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劉向是著名的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他的著作《列女傳》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事跡的傳記性史書,也有人稱之為是一部婦女史。在《列女傳》卷六中記載有《齊管妾婧》的故事,記載了管仲和自己的小妾之間的一段對話,可以看出作為堂堂一國之相,有些時候見識還不如自己的一個侍妾。
周莊王十一年(前686年),齊桓公讓管仲為相,管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讓齊國富強,幫助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首霸。但是人總不是全能的,總會有些地方是自己的短板。有一次管仲就碰上了這樣的情況,把他難為得五天都沒去上朝,這是怎么回事呢?
管仲
當時有一個叫寧戚的人出身卑賤,也懷才不遇,曾給人喂牛,他聽說齊國的齊桓公、管仲善用人才,“欲見桓公,道無從,乃為人仆。將車宿齊東門之外,桓公因出,寧戚擊牛角而商歌,甚悲,桓公異之,使管仲迎之,寧戚稱曰:‘浩浩乎白水!’”這下把管仲難住了,“管仲不知所謂,不朝五日,而有憂色”。他在家里愁眉苦臉的,被侍妾婧(并未記載姓氏,有人稱其為田婧)看到了,出于關心,“其妾婧進曰:‘今君不朝五日而有憂色,敢問國家之事耶?君之謀也?’”管仲當時覺得,一個侍妾懂什么,就說了一句“非汝所知也。”沒想到婧的一番話讓管仲大開眼界,對其刮目相看:“妾聞之也,毋老老,毋賤賤,毋少少,毋弱弱。”這番話又把管仲弄糊涂了,就問什么意思,婧回答道:“昔者太公望年七十,屠牛于朝歌市,八十為天子師,九十而封于齊。由是觀之,老可老邪?夫伊尹,有莘氏之媵臣也。湯立以為三公,天下之治太平。由是觀之,賤可賤邪?皋子生五歲而贊禹。由是觀之,少可少邪?駃騠生七日而超其母。由是觀之,弱可弱邪?”
這番話讓身為一國之相的管仲十分佩服,就把自己碰上的這件事告訴了她,看看她能不能猜出這個啞謎。沒想到這個啞謎對于婧而言是小菜一碟,“其妾笑曰:‘人已語君矣,君不知識邪?古有《白水》之詩。詩不云乎:“浩浩白水,儵儵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國家未定,從我焉如。”此寧戚之欲得仕國家也。’”這么一說管仲才明白過來,原來如此,“管仲大悅,以報桓公。桓公乃修官府,齊戒五日,見寧子,因以為佐,齊國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