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古城距今已經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曾經歷了無數個朝代更替,歷史底蘊非常深厚,與云南麗江的麗江古城、四川閬中的閬中古城、安徽歙縣的歙縣古城共同構成中國的四大古城。而平遙最出名的就是它的古意。
平 遙 古 城
趙麗娜(太原)
雉堞飆雄入九天,龜城護佑幸流傳。
匯通票號驚當世,高敞衙門慕古賢。
檐上苔封秦代瓦,墻頭蘚蝕漢時磚。
庭階遺跡雖依舊,浩浩坤靈早變遷。
陶永德(黑龍江)
平遙古塔刺蒼天,更有墻圍勝事傳。
巷里文園興大雅,城中史館聚高賢。
飛梁燕恨風飆瓦,臥石龜愁雨裂磚。
且看衙門還歷載,燈霓閃處變時遷。
劉連茂(遼寧)
古闕龜城照晉天,街衢閭巷漢風傳。
縣衙官廨新翻貌,店鋪商家爭說賢。
更鼓報時雞唱曉,獅尊守院犬磨磚。
牌坊矗立風云閱,求劍刻舟時事遷。
詩影同春(大同)
神龜守護四方天,三晉嘉名盛世傳。
點鐵飛升民屋秀,行商退隱故鄉賢。
純心有道開新路,熱血無涯積古磚。
尤嘆機緣慷慨處,人間最少是長遷。
劉笑瀾(江西)
黃龍何似在青天,故事新編眾口傳。
國難有財惟票號,時危無忌賴鄉賢。
消炎幸借樓頭月,鬱疾空抽壁上磚。
縱是攻堅多戰氣,生涯卻怕凍雲遷。
周兆俊(湖南)
平遙古道路朝天,此處城樓百代傳。
北魏停車商賈市,西周走馬帝臣賢。
難尋畫虎青銅瓦,卻見雕龍白玉磚。
歷盡滄桑鏢局斷,忘情歲月問龜遷。
秦志剛(九江湖口)
城落平遙別有天,匯通票號久流傳。
角樓林立驚強寇,衙府遺存覓宿賢。
擊鼓三軍能捉鱉,凝愁十里看雕磚。
身隨遠客深庭望,夢境紅塵早已遷。
徐增干(瑞昌)
赭墻黛瓦四方天,大道通衢史筆傳。
噠噠馬蹄趨冀北,灰灰雁影憶明賢。
薰風送爽燈依樹,輕雨消炎蘚浸磚。
得月樓臺高百尺,興衰鼎盛看推遷。
胡應華(瑞昌)
迥異城池別洞天,遺風古韻世遐傳。
彩旗獵艷迎賓客,雕塑生姿效俊賢。
香榭橫承清漆木,高墻壘砌宋窯磚。
猶聞縣署升堂鼓,不覺平遙已境遷。
徐軍(九江)
聽雨樓臺上九天,垛墻危聳角聲傳。
縣衙問傘橫明鏡,文廟求真祭鉅賢。
朝飲露甘花戲蝶,夜來風疾雪敲磚。
鐵蹄唯恐驚南北,又見春秋雁徙遷。
趙永利(太原)
晉地輝煌耀宇天,龜城虎踞世間傳。
街門寺院承規矩,縣府商家繼列賢。
窄巷相交皆鬧市,高墻緊靠護青磚。
明清建筑成遺址,風俗依稀史變遷。
徐登峰(上海)
守信崇威譽滿天,游人何處覓真傳?
官衙亮節懸明鏡,文廟焚香思世賢。
票號遺痕埋晉賈,角樓新酒醉城磚。
女墻不改舊時貌,唯有詩隨歲月遷。
黃友富(廬山市)
汾水清明淡淡天,一城古韻世相傳。
雨庭搖綠枝繁茂,云樹懸黃馥錦箋。
還顧衙門人接踵,堪欣畫閣燕巢磚。
平遙老宅開新景,留與詩家看變遷。
吳進南(廈門)
始建西周幾更天,雄奇畫卷世流傳。
城樓正訴烽煙事,點將能思古圣賢。
憶昔塵心常逐影,凝今物欲豈懷磚。
平遙史跡星空熠,歷盡滄桑已斡遷。
注:點將,詩指點將臺:“懷磚”用典故:斡遷,變遷的意思。
胡劍(九江)
一過城門別樣天,臨街大第記家傳。
翻開往事明清夢,閱盡傳奇商賈賢。
院內塵浮光掠瓦,巷中車邈轍侵磚。
空憐入夜華燈上,猶與行人照變遷。
倚欄辯蹤(廬山)
四圍雉堞筑方天,甕似神龜壽可傳。
商號鱗羅屯阜貨,官衙肅穆憶時賢。
風吹碧浪銘周井,史托青苔潛漢磚。
檐下燈籠能記昔,明清物俗未曾遷。
曼舞一江冬(加拿大)
平添青史自周天,遙立晉邦千載傳。
古鏡高懸照衙署,城墻巧筑納儒賢。
氣剛莫道譙樓垛,勢壯因承鎮國磚。
雄峙黃河姿獨秀,偉奇身影可時遷?
時墨華 (北京)(新韻)
神龜安臥晉中天,遺老滄桑軼事傳。
抵御韃靼城有甕,高懸明鏡傘期賢。
日升昌號開金路,華爾茲街鋪玉磚。
盛世熏風重走秀,麓臺永系不思遷。
丁平思(山東)(新韻)
垛堞依舊聳長天,大邑平遙古意傳。
錦繡樓閣飄彩幟,花容店主效儒賢。
衙門左右石雕獸,民舍周圍玉砌磚。
雄偉牌坊存正氣,任憑歲月速流遷。
陳斯高(江蘇)
有愿縈懷多少天?平遙心事總流傳。
街頭漫步知煙火,巷里耽吟慕大賢。
票號算盤營帳本,青碑龜石刻紋磚。
階墀踽踽觀高下,葉落紅樓桑海遷。
張永進(太原)(新韻)
宜王興武始開篇,九里十八黃土連。
南北各一如尾首,東西有二似龜盤。
日升票號通天下,市井古風惠世間。
閱盡滄桑依舊在,引來騷客賦詩還。
桂嬌(九江)
亙古通今別有天,盛名頗負九洲傳。
護城畫堞浮蒼狗,翹角譙門薈眾賢。
瓊榭瓊樓環玉宇,青檐青瓦砌秦磚。
幽幽巷道滄桑事,千載浮沉一夢遷。
肖彩榮(內蒙古)
平遙寶庫一方天,大浪淘沙底蘊傳。
建筑精雕留古意,工程獨特譜新篇。
春秋歷史歌昌世,萬代文明譽圣賢。
三晉偉姿馳海外,雄于華夏看時遷。
米莎(呼和浩特)
平城已歷兩千年,固若金湯神話傳。
社火俗風猶獨領,衙門明鏡亦高懸。
數朝故堞留殘影,百尺層臺易薄磚。
慷慨一行追古意,豈知萬化暗推遷。
廖志斌(贛州)
進得城門別洞天,陳香古色道真傳。
兩朝代代興商賈,三晉鄉鄉出俊賢。
矮巷能摸青釉瓦,殘垣可辨紫銘磚。
戲場重現明清景,尤幸平遙境未遷。
鄒殿根(九江)
三晉平遙一古城,累經烽火累重生。
繁榮股幣流通卷,創建銀行百業成。
昔日商家連壁壘,今朝旅客結團營。
風光未掩興衰史,悅目唏噓歲月情。
于埼(廬山市)
神龜不老歷周天,閱盡滄桑向世傳。
換代改朝推俊杰,望烽劫火賴英賢。
悠悠華夏文明史,魏魏衙門漢玉磚。
窄巷繁華今又是,游人接踵引鶯遷。
老糊涂(太原)
窮兵戰地富商天,華夏風情共遞傳。
匯兌莊中誠信道,警防堞后樸忠賢。
紛爭夯實周時土,和睦撫平明代磚。
試問東人慷慨否,日臨仍眾事移遷。
孫瑞青(青島)
畫廊老柳寄長天,親翰門中故事傳。
溯古周王筑城闕,追今黎庶感明賢。
觀風樓里秦梁柱,望月城頭漢壁磚。
史久風霜遺舊夢,平遙鼎盛善時遷。
黃召晨(山東)
陶城趕上艷陽天,古老神龜史冊傳。
商貿聯攏絲路客,金融會聚馬邦賢。
土街曲巷飛龍瓦,照壁雕梁刻燕磚。
昨夜星辰今尚亮,時移斗轉影隨遷。
王志剛(武城)
高墻黛瓦屹云天,史上曾經演繹傳。
票號流通稱鼻祖,廉頗氣概算英賢。
花明喜沐汾河水,月老時臨北魏磚。
再論平陶滄海事,心中地位未能遷。
蓉(瑞昌)
店肆勾欄不夜天,縣衙文廟古風傳。
匯通四海聚商賈,信著八方慕圣賢。
鴟吻飛檐唐宋瓦,花雕門戶漢隋磚。
城樓慣看秦時月,竹馬龍燈任變遷。
王一能(江西)
平遙石塔直沖天,寺觀廟堂佛法傳。
衙署森嚴無異物,碑雕歷落有佳篇。
城墻不改舊顏貌,驛道猶留千古賢。
建筑聞名驚世界,沿依風俗逐時遷。
崔廣詩 (山東即墨)
平遙舊邑始周天,已是春秋百代傳。
戰火連岡生大義,征鴻帶雨出先賢。
憑闌古跡三千瓦,舉目城垣幾許磚。
畫棟雕梁遺韻在,樓頭又見雁回遷。
王翠英(山西侯馬)
城池一座傲穹天,古韻悠悠舉世傳。
歷盡滄桑留舊老,難銷歲月耀今賢。
青街石上聞唐馬,客??活^瞧漢磚。
漆器雅香盈店鋪,縣衙門口嘆時遷。
毛嘉寅(即墨)
歷史名城耀九天,汾河故事得真傳。
欣游寺院尋文化,仰望衙門敬圣賢。
舍頂還存西漢瓦,樓墻仍有北梁磚。
英雄逝去蒼穹在,愛惜當前順變遷。
曾霄漢(隆回)
時序輪回獨有天,平遙好境得留傳。
滄桑古跡碑前吏,浩翰文書筆后賢。
漢劍秦刀雕碧瓦,唐風宋韻賦青磚。
尋來封建王朝地,慨嘆中原數變遷。
晴兒(江蘇)
畫卷霞開萬象天,滄桑三晉世名傳。
府衙署內浩忠義,文廟宇堂蕓圣賢。
垛影參差浮蘚石,鋪華雜沓印苔磚。
喬門光駁人雖去,德澤仁風未境遷。
清簫吟風(山東即墨)
初入城中酷暑天,游人風貌竟相傳。
心隨畫意徉深院,腳踏書聲拜圣賢。
修竹漫吟今古調,霓燈頻映漢唐磚。
悠悠逐跡似穿越,一夢歸來嘆境遷。
陳煥君(河北)
晉地平遙譽滿天,明清遺產得流傳。
金融票號彰功業,文廟殿堂尊圣賢。
歲月滄桑無減韻,風云變幻未摧磚。
古城依舊當年景,昭示紅塵幾變遷。
鄭富良(忻州)
城樓宏偉入云天,漢韻雄風歷代傳。
游覽縣衙思善政,探尋文廟憶仁賢。
滄桑歲月沉青瓦,榮耀春秋浸黛磚。
昔日輝煌誠寶貴,晉魂一脈續長遷。
陳錫友(重慶)
久慕平遙別有天,輝煌遺跡幸留傳。
封疆大吏成彪炳,史冊文軒孕古賢。
百尺樓臺鑲漢瓦,三方玉帶砌秦磚。
黃沙漫卷西風烈,感慨滄桑幾變遷。
康彩蘭(山西)
古城名重耀長天,饒有文華四海傳。
如越流光行小巷,漫拈遺韻仰先賢。
署衙門掛公明匾,馬面墻留風雨磚。
商賈林林深不夜,霓虹燦爛感時遷。
尹國建(河北)
稠云疏雨落花天,一籠平遙妙莫傳。
老巷幽幽存故事,古碑赫赫記忠賢。
鱗光浮泛青鴛瓦,苔色彌流紫玉磚。
心醉此間歸所屬,與她冬夏慢輪遷。
董小平(廬山)
萬種豪情向九天,臨行之際夜無眠。
平遙古厝迎新客,晉國名城隱碩賢。
畫棟丹甍青釉瓦,雕欄玉砌老秦磚。
山西票號興咸夏,歷史鴻河總帥先。
王大華(石家莊)
圍屏固守一方天,始建明清數代傳。
張網甕城擒惡寇,上香文廟敬良賢。
衙齋畫棟風侵柱,巷道鋪階雨蝕磚。
昔日聲名揚四海,今游故地感時遷。
洪梅(黑龍江)
舊城偏聚匯通天,坐落平遙永世傳。
老巷堂呈存古韻,長廊木刻引文賢。
臥龜仍固汾河土,照壁亦留明代磚。
舉目高墻生感嘆,晉商烽火寫滄遷。
帥世華(廬山)
匯通南北路朝天,千古平遙故事傳。
夯土圍城周悍將,直言諫上晉先賢。
環隅四角漢時瓦,百尺層臺明代磚。
雨打風流湮百世,精神不老志難遷。
郭章友(廬山市)
一方古鎮一方天,世指平遙富甲傳。
八面鈴瓏千里勝,三分睿智七分賢。
雕梁始念西周月,畫壁重修中晉磚。
斷盡炊煙遺鳳骨,豪門過眼問時遷。
曹江寧(廬山)
古陶如畫映藍天,原色凝香代代傳。
票號廊前聽舊事,衙門院內覓先賢。
穿街嗅覺缸中酒,過目難忘墻上磚。
且問神龜曾記否,幾多痕跡變時遷?
注:古陶是平遙的舊稱。
戎志良(忻州)(新韻)
古韻悠悠譽滿天,平遙故跡盡留傳。
錢莊默默夸誠義,街巷幽幽慕俊賢。
日照樓閣龍戲瓦,云來城闕燕飛磚。
滄桑風雨雄姿在,華夏文明逐夢遷。
方錫玉(銅陵)
畫卷平遙影照天,樓深造藝古風傳。
長街尋夢凝陳跡,小寺焚香慕圣賢。
向晚晴空星倚樹,凌晨濕瓦水流磚。
潮來依舊青山在,幾度春秋日變遷。
溫環瑞(忻州)
古陶如畫耀長天,影頌詩揚美譽傳。
衙署肅嚴懲腐惡,孔園雅靜隱才賢。
數朝御墨題楣額,歷代騷風浸瓦磚。
閱盡滄桑幽韻在,幾游故地嘆時遷。
白樺低吟(山東)
高閣玲瓏堯舜天,街衢古韻永留傳。
匯通江海晉風物,劫歷滄桑誰圣賢。
霞日初臨府衙旆,笙歌已繞雉城磚。
門開次第延佳客,百代繁華竟未遷。
陸敬華(北京)
平遙垂史自周天,華夏聞名宇內傳。
街巷門閭迎上客,廟堂牌位敬前賢。
幽香沁入飛天瓦,雅韻流凝換世磚。
水墨潑成長畫卷,月光回照夢無遷。
張俊華(四平)
龜城古闕傲蒼天,歷數興衰經久傳。
初落西周逢晉趙,可尋唐漢涌先賢。
明梁燕怪風欺瓦,宋柱霞縈苔覆磚。
票號衙門墻守舊,人非物是逐光遷。
牟國竑(甘肅)
銅瓦飛檐接遠天,綿綿福祉向今傳。
雕窗古色浮長史,闕堞幽風仰圣賢。
客棧匯通三晉地,石街捭闔八方煙。
平遙正待騷人賦,一卷滄桑話變遷。
曹小軍(廬山市)
夢入雄城別樣天,聲名遠溢不虛傳。
舒眸垛堞觀新貌,把酒樓臺話故賢。
綽綽風撩周世韻,霏霏雨潤漢時磚。
蕭嘶一騎催吾醒,才覺人間境已遷。
駱琳玲(江西樂平)
久聞古建百千年,歷盡滄桑任變遷。
威武衙門呈舊貌,日昇昌號聳街前。
喬家大院莊嚴秉,明鏡高懸正道傳。
竹馬龍燈抬閣美,繼承遺產理當先。
琴島舜德(青島)(新韻)
何處緬懷堯舜天?平遙古邑自周傳。
漫游深院知名跡,仰望云樓慕圣賢。
里巷尋常秦漢瓦,臨街別致宋唐磚。
明清修咠無高下,看景今朝更躍遷。
顧問:鄧世廣 楊逸明
廖國華 李葆國 閆冰
主編:趙麗娜
副主編:康彩蘭 王鴻鵬 曹江寧
群 管: 羅劍秋 左爵水
編 輯:楊鎮勇 滕曉熠
王志剛 李彥鋒
編委:于文霞 曹桂嬌
李麗君 鐘世亮 王莉娟
張俊華 孟曉晴
特邀點評嘉賓:陶永德
微刊制作:山仁水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