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深圳詩詞微刊》是通過多渠道進行采稿的,除了約稿、征稿,“深圳詩詞微刊微群”也是本刊采稿的重要渠道。群里有數百詩友,長年發表自己的作品,群中有專員收集群員作品,選擇發表。如果您也想加入,可通過微刊公眾號進行咨詢。
訪溫州謝靈運池上樓故址如園
名自高兮位自尊,如園山水凈紅塵。
秋風吟屐依然舊,春草鳴禽次第新。
一石敢云分一斗,三生失計誤三身。
池前我始幡然悟,無病無災彌可珍。
*謝靈運嘗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因譏諷朝政,被誣叛逆,棄市廣州。
溫州江心嶼紀游
徐步前賢踵后行,賦閑已覺此身輕。
杯中云影三洲遠,筆下煙津一棹橫。
雙塔巍峨迎曙色,孤鴻嘹唳帶秋聲。
詩碑堤畔從頭閱,半負江湖浪漫名。
*余詩“初游雁蕩山”已刊刻在江心嶼江岸詩碑。
敬謁信國公文天祥祠
萬古流芳自不同,昭昭日月鑒孤忠。
堂堂一表蕭曹貌,落落三分魏晉風。
卓爾丹心銘汗簡,沛然正氣貫長虹。
舊傷如我腰難折,肅立靈前便鞠躬。
秋懷自況賦得夕韻
別了廟堂天已夕,市樓一壁堪棲跡。
前時朱紫露侵窗,目下青黃燈映冊。
半輩不知身者誰,馀生且認謝公屐。
塵頭擾擾亂秋風,我自東籬金菊摘。
津門行偶成
余曾于1993年前來天津拓展業務,至今已24年過去了。再度赴津乃為訪友而來也,見滄桑景象,心有所觸,偶有所成,吟之。
秋風已老雨微寒,再踏津門紀二番。
前度高鴻征遠景,于今野鶴任閑翰。
全非物象三聲嘆,唯是人情百樣歡。
檢點行囊囊正鼓,剩將余路浪漫看。
霜降后一日登蒙山
趁訪戰友之機,余與崔茂德、王洪奎、陳繼豪諸公順道登蒙山,雖已深秋,山色尚綠,氣象尤佳,佇立玉皇殿側,瞭望延綿龜蒙,其勢恢弘,心胸寥廓,吟成一律,以記襟懷。
朝發臨沂午入蒙,群山木葉色猶蔥。
奔騰眼底屏千障,磅礴云邊景絕雄。
造極方知天下小,敞襟始度氣量洪。
神游鄒魯情難了,還逐清秋一遠鴻。
歲杪書懷·步梅關雪韻
風起江湖歲近冰,泥根雪野夢還仍。
大人說好誰能否,冤案頻翻世未曾。
尚有濁醪陪我醉,漸無薄地聚氓憎。
茫茫上國層霾里,遙望長明幾處燈。
步柳村兄詩韻
歲近零余獨自憐,情懷幾許與時捐。
風吹逝水船何止,路到霾天行未偏。
盡閱繁華長作客,且居幽晦散如仙。
今年莫說來年事,春日春花亦舊然。
步逍遙居士詩韻
霾霧聯翩葬暮秋,但馀云外半仙樓。
九街縹緲囂聲近,兩鬢蕭疏冷氣流。
觀世何須勞俯仰,聊天最好話閑愁。
小民幸有太平享,上國權由肉食謀。
訪肇慶學院
綿延北嶺蘊書香,文筆峰前寫華章。
翰墨池邊多學子,校園喬木秀西江。
游七星巖
尋幽覓句七星巖,北斗何時落世間。
石鼓聲聲動天地,端州秀水繞梅庵 。
夜游北大未名湖
湖畔風輕楊柳垂,一池秋水蕩漣漪。
怡人最是小情侶,細語呢喃緊依偎。
婺源篁嶺游感
嶺上人家遠世塵,白墻挨倚白云身。
山煙籠起丹青卷,猶似夢來又是真。
得歙硯一方
頑癡心性世皆知,風雅偏生到墨池。
忽得機緣驚一瞥,斷然攜去作齊眉。
游熹園瞻朱熹像有感
識君伊始是髫年,益語孜孜三到篇。
助得癡兒通七竅,浮生不致一懵然。
投稿指南
投稿《微群雅韻》欄目,須選加入“深圳詩詞微刊群”,然后按照群公告的要求在群里進行投稿。如果您需要加入微群,請“掃一掃”下面的主編微信二維碼,并附言“申請加入深圳詩詞微刊群”。
本期編審:鄒國榮
主編:陳松春 責編:噙風 蘇裛
上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