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海角天涯有把相思豆成串向游人兜售者感而有作
紅豆青絲聯作串,蕭娘家住天涯。向人低唱賣相思。相思如可買,甘擲縷金衣。 感嘆郎心深似海,莫愁堂下重幃。海風吹散夢云時。青絲猶未改,紅豆已成灰。
臨江仙
因念江城春信息,飛鴻幾度江云。闌干日日倚黃昏。春情非似昨,只是可憐人。 見說東風和雨去,依稀透露芳痕。獨愁瘦損舊羅裙。人情非似昨,只是可憐春。
夜雨方才簾外住,蕭蕭又聽風聲。十分冷意已經成。新愁都懶理,舊夢任飄零。 卷起珠簾還放下,心香爇了重冰。不知人世是何情。恩深成怨去,獨對一燈青。
每被東風芳信誤,十年心事微茫。江頭幾度立殘陽。柔絲風里亂,薄夢雨中涼。 芳信重來樓寂寂,樓前一樹垂楊。流鶯苦苦逐余香。已無腸可斷,何處著思量。
苦恨相逢春已晚,落花狂似當年。悄然簾下獨凄然。重重羅幕隔,隔不住啼鵑。 縱有柔情腸已斷,更無雙淚君前。幾番辛苦不成憐。今宵如有夢,夢不到君邊。
臨江仙
未聽清歌腸已斷,入簾風影低迷。紅樓有恨隔天涯。欲悲成淺笑,相顧一低眉。 夢里歡盟終化夢,人間枉有情癡。依然相見只相思。滿天星似淚,長夜自迷離。
臨江仙
小院風回庭樹暗,覺來淡淡秋涼。新情舊緒怎思量。寸眉愁兩葉,錦瑟怨三湘。 江上閑云來復去,闌干又是斜陽。楚天無語獨蒼茫。悠悠今古恨,含淚理柔腸。
臨江仙
冬日江邊贈別二首
滿目山河催日暮,斜陽卻上層樓。離歌婉囀水光幽。眼杯空貯淚,眉萼暗生愁。 千萬柳絲垂柳岸,絲絲飄送行舟。酸風似箭射吟眸。清江多少恨,無語向東流。
冷氣橫空春訊斷,紅墻寂寞高樓。蕭蕭楊柳笛風幽。飄零新舊淚,掩抑短長愁。 雁又無蹤云又渺,極天何處歸舟。西風幾度拚回眸。此情如可了,江水不東流。
臨江仙
南京莫愁湖
一片鶯花紅間綠,晚風吹動蓮舟。莫愁心事古悠悠。山隨眉黛斂,水共眼波流。 往事終歸云縹緲,何情更起新愁。半湖春色為誰留。可憐天上月,依舊照妝樓。
臨江仙
元宵
樓外疏楊樓外月,薄云低護樓陰。梨花似淚淚難禁。春風吹夢遠,江水奈愁深。 照影殘光傷影逝,空簾惻惻寒侵。漫將蘭蕙證初心。可憐三五夜,不忍聽瑤琴。
臨江仙
讀《浣溪沙·鄉夢》寄些雩
搖碎海棠枝上月,蕓窗灑落芳痕。風蟬入夜漸無聞。圓荷空舞影,可是那時根。 閑倚闌干思往事,長空一色流銀。花開花謝豈無因?蛛絲頻織夢,笑看網中人。
臨江仙
開封清明上河園重遇孫潔
誰道天公情意薄,十年三度逢君。榴花如火草如裙,小橋流水,君是畫中人。 走馬禹王臺上去,長知此夢難溫。只今唯盼雁來頻。柳垂斜日,御水自粼粼。
臨江仙
三百韶華光易逝,春風自去天涯。柳枝空剩柳絲垂。闌干閑倚遍,月影暗沉西。 夢里歡痕香篆裊,重重心字爐灰。小屏山色漸迷離。明朝鸞鏡里,誰與畫新眉。
臨江仙
中元節靈泉禪院盂蘭法會
修得浮生緣幾世,池塘芳草萋萋。寸心何以報春暉。星空凝望處,珠淚暗垂時。 幾杵疏鐘驚夢覺,諸天花雨紛飛。慈云一片去還歸。連山青不斷,巖水碧無涯。
臨江仙
夏日鄉間漫步
嵐氣蒸騰霞似火,琳瑯一抹遙天。牛羊三五石橋邊。無風花自落,有思鳥初還。 踏草沿溪山腳轉,人家隱約林彎。此生何事最相關。涓涓流水凈,莫更起波瀾。
臨江仙
謁美齡廬
秋草春花多少事,小廬曾記風流。可能花草也知愁。鶯羞藏綠葉,云倦倚紅樓。 倩影芳蹤何處認。桐陰宿雨初收。煙波湖上夢歸舟。輕嵐籠遠壑,隔岸聽漁謳。
臨江仙
游渼陂
不見琉璃堆錦浪,不聞空翠飛聲。斷碑殘字記零星。一絲愁意緒,都付柳煙輕。 風物暗隨人世換,天心容易陰睛。日沉山遠不勝情。憐他橋下水,依舊綠波平。
臨江仙
花朝后一日新河屏前寄贈所攝紅梅圖片一幀并以“一枝春”為題約賦適與外子羅崗訪舊歸來成此塞責
幾日雨微風細,輕寒不礙春歸。任它眉眼笑人癡。青衫過舊浦,紫燕啄新泥。 便有云圍月共,幽懷說與誰知。尋芳還記昔游時。者番重見得,可是那年枝。
臨江仙
久不得清華音訊從化踏青寄懷
記得樓前小語,倚闌數遍花枝。惜春誰似阿華癡。畫簾馀舊夢,粉蝶試新衣。 流水行云何處,木棉紅似當時。曉鶯堤畔柳絲垂。東風如有意,請為寄相思。
臨江仙
重過蒲花河
拂岸柔條初破曉,水光山色交加。鴛鴦無事尚眠沙。漣漪波線動,一槳沒煙霞。 自笑多情秋未老,青蒼滿目蒹葭。西風影里舊人家。江楓紅漸漸,星火亮些些。
臨江仙
歲暮過姑蘇文裳導游石湖賦此為謝兼呈弓月
老圃寒梅飛似雪,休云寂寂無聲。釀春情緒漸分明。山痕猶淺淡,水色已橫生。 欲借扁舟尋遠夢,翻憐夢遠無憑。垂楊換盡舊時青。十年湖海隔,未減故人情。
周燕婷,別署小梅窗,廣東廣州人。1983年師從嶺南張采庵先生學習詩詞,著有《小梅窗吟稿》《小梅窗說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