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有“痔“ 如廁時間別超過5分鐘
大多數人一生中都有可能得過痔瘡。專科醫生認為,痔瘡是生長在直腸下端與肛門的一種良性疾病,首先它是一種良性疾病,并不是遺傳病,也不是傳染病,更不會惡變。
根據它發生的部位不同,可以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種,外痔以異物感、疼痛為主要癥狀,內痔則以肛門腫物脫出、便血為常見癥狀,混合痔顧名思義為內外痔均有。
這里特別要提出的是,單純的外痔是不會引起大便出血的,而單純的內痔也不會引起疼痛,除非出現內痔嵌頓,也就是俗話說的痔瘡卡在肛門口、感染或血栓形成的時候,才會引起劇烈的疼痛。
不恰當的飲食習慣可能是引起痔瘡發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預防成為有“痔”青年的第一步就是管住嘴。
要盡量避免長期進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湘菜、川菜、火鍋等,少飲酒,同時養成均衡的飲食習慣,多食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多喝水,促進糞便通暢迅速地排出體內。
醫生提醒,排便時間隨著手機、網絡、充電器的使用而延長,次數過多,會使肛門直腸靜脈回流障礙,長此以往,很容易引發痔瘡。
如有“便意”,應及時解決;大便過硬,不要使用蠻力,可以嘗試上一步的方法,或者通過坐浴來緩解,要不然會引發另一種也非常常見并且非常疼痛的疾病——“肛裂”;排便時應遠離手機、報紙、游戲,專心致志辦“大事”,另外請把排便時間控制在5分鐘內。
另外要提醒的是,適當的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促進腸道蠕動,從而預防痔瘡的發生。排便后注意清潔,保持肛門周圍衛生,每日應勤換洗貼身衣物,防止感染,以免誘發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