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賬號談的是一系列的評論文章和分析文章,而且是對互聯網行業的觀察和一些互聯網公司做出的評論。互聯網行業是一個變化極其快速的行業,這個行業里英雄無數,這個行業里的公司起起伏伏,今天看似不可一世的人物,明天就會被超越,今年還是最賺錢的公司,明年就會變成虧錢的公司,今天還屬于獨角獸行列,明天就會以低價被迫賣掉。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這20年里,很少有一家公司能夠一直不斷創造神話,對于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來說更是如此,因為中國的互聯網變化更是快速、曾經的互聯網大佬張朝陽、陳天橋如今安在哉?但是即使這樣也不能夠排除能夠一直創造神話的公司。在中國這家公司就是騰訊公司,這家曾經沒有人看的起的公司,這家曾經賺不到錢的公司,蔡文勝說南非人從這家公司賺到的錢超過了中國VC的賺到的總和。這家如今無孔不入的公司,這家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無數人的公司,這家曾經喜歡抄襲的公司。這家如今被美國主流媒體報道的公司,這家如今被美國公司學習的中國公司,這家市值超越了中國工商銀行的公司,這家市值成為亞洲市值第一的公司。我們今天這篇文章就探討一下我們觀察騰訊公司需要觀察的角度,其實有關騰訊的文章很多,但是很多都是很片面的,這些文章不是說騰訊是一家善于抄襲的公司就是贊揚騰訊的,尤其是贊揚微信是多么多么偉大,微信怎么怎么厲害。我們今天要談的是一家之言,是獨特的角度,觀察騰訊的力量,需求創造力量。
所謂的供給和需求是經濟學上的術語,互聯網之初就是按照需求發展的,因此傳媒行業率先被互聯網顛覆,因為傳媒行業具有傳播屬性,互聯網天生不僅具有傳播性而且具有網絡效應,網絡效應是以需求為驅動力的,因此傳媒行業率先被顛覆。
騰訊是一家典型的依賴需求的互聯網公司。早期的騰訊不是一家做2c業務的公司,馬化騰開始創業是想做一款基于電信行業服務的公司,但是由于沒有成功,于是模仿了以色列的一款即時通訊應用,做了一款互聯網的產品,進入了互聯網的行業,開始了互聯網之旅。
騰訊是一家很早的互聯網公司,但是騰訊早期是一家不容易賺到錢的公司,早期最能夠賺到錢的公司是搜狐、新浪等門戶網站,最賺錢的公司是盛大等游戲公司。
馬化騰在1998注冊的公司是準備服務運營商的,他們不打算服務大眾用戶的。當時的主業是服務深圳的聯通、電信和一些尋呼臺的,qq只是一個副產品,最后隨著qq的用戶不斷增長,他們不得不找錢來養qq,騰訊早期融資的經歷非常不易。同時也是因為qq的用戶的不斷增長,馬化騰不得不專心于qq業務,因此我們才把騰訊列為一家典型的需求驅動的互聯網公司。
qq因為產品好用,2002年,注冊用戶就達到了2億多了,那時候的哪家互聯網公司有這么龐大的用戶數量呢?而且還是注冊用戶,最關鍵的是這個注冊賬號還不像美國那樣的互聯網用戶是基于郵箱的賬號,這個賬號是騰訊自己發給用戶的。這為以后騰訊的發展、過關斬將奠定了基礎。這都是需求創造的力量。
同樣微信另一款騰訊的明星產品,也是基于需求創造出來。微信當初是一個基于智能手機的通信應用,是一個發消息、發圖片的應用。不久微信研發了漂流瓶、搖一搖等好玩的功能,人們那時候開始玩微信了,人們開始搖一搖、漂流瓶等。接著微信開發出了社交網絡朋友圈功能,這樣人們不僅可以發消息、發圖片了、還可以分享一些信息。
微信訂閱號出來,人們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了,我們可以從訂閱號號從了解很多資訊,訂閱號已經取代了一部分網站的功能了,好多以前的個人網站已經開始玩公眾號了。更不要說一些人已經用訂閱號發了財,一些大的訂閱號已經拿到了投資了。以及第三方支付微信支付的推出更是把微信這款產品推向了高潮。微信支付是嵌在社交軟件的支付,社交軟件是天然的高頻應用,因此微信支付顛覆挑戰阿里巴巴支付寶的地位,尤其是2015年春節微信支付推出的搶紅包策略,更是把微信支付推向一個高潮,有傳言微信支付通過過大年幾天的紅包策略,綁定了兩億的銀行卡,微信支付用了幾天的時間做的事情是支付寶通過十年努力才做到的事情。雖然有一些夸張,但是微信支付確實是成功了。如今微信支付已經很普遍了。微信支付已經和支付寶在平分天下了。
從qq到微信,騰訊都是在做一些需求的開發,滿足大眾的需求。這些都是需求的力量,因此我們說騰訊是一家需求驅動的公司。觀察騰訊公司我們要從需求的角度來觀察,這同時也能夠幫助我們理解馬化騰要求騰訊的產品經理及時了解幾個網友的問題這樣的要求了。
總結:我們騰訊主要探討了騰訊崛起的關鍵,那就是互聯網需求的力量。騰訊是一家典型的需求驅動的公司。騰訊的成功的產品無一不是依靠網民的需求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