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拔出你心中最困惑的刺!---
在這個用過即棄的時代,不要讓你的求知欲過期。
今日拔刺:
1、人類的智力如果開發到100%,會是什么效果?
2、單車和外賣的黃藍大戰,如何看待這樣的對決?
3、未來有了人工智能,人應該干什么?
本文 | 1801字 閱讀時間 | 5分鐘
先不扯這個可不可能, 畢竟愛因斯坦的大腦也只開發到10%左右,假如真的開發到百分之百,那個人的身體結構和功能多半會出現極大的改變,憑人類目前所處的進化階段,還無法承受被開發到100%的大腦。
當大腦高速運轉時需要大量氧氣的供給,而氧氣需要由血液傳播并依靠呼吸系統運轉傳遞,血液流速不得不加快的同時新陳代謝也會加快,這可能會縮短一定的壽命。開發得適量還好,如果百分之百全部都開發了,人體器官組織結構可能都會出現改變。如果人體可以完全適應這種改變,壽命就不會有影響,反而還有可能成為'超能力者',潛能被全部激活。
很多人在危難之間都會爆發出巨大的潛能,父親可以為了救孩子抬起一輛面包車,飛行員在遭遇黑熊的攻擊時可以瞬間跳上幾米高的機翼躲避攻擊,這些突然出現的能力都會隨著事態平穩而消失。但當大腦被全部開發,這些驚人的潛力會無時無刻存在,甚至還可能會出現預言未來等控制世界的能力。
最后,沒有人知道大腦被開發完全后到底會出現什么,一群大腦只開發了不到10%的人討論開發到100%后的效果,這個本身就只能憑自己猜測。如果實在想象不出來,說個簡單易懂的,如果大腦真的開發到100%,大概就和科幻片里擁有超能力變幻莫測的超人一個性質。
無論是哪個行業,有競爭才會有進步,有對比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單車的黃藍大戰和外賣的黃藍大戰也是如此,不過是單車界與外賣界兩家比較強的公司的較量。除此兩家之外,單車界和外賣界也有許多的公司,只是相比下來這兩家比較強而已,可謂是強者的較量,也是促進兩家公司發展得更好、更完善的好事。
單車的黃藍大戰,也就是我們出門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小黃車和小藍車的較量,共享單車的出現,真的對大家的出行有很大的幫助,而黃藍公司為了增加消費者,也是絞盡腦汁、努力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方式出行。
而消費者在選擇小黃車或者小藍車之間,只是看哪個更便利,或者是就近區域是有小黃車或小藍車而已。所以單車界的黃藍對決對消費者來說是沒有多大影響的,誰提供的服務更好、更適合自己就選誰。
每家公司都會想一家獨霸,但這樣的的對決是不可避免的,這樣的對決促進公司不斷改革,也能相互借鑒對手的優點,讓自己變得更強。
而外賣界的黃藍對決也就是我們日常經常使用的美團外賣和餓了么的對決,在兩家公司中,美團的起步較早,認知度也較高,餓了么雖然起步比美團晚,但經過公司努力的推廣,奮起直追,也是獲得了很高的成就,成為了美團的頭號對手。
不論是美團外賣還是餓了么,對大眾來說都是很好的外賣軟件,且這兩家公司也提供了很多的入職崗位。兩家公司的對決其實主要在提高外賣質量和服務速度、態度方面,兩家公司相互吸取對方的優點,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質量,對公司對消費者來說都是都是好事。
所以,無論是任何企業,都應該正確看待行業間的競爭,不斷地改革、更新、進步,努力做到更好。
人類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一是不斷發展不斷進步,始終處于人工智能的主導地位,實現機器服務人類,人類勿忘初心能夠控制機器而不是依賴機器。第二種就是快活啊~快活到一定程度,人越來越懶,越來越笨,然后世界被人工智能取代,人類被驅逐,說不定還會出現一場人工智能機器人和人類的世界大戰。
在人工智能越來越普及的情況下,人類應該控制而不是依賴人工智能。越來越多的勞動力被解放,人們享受生活的同時也不應該徹底放松,生活越來越好是為了向更高的臺階上走,既然體力活動減輕了,那么腦力勞動必須跟上,不然有一天你會發現你連自己家打掃衛生的掃地機器人都比不過,甚至還要依賴于它,可能它都能把你懟的無言以對,如果真的有這么一天這才是人類的悲哀。
在未來,可能人們不再需要工作,但智者永遠不會停止自己的工作和應盡的責任,人工智能雖取代了繁瑣的工作,可是人工智能再智能也無法像人一樣擁有自然生成的靈感,機器永遠是機器,賦予了人類的外表也不可能擁有人類的靈魂,智者將會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創新型方面領域的探索,所以,人工智能普及并不是不可取,只是作為人類自己,無論何時都不要忘了內心深處的靈感和能力。
最后,總結一句話就是,未來的人類,如果不是科學家,作為普通人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干沒有什么意義的工作,可以把時間用來追隨內心的靈感和最初的感動,像蒙娜麗莎的微笑這種藝術作品,或是能真正帶給親人朋友的快樂,智能機器人永遠不可能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