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館藏瓷器高清實拍!|首都博物館藏|明代瓷器

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

明朝于洪武時期在景德鎮置御器廠,用最好的原料燒造宮廷用瓷,洪武時期的釉里紅,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成化時期的斗彩,弘治時期的黃釉,嘉靖、萬歷時期的五彩至精至美,明代成為中國陶瓷史上的黃金時代。永樂時期遷都北京,御器廠生產的瓷器源源不斷運至北京,或御用,或祭祀,或賞賜,或用于朝貢貿易。瓷器藝術在北京煥發出璀璨光彩。

青花

青花纏枝菊紋碗

Blue-and-white Bowl with Chrysanthemum Scroll Design

明 洪武(1368-1398)


青花折枝花卉紋蓋罐

Blue-and-white Covered Jar with Floral Sprays

明 洪武(1368-1398)

北京海淀出土

明建元之初, 改胡俗為漢制,重新制訂明朝的典章制度。這件蓋罐是洪武時期新創的具有漢族文化紋飾風格及造型的瓷器。器身作十二瓣瓜棱形,分別繪折枝牡丹、石榴、蓮花、菊花、百合等十二月花卉。


青花竹桃紋帶蓋梅瓶

Blue- and-white Prunus vase with Bamboo and Peach Design

明 永樂(1403- 1424)

北京石景山雍王墓出土

永樂時期的官窯瓷器無論在胎質、釉面及畫風等方面,都達到了較高水平。青花用進口 “蘇泥勃青”鈷料繪畫,含鐵量較高,出現黑疵斑點,與濃艷的藍色相映成趣、具有中國水墨畫風格。


青花輪花紋綬帶耳扁瓶

Blue-and-white Flat Vase with Ribbon shaped Handles, Jingdezhen Ware

明 永樂(1403-1424)

此瓶來自于西亞阿拉伯金屬器造型,其腹部輪花紋也是阿拉伯地區特有的紋飾。景德鎮御窯廠同時燒造的仿阿拉伯器型還有花澆、水注、大盤、大扁壺、折沿盆等,反映出當時明朝與西亞地區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青花折枝葡萄紋盤

Blue-and-white Plate with Design of Grape Spray

明 永樂(1403-1424)


青花纏枝蓮紋罐

明 宣德 (1426-1435)

北京朝陽出土

Blue-and-white Jar with Interlocking Lotus Design


青花花果紋盤

Blue-and-white Dish with Flower and Fruit Design

明 宣德(1426-1435)

這類大盤多用于外銷西亞地區,適于中東地區多人圍坐吃飯的風俗習慣,大盤放在中間用于盛放食物.


青花海水龍紋高足碗

Blue-and-white Stemmed Bowl with Sea-wave and Dragon Design.

明 宣德(1426-1435)




青花纏枝花卉紋豆

Blue-and-white Stemmed Dou with Floral Scroll Design

明 宣德(1426-1435)



青花龍紋罐

Blue-and-white Jar with Dragon Design

明 宣德(1426-1435)


青花折枝花果紋葵口碗

Blue-and-white Bowl with Floral Sprays

明 宣德(1426-1435)

青花“踏雪尋梅”圖罐

Blue-and-white Jar with the Picture Enjoying Plum Blossom in a Snow

明天順(1457-1464)

北京海淀出土

此為天順民密器。正統、景泰、天順時期、景德鎮遇連年災荒,皇帝曾多次下令禁燒或減燒瓷器,因而這個時期的瓷器多為民窯,不見有署官密年款的瓷器。

此罐腹部畫人物故事圖兩組,一側為《踏雪尋梅》,是唐朝詩人孟浩然雪天到灞陵欣賞梅花的故事。一側為《攜琴訪友》,是俞伯牙攜琴訪知音鐘子期的故事。


青花寶相花紋臥足碗

Blue-and-white Concave-based Bowls with Flower Medallion Design

明 成化(1465-1487)

北京海淀清代黑舍里氏墓出土

成化到正德時期青花瓷使用國產青料繪畫, 釉色淺淡。繪畫采用雙鉤線內平涂法、線條柔和,清新淡雅。此碗腹部所繪寶相花,寓意超凡脫俗,至純至凈。


青花人物樓閣圖蓋罐

Blue-and-white Covered Jar with Human Figures and Pavilion Design

明 弘治(1488-1505)

北京朝陽出土

弘治時期青花瓷繼承了成化繪畫風格。此罐反映了當時高士以竹為鄰、以鶴為友的隱居生活方式。



青花穿花龍紋渣斗

Blue-and-white Refuse Vessel with Dragon-through-blossom Design.

明 正德(1506-1521)



青花靈芝阿拉伯文罐

Blue-and-white Jar with Ganoderma and Arabic Script Design

明 正德(1506-1521)

此罐周身滿繪纏枝靈芝紋,腹部兩個菱形開光內裝飾雙勾輪廓阿拉伯文,意為“信徒是甜美的”及”他喜歡甜食”,反映出正德皇帝對于伊斯蘭文化的關注與興趣。



青花紅彩魚藻紋蓋罐

Blue-and-white Covered Jar with Red Fish and Algac Design

明 嘉靖(1522-1566)

北京海淀出土

罐體以青花繪長滿了蓮花和水藻的池塘,其間繪十二尾戲水追逐的紅彩游魚。魚身以黃彩為地,以紅彩勾畫輪廓及魚鱗,以黑彩點睛,紅魚與青花相映成趣,底書青花“大明嘉靖年制”楷書款。池塘游魚紋在嘉靖時期較為流行,寓意“金玉滿堂”。


青花嬰戲圖蓋罐

Blue-and-white Covered Jar with a Scene of Children Playing

明 嘉靖(1522- 1566)

北京朝陽出土

嘉靖、 隆慶、 萬歷時期青花瓷使用回青料繪畫,呈色濃艷泛紫,色澤艷麗。此罐主體紋飾為幾組嬰戲圖:騎木馬游戲,假扮師生教書游戲、玩蛐蛐等。底書青花“大明嘉靖年制”楷書款。嬰戲圖是嘉靖時期常用的繪畫題材。



青花朵花紋象耳瓶

Blue-and-white Elephant-ear Vases with Flower Design

明 嘉靖(1522-1566)

北京通州明墓出土



青花魚藻紋盤

Blue-and-white Dish with Fish and Algae Design

明 隆慶(1567- 1572 )

北京朝陽出土

隆慶皇帝在位僅六年,傳世瓷器不多,但多為精品。其帝王年號款多書“大明隆慶年造”,而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年制”款。



青花纏枝番蓮紋梅瓶

Blue-and-white Prunus Bottle with Interlocking Passion flower Design

明 萬歷 (1573-1620)

北京海淀青龍橋董四墓村出土


青花纏枝蓮紋盤

Blue-and-white Plate with Lotus Scroll Design

明 萬歷(1573-1620)




青花布袋僧

Blue-and-white Cloth-bag Monk

明 萬歷(1573- 1620)

北京房山多寶佛塔出土

布袋僧為五代后梁時浙江奉化一位僧人,因其身體肥胖、袒露胸腹,常以竹杖挑著一個大布袋,四處化緣、人稱” 布袋和尚”




青花蓮池情趣圖八方蓋罐

Blue-and-white Octagonal Jar with Lotus Pond Design

明 天啟(1621-1627)



青花人物出行圖瓶

明 崇禎(1628-1644)

Blue-and-white Vase with Figures


顏色釉

白釉暗花云龍紋梨式壺

Sweet-white-glazed Pot with Veiled Cloud and Dragon Design

明 永樂(1403一1424)

北京海淀清代黑舍里氏墓出土

永樂白瓷胎薄釉瑩,釉面呈半木光,色澤溫潤,具有甜潤的白糖色澤,故稱“甜白”。此壺釉面潔白瑩潤如堆脂、釉下飾以線條纖細的暗花,輕盈秀麗。



甜白釉暗花纏枝蓮紋蓋罐

Sweet-white-glazed Jar with Veiled Interlocking Lotus Design

明 永樂(1403-1424)

北京海淀五塔寺塔基出土



灑藍釉缽

Mottled Blue Glazed Alms Bowl

明 宣德(1426-1435)

灑藍釉又稱青金藍釉,宣德時創燒。上釉方法是以竹管蘸藍釉汁,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勻、深淺不同的斑片,片片留白,如雪花飛舞。


青白釉暗刻蓮瓣紋碗

Greenish-white-glazed Bowl with Veiled Lotus Petal Design

明 宣德(1426-1435)



黃釉盤

Yellow-glazed Dish

明 弘治(1488 一1505)

黃釉瓷器最早出現在唐代。明代弘治時期的黃釉瓷器,達到了低溫黃釉瓷器的頂峰,因其釉色嬌嫩、淡雅如雞油黃,又稱“嬌黃”、“雞油黃”,又因是采用澆淋的方法施釉、故又稱為“澆黃”。



白釉暗花纏枝花卉紋梅瓶

White-glazed Prunus Bottle with Veiled Design

明 嘉靖(1522一1566)

北京海淀青龍橋董四墓村出土

嘉靖、萬歷兩朝仿永樂甜白釉暗花瓷器,但不及永樂瓷器釉面細膩溫潤、造型秀美,無論器型還是釉面,仍帶有本朝特征。此梅瓶通體暗刻花紋,頸下一周刻“大明嘉靖年制”楷書款。


回青釉盤

Mohammedan-blue-glazed Dish

明 嘉靖(1522- 1566 )

回青釉是明嘉靖時期創燒的品種,所用鈷料采用進口回青與國產石子青料調和而成,釉色瑩亮淡雅,如寶石藍。



彩繪瓷

白釉醬彩花果紋盤

White-glazed Dish with Brown Floral Design

明 宣德(1426- 1435)

白釉醬彩是明宣德時期的創新品種,采用雕填工藝技法,在澀胎上雕刻花紋,施釉后在高溫下燒制,再填醬彩入爐低溫烘烤而成。此盤繪折枝葡萄、石榴、桃等,底書青花“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



青花綠彩云龍紋碗

Blue-and-white Bowl with Green Cloud and Dragon Design

明 弘治(1488- 1505)

此碗將青花與釉上綠彩相結合, 其裝飾技法是先在瓷胎上繪出青花紋樣,刻出云龍輪廓圖案,經高溫燒制后,再用墨彩勾邊,填以綠彩,入爐低溫二次復燒成器。


黃地青花花果紋盤

Yellow-ground Blue-and-white Dish with Floral Design

明 正德(1506- 1521)

黃地青花是在白瓷胎上畫好青花花紋后,施白釉高溫燒造,再于白釉處填上低溫黃釉,入爐低溫燒成。此品種創燒于明宣德時期,流行于成化至嘉靖時期。




白釉紅彩魚紋盤

White-glazed Dish with Red Fish Design

明 正德(1506-1521)




五彩海水龍紋盤

Polychrome Dish with Sea-wave and Dragon Design

明 嘉靖(1522 1566 )

北京朝陽出土

五彩瓷最早燒造于元代, 明嘉靖、萬歷時達到高峰,所燒五彩多為青花五彩,也有于白釉地上直接以紅、綠,黃,赭、紫等色彩繪,然后在700-800度低溫下二次燒成。嘉靖五彩以畫意取勝、萬歷五彩強調濃艷的色彩對比

此盤底以紅彩書“平遙府嘉靖丙申歲(1536)造”款識,應是當時“平遙府”在景德鎮定燒的瓷器。


彩折枝花卉紋三足爐

Doucai Incense Burmer with Design of Floral Sprays

明 嘉靖(1522-1566)

北京海淀清代黑舍里氏墓出土

此爐為仿明成化斗彩,爐下部繪折枝蓮花,彩色淺淡,近于成化。而上部繪八卦紋,屬道教圖案,反映出嘉靖時期的紋飾特征




五彩仙人渡海圖盤

Polychrome Dish with a Scene of Immortals Crossing the Sea

明 萬歷(1573-1620 )

北京海淀清代黑舍里氏墓出土

盤心主體紋飾描繪了仙人渡江的情景,周圍繪松樹,盤壁畫靈芝、“壽” 字,表現吉祥、長壽寓意。


五彩花鳥紋洗

明 萬歷(1573-1620)

北京海淀清代黑舍里氏墓出土

Polychrome Washer with Flower and Bird Design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歷代名窯介紹之五:宣德窯
河北博物院珍藏
首都博物館 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
[轉載]明代彩瓷
中國國家博物館——明朝瓷器藏品賞析(三)
鑒賞之三百二十九 明清官窯瓷器 (六十五)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渝北区| 壶关县| 凯里市| 克山县| 绥江县| 南汇区| 勐海县| 晋中市| 五台县| 蛟河市| 诸暨市| 惠安县| 惠来县| 大港区| 平遥县| 满城县| 清徐县| 灵寿县| 宽甸| 北宁市| 禹州市| 孟州市| 汝州市| 漳浦县| 邯郸县| 华宁县| 郸城县| 许昌市| 景东| 安西县| 仁寿县| 古丈县| 宁海县| 交口县| 蒲城县| 恩施市| 莱芜市| 大洼县| 叙永县| 闸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