,老師一般不會在第一排停留。老師們說,家長會以各種理由來要求坐中間靠前位置,最常見的接口是:近視。
按照資深班主任的經驗,學霸經常出沒的位置其實在這里:
為什么靠后排的位置反而是學霸聚集區?
許多爸媽覺得前排孩子受關照,這個觀點是個誤區。老師在教室里轉悠時,往往是在后排停留時間略長一些。因為在后排老師站著不會打擾到其他同學,所以會多指點同學幾句。
而且學生座位基本是按身高從低到高排的,相對來說:個子矮的同學,尤其是男生,自我保護意識會略強一些,有時不太容易接受老師和同學的建議。而坐后排的高個同學,似乎更陽光一些,聽得進建議和意見,進步會比較快。
老師也說,這張位置圖僅僅是相對而言,并不表示坐前排的同學里就沒有學霸了。
對于排座位,老師們給爸媽的建議是:順其自然,不要刻意。成績好不好,和座位沒有必然聯系,關鍵還是看孩子的領悟能力、行為習慣,以及心里是不是憋著那股勁。
教室不同“地段”對孩子的影響沒有那么大
“排座位”對于孩子的影響其實并沒有很多家長想的那么大。
對于座位的糾結其實更多的是來自于家長的焦慮。首先,現在解決了大班的問題,一個班里就40幾個孩子,“最后一排”也不過是第五六排,不存在老師關注不到的問題。
其次,老師上課會有針對性地提問,也會走下講臺,孩子即使想在后排搞點小動作,老師也能及時發現。
如此看來,只要通過合理的溝通,座位管理的難題一定可以得到有效地解決。家長們,也不必太擔心啦。
1、擔心孩子視力,看不清黑板?
名師解答:座位的排布受教室結構的影響和限制,現有的教室多為方形,所以座位前后其實并沒有太大差距。老師在寫板書時,字體都較大,會考慮到讓后排同學看清楚。如果孩子確實視力存在較大的問題,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向老師提出申請,有的地區和學校還需要家長出示孩子的近視證明。
2、擔心孩子不受老師關注?
名師解答:事實上,目前老師的授課方式已經不再是一堂課都站在講臺上,而是走下講臺,走到同學當中去。所以老師會關注到每個區域的孩子。有時候,對于后排區域或是角落的孩子,老師反倒會關注得較多。所以家長大可不必糾結于這個問題。
3、擔心孩子被同桌“帶壞”了?
名師解答:無論未來的社會、職場,還是現在的學校和教室,我們每個人所處的環境都是多元的、多樣的。家長不用過多地糾結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孩子自身是有定力的,家長要更多地正向引導自己的孩子。同時,也要理解其他的孩子及家長,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4、孩子和鄰桌不和、鬧矛盾?
名師解答:小孩子之間的小矛盾,家長不要以成人的思維加以揣度或介入。孩子之間的事情,不是大人所能理解的。他們可能今天鬧矛盾,明天就好了;也可能上一分鐘吵,下一分鐘就好。家長要相信孩子自行化解矛盾的能力。當然,如果兩個孩子之間真是特別不投緣,家長也要和老師及時溝通,不能勉強孩子,以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能夠得到足夠的關注,希望孩子能夠更順暢地接受知識,這樣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教室座位并沒有嚴格的優劣之分,只有合適與否,而達到這個“合適”,需要的是家長與老師之間的合作、信任和溝通。
家長們,請信任老師和你的孩子,老師會盡心盡力照顧到每一個孩子,而你的孩子也有能力在他的“區域”成為更好的自己!
沈騰為了讓孩子上好的學校,好幾個月都見不到孩子一面,直到老師給打電話他才發現原來他走錯了教室,連孩子已經是三年級了都不知道,教室都走錯了,占個好座位有什么用呢?
沈騰最后說的那些話非常值得家長們深思:孩子的教育不能光指望學校的老師,家長的陪伴也很重要。現在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上名校努力賺錢,但是卻沒有時間陪孩子,這真的是對孩子好嗎?孩子真的需要的是什么?
要知道,對于孩子來說,最貴的禮物和最好的起跑線,從來都不是學區房,不是補習班,不是C位,而是陪伴。
對父母來說,陪伴只是一個形式,可對孩子來說,那是愛和重視。
但在現實生活中,總是有各種各樣的事,成為我們無法陪伴孩子的原因:
總想著,忙完這一陣就好好陪孩子;
再多掙點錢就好好陪孩子;
以后有的是時間,不差這兩年……
可是,誰又知道自己的余生中能抽出多少時間陪孩子?生活不可逆,千萬不要讓親情遲到,讓愛成為遺憾。最好的C位,就是愛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