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關于命運的矛盾心理,有人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也就是告訴我們要相信命運,或者說我們要屈服于命運。同樣也有人說“我命由我不由天”,仔細想來,這兩種觀點都挺有道理。
或許前者是大多數人給自己不努力找的借口,或者是為路上的風雨找到的避風港。但是你不知道的是,這句話,一直以來,都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么片面。
關于這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筆者先給大家將一個小故事,這也是大多數人所理解的意思。故事是關于諸葛亮的一次北伐作戰,發生在公元前234年,當時諸葛亮的對手是司馬懿。
其實諸葛亮和司馬懿兩個人都很有能力,旗鼓相當,所以戰局長久僵持不下,后來諸葛亮好不容易用計謀將司馬懿的隊伍引入了葫蘆谷之中。接著就是放一把大火,這下司馬懿的大部分人,不死也得傷。
可事情并沒有諸葛亮想象的那么順利,就在他準備放火時,突然間下起了大雨,于是這個絕好的機會就這樣錯過了。原本必敗的司馬懿喜出望外,覺得這是上天的意思,自己命不該絕,于是乎就有了一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就是我們前面所說到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差不多。
大家是不是覺得把這句話放在“火燒司馬懿”的場景之中毫無違和感呢?你看,這就是我們一直以為的認知。
這句話真正的出處是《論語*顏淵》,而這八個字只是整句話的前半句,也就是說人們是將這句話斷章取義了。這句話最開始出自于孔子的徒弟子夏之口,他為了安慰自己的師弟司馬牛,說了這句“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當時司馬牛因為家人的原因出逃,家人參加了一場叛亂,為了活命,他只能選擇逃跑。在這之后一直都是過著孤身一人的生活,某天他和子夏聊天,看見別人家的兄弟都和和睦睦。不經悲從心生,頓時有了感慨,說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兄弟,可是我只有自己一個人”。
后來子夏為了安慰他,說出來上面那句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出乎我們意料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這些事情都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但是自己能夠做到修身養性,和別人交往的時候謙恭有禮,體現自己的君子之風,這樣的人四海之內的君子都愿意和他做兄弟,何必因為這件事情悲傷呢?
想必大家都看出來,這句話的重點就是在于“修身養性”,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的心靈更加強大。才有機會變得更好,離自己的理想才會更近。
所以筆者覺得這句話本來的含義并不是說我們要認命,相反的是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和命運抗爭。只有當自己想要某種東西的欲望足夠強烈,身邊的一切都會合力助你實現愿望。
前面時間很火的國漫《哪吒》,票房直接飆升到了第二。想必很多人都是從哪吒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即使別人對你有很多成見,那又怎么樣?我可以選擇盡力的去改變,即使改變不了,也不會那么沒有骨氣的屈服。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都能有這種不輕易屈服的性格。更重要的是,以后無論怎樣都不能斷章取義了,尤其是網絡上的消息,是真是假我們都不敢斷定,很多事情都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