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火令·東江水墨︱馨兒
生查子/五律二首/卜算子三首︱如雪
蝶戀花/惜黃花慢/永遇樂︱五陵遺少
畫堂春·夢里漓江︱少卿
七律二首/雨霖鈴/五絕十四首︱凡父愚夫
七絕五首︱靈山
臨屏步詩友二首︱無休先生
卜算子·好時節︱東英
征途︱逍遙君
七律·篁嶺曬秋/浣溪沙·秋雨︱石川
浣溪沙/清平樂/畫堂春︱旺清
七律·霜降閑吟/七律·自嘲︱孫德力
江城子·自題︱萬竹堂
沁園春·吟臺風海馬︱綠洲
七絕·霜降感懷十二首︱許日輝
喝火令·東江水墨
-馨兒
未卜三生愿,平添一段愁。
夕陽斜照閱江樓。
紙上墨新如昨,人去不回頭。
玉露添歡少,金風獻恨稠。
哪堪明月瀉檐溝。
怕見萍飄,
怕見獨飛鷗。
怕見荻花紛落,
隨水向東流。
生查子
-如雪
漱石共山泉,野筠寒松伴。
親山且結廬,近水為閑遠。
屐印淺中留,蘭氣時人羨。
不問世紛繁,無求妙詞翰。
五律
-如雪
系馬梧桐下,蟾光石上眠。
松針浮瘦土,竹萚落清泉。
沽月無長句,拈花又幾篇。
君尋香桂影,我自得三禪。
五律
-如雪
幽篁趨暮晚,丘壑繞嵐煙。
放鶴忽千載,歸舟得百篇。
凝眉空忘語,執手欲停弦。
秋月俱沽盡,無為學四禪。
卜算子·如花
-如雪
不喜占枝頭,不怨隨秋舞。
不落詩家不入書,我自芬芳處。
夢里有余香,留得千千語。
不眷紅塵不戀春,獨乘西風去。
卜算子·如雪
我自愛冰清,飄落凡塵里。
每向人間笑白頭,未墜青云志。
寒盡別春時,化作風之子。
他日丹心逐水流,必是濃于水。
卜算子·如風
-如雪
莫問哪兒來,又往何方去。
已踏千江閱萬山,闖蕩天開路。
非是硬心腸,吹落無重數。
不貪花隨不逐流,駕雨云深處。
蝶戀花
-五陵遺少
道是山櫻開已亂。三月長安,攜個游春伴。
幽寺禪聲熏古殿,拈花一笑風流燕。
久慕花間歌舞扇。紅白依依,早許情千段。
回轉明眸青黛淺。春風十里鶯鶯傳。
惜黃花慢
-五陵遺少
料峭春寒,漸玉梅落盡,積雪難干。
曲橋岸柳,隱微綠染,紅樓煮酒,誰共貪歡。
念君千里相思老,把金盞。
沉醉之間。莫倚欄。
沈郞舊恨,猶鎖眉端。
如今莫弄簫弦。悵斷魂漸遠。
又是經年。夢深還戀。
灞橋折柳,輕帆渭水,孤影江邊。
嘆今更對東風破,問歸燕。
昨日長安。
可有憐,錯消那段流年。
永遇樂
-五陵遺少
冷韻凝霜,清香幽淡,孤魄誰主。
暗倚窗寒,惜他瘦影,
冰雪欺幾許。依然晶燦,
深宵無夢,自是懶知世故。對冰輪,
清風依舊,緣何笛音如訴。
西湖樂事,唐宮遺恨,
俱作煙塵歸去。
空憶風流,疏姿凄艷,占斷春來處。
柳邊偷笑,妖嬈桃李,怎禁一庭微雨。
付空了,青君愛戀,畫工獨慕。
畫堂春·夢里漓江
-少卿
春風著意燕雙雙,桃花十里傳香。
云煙深處是漓江,江上檀郎。
許定佳期猶記,偷來好夢難藏。
云英還是舊時妝,莫負鴛鴦。
霜降寄家兄
-凡父愚夫
歷歷東山木葉黃,看云攜酒近狷狂。
莫愁松竹無知己,不畏江天有冷霜。
萬里秋隨鴻雁去,一籬風動菊花香。
飄然襟袖登高處,望盡天涯是故鄉。
霜降懷古
-凡父愚夫
塊壘古今何吐之?臨流舒嘯唱秋詞。
霜風羞落孟嘉帽,鱸膾徒留張翰思。
刻意銷愁愁更烈,隨心尋夢夢難追。
流年可惜空才氣,不勝江山一局棋。
雨霖鈴·秋雨感懷步柳耆卿韻
兼寄大酉、修遠、勵耕、建忠、故土、云溪、惠利諸詩友
-凡父愚夫
蒼茫秋晚,海天衰瑟,霾雨無歇。
悠然一路清景,芒鞋竹杖,催我朝發。
隱隱孤鴻激唳,共天籟喑噎。
縱望斷,山北峰南,咫尺相思隔云闊。
平生最難知交別。
約黃花,對酌開時節。
瀟瀟鐵笛吹裂,慷慨處,不關風月。
硬語高歌,曾是、文章數斗堪設。
卻醉得,多少黃昏,怎可西風說。
酷暑漫成絕句(十四首)
-凡父愚夫
一
嘈雜亂蟬鳴在窗,分明聲調似齊梁。
何如太瘦杜陵叟,詩句漫成狂更狂。
二
老樹崢嶸欲蔽天,風塵畢竟路遙漫。
不知牢落蠹書劍,誤我豪情四十年。
三
一粟肢軀百煉身,蟬鳴夕照向沉淪。
柔腸不識如冰雪,反被多情誤此身。
四
未成詩句已吞聲,誰哭司勛淚若傾。
同是飄零更相惜,讀來依舊不勝情。
五
霓裳曼舞只堪哀,便涌文思倚馬來。
天道由來如蜀道,原因治世不憐才。
六
雞群戚戚笑誰癡?彭澤風流本不羈。
園田歸去為何事?東籬松菊最無私。
七
竹枝三嘆近桑榆,鳴鶴九皋天聽無?
猜測君王非我愿,美人不減減宮廚。
八
陌上相思欲問津,此情可待已成塵。
桃花相見還相識,我是春風策馬人。
九
飄如風絮欲傾城,紅袖浣花溪水清。
莫向斜陽問離索,多情總是誤癡情。
十
落魄錦囊風骨奇,漫勞心力嘔成詩。
長安道窄多相妒,京兆尹非韓退之。
十一
欲寄離愁重萬斤,前頭凍雪夾寒云。
紅塵何以酬知己,攀摘梅花只為君。
十二
何處相思不斷魂?滿城春色又重溫。
傷春傷別傷心處,詞句分明有淚痕。
十三
推敲宦路怎容身,欲釣西侯渭水濱。
莫逐秋風到搖落,翻成無可奈何人。
十四
琵琶切切調無倫,淪落相逢同為賓。
萬類行施皆逆旅,白頭人對斷腸人。
七絕五首
-靈山
一
頂上風光今尚好,盡隨君意泛舟游。
待得峰皓霜華重,看取楓紅醉眠鷗。
二
十月季豐才相見,由因三世舊誼常。
晚生秋厚來相顧,定是前江后浪強。
三
再唱一曲未夜央,良詩又醉楓丹黃,
瑤池未睹景還在,光霧仙山玉女妝。
四
聽卿詩唱鄉楓醉,眾友早來我伴舟。
土酒烤羊清涼月,巴山情厚雁魚餚。
五
有情無意家鄉好,子歲十八念故秋。
又是一年好時節,山香水暖憑君收。
臨屏步詩友韻
-無休先生
莫依煙柳莫依樓,自有清風駐筆頭。
吟得天高云作伴,再攜美酒放江舟。
臨屏和斯云&海墨兩兄韻·菊
-無休先生
我愛陶門菊一枝,虛名窺透淡風移。
敢憑骨氣凌霜色,老去香留滿苑詩。
海墨先生原玉:步韻斯云·菊
印染香山最后枝,無心此地任飄移。
霜天莫道皆秋色,更有芬芳別后知。
斯云兄原玉:
詠菊·步和答謝灼其何麗華君
殘菊偏存傲骨支,初心天意總難移。
楓紅霜白千年后,一點癡情朗月知。
卜算子·好時節
-東英
春有百花開,夏有綠蔭伏。
秋月無邊冬雪披,自然任放牧。
閑時讀點書,屋前花草簇。
心中無虧無煩惱,唐宋韻里逐。
征途
-逍遙君
黑云橫阻歸程路,瘴氣層生迷陣布。
大雁徒呼向遠飛,天清何日方如故。
七律·篁嶺曬秋
-石川
日照深山拔霧中,天街錯落眼朦朧。
千年花海霓裳艷,萬古梯田翡翠豐。
玉米金黃涂大地,辣椒朱赤染蒼穹。
曬秋仙境今何處,篁嶺人家一片紅。
浣溪沙·秋雨
-石川
日暮云衣遮屋檐,
金風起處雨挑簾。
青山潑墨樹柔纖。
舉盞欲尋千日醉,
落箋難把一言添。
夜沉滴答淚珠沾。
浣溪沙·秋思
-旺清
聽夢縈心觸畫屏,夜闌刪卻又三更,縱徘徊處算人生。
應是春秋愁緒日,寒風吹盡淚滿瑩。舊痕丹露總分明。
清平樂·十月偶見
-旺清
金秋集趣,珠水行無住。
信步閑庭沿岸度,處處風風雨雨。
賦詩吟句偶成,休憩夢里相迎。
回首稀稀腳步,迷昏過客聽卿。
畫堂春·秋愁
-旺清
一年一度一秋愁。千萬怨恨無休?
相親相愛不相留。孤淚長流。
長向世間寂寞,那堪歲月回眸。
且悲年少白了頭,輕葉小舟。
七律·霜降閑吟
-孫德力
霜降今來就變天,溫居鬧市不愁單。
前街車馬如軍蟻,后廈云風落地煙。
偶有靈思飄雅瑟,卻生文緒寫佳篇。
蜇蟲咸俯會冬意,德力拙文平仄填。
七律·自嘲(新韻)
-孫德力
瀟瀟夜雨透窗風,灑灑漓淋寒漸濃。
一盞青稞朦醉意,三更紅帳懶懸空。
書中有玉淘滋味,筆下無章嘆韻功。
平仄聲容閑度歲,慵人學古慢詩成。
江城子·自題
-萬竹堂
昨日無事,翻翻舊相冊,看年輕時照片,感嘆自己也曾“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般的朝氣蓬勃。歲月無情,我亦老矣,囬首來時路,愴惶不堪,蹉跎歲月。雖有不甘,亦無可奈何,聊從小詞記之。
半生來去總倉皇,酒中腸,鬢邊霜。
雪屐梅花,冷冷絕塵香。
縱使天涯無盡路,同素月,狎漁光。
明河肝膽共開張,轉參商,挽殘陽。
洗卻浮華,留一點清狂。
我有初心吹鐵笛,風浪浪,海湯湯。
沁園春·吟臺風海馬
-綠洲
粵東沿海,狂風登臺,洶涌波濤。
看大街小巷,遍體鱗傷;
片片莊園,金稻倒澇。
云卷浪翻,摧枯拉朽,鎮山古樹也難逃。
憶往日,覓秀麗山川,格外自豪。
林木如此盛茂,遭妖風肆虐斬頭腰。
溯歷任風災,只是騷擾;
天兔康森,略算殘暴。
銀河妮妲,前莎莉嘉,擦肩繞道海南島。
今昔比,數狂風巨魔,海馬叫囂。
注:2016年10月21日12時40分,第22號超強臺風海馬正面襲擊廣東,在汕尾市紅海灣登陸,這次超強臺風登陸時間長達共10小時實屬罕見,給粵東沿海地區農林業造成嚴重損失。臺風襲擊后,豐收在望金黃色的稻谷,全部倒地打入水澇。林場原來秀麗山川和葉枝茂盛長勢喜人的林木及山中一棵鎮山大樹也面目全非。巧合的是,從中文命名臺風為海馬到今,共命名過三次臺風叫海馬,三次海馬都是從在汕尾市同一個地方登陸,也是歷史罕見,這次是海馬孫子再登陸紅海灣。
提示:本文中海馬、天兔、康森、銀河、妮妲、沙莉嘉為中文臺風命名。2016-10-21深夜
七絕·霜降感懷十二首
-許日輝
一
降至霜來月似鉤,云遷雁徙幾多愁。
縱然怨曲悲寥寫,歲序時逢嘆暮秋。
二
霜寒露冷菊開時,一朵黃花一首詩。
憶往情深秋作伴,金風月夜寄相思。
三
霜風冷送雨瀟瀟,降至寒來草木凋。
雁去孤高云影伴?秋桐葉落寂悲寥。
四
莫嘆西風雁字回,平沙白鷺影徘徊。
誰人善解秋深意,冷雨寒霜降染梅。
五
西風一夜葉添霜,露降人間柳漸黃。
雁蕩長空秋去遠,蕭蕭落木笑殘陽。
六
遠上寒山細葉楓,霜云降染晚秋桐。
孤零宿落凄涼恨,曉月西樓燭影朦。
七
霜濃降染葉凋殘,暮色三秋柳水寒。
素月階前添寂寞,烏啼幾處影孤單。
八
殘荷有淚滴寒塘,冷月浮云飲露霜。
一夜西風秋已盡,孤窗竹影柳絲黃。
九
節令時逢雁唳傷,楓紅葉落映斜陽。
西風冷露秋霜降,月下寒鴉恨夢長。
十
柳弱花殘谷葉黃,秋深露重降寒霜。
孤鴻寂寞西窗淚,冷月疏桐入夜涼。
十一
古道西風寄晚秋,同誰把酒悵蘭樓。
霜來一夜黃花落,不堪回首共此愁。
十二
西風瑟瑟晚霞紅,染盡千山萬嶺峰。
素月樓臺霜降夜,東籬菊艷惜秋桐。
許日輝感懷作于云南瑞麗丙申晚秋霜降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