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名句的誕生
花褪殘紅青杏1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2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3。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蘇軾·蝶戀花
完全讀懂名句
1青杏:果實名,成熟時會變紅,青色表示還未成熟。2柳綿:即柳絮。柳花結實,種子上有絨毛,隨風飄落,茸散如絮,又如綿,故稱柳絮或柳綿。3天涯何處無芳草:指四處芳草漫漫。
紅花凋謝,青杏初結,燕子輕飛,綠溪繞舍。柳絮紛飛、飄揚,芳草無邊、天涯處處是芳草。
墻內秋千飛揚,墻外行人道,墻外的行人聽著墻內女子笑聲蕩漾,不禁深深著迷。佳人笑聲漸杳,只留下自作多情的墻外行人,獨自惆悵懊惱。
名句的故事
總是大江大河、大山大水的豪放詩人蘇軾,也有小橋流水、小花小草的一面;聽聽“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中國是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天春光蕩漾、百花盛開、嬌艷欲滴的爛漫模樣,總是讓詩人流連忘返。春來了,詩人歡欣雀躍;春去了,詩人又得忙著傷起春來。
接著,畫面一轉,跳到一大宅的高墻。墻外一位男子經過,被墻內女子蕩著秋千的飛揚笑聲所吸引,不由得停下腳步,沉醉出神。等佳人笑聲漸杳,只留下自作多情的墻外漢滿腹惆悵,甚至還怪起墻內的佳人來。但是佳人未必無情,只是不知墻外有行人罷了。詩人枉自多情,墻內的佳人怎知她與她的秋千竟引起行人無限的愁思?
王夫人曾替蘇軾買了侍妾朝云,朝云陪伴蘇軾度過許多打擊。那年秋天,蘇東坡喝著酒,叫朝云唱這首詞,朝云潤了嗓子正準備歌唱,突然掉下眼淚。蘇軾詫異地問她為何傷心落淚,朝云回答道:“我實在唱不出‘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這么傷感的句子啊。”蘇軾聽完笑著說:“我正在悲秋,你卻傷春起來了。”也就不勉強朝云唱了。
其實,這首《蝶戀花》,朝云還是常唱,只是每次歌唱都還是必然落淚。朝云過世后,蘇東坡十分傷心,從此就也不再聽人唱自己的這首《蝶戀花》了。
歷久彌新說名句
中國古代的婦女,看到現代女人可以瘋狂追隨表達對裴勇俊的愛慕,應該會很遺憾嫉妒“生不逢時”吧。古代詩詞里常常提到秋千這玩意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來是因為女人都被關在家里,她們的青春時光就只能在秋千上晃來晃去。
相較于中國其他朝代而言,魏晉、大唐時期的婦女算是稍微自由的了。六朝是一個美男子的時代,如潘安、夏侯占、謝郎等,都是著名的美男子。潘安和夏侯占出去,甚至還有女人還會往他們身上撒花。《世說新語》里曾經記載另一段偷窺美男子的故事;西晉時有兩位大才子,一是阮籍、一是嵇康,他們兩個人都是風采奕奕、爽朗清秀的美男子,他們倆有一個朋友叫山濤,山濤跟他們交情很好,并深深以他們為榮,他常常忍不住在自己妻子面前稱贊他這兩個朋友有多優秀、多出類拔萃。
一日,他妻子終于不忍住問丈夫,能不能把他們請到家里來,讓自己偷偷看一看他們究竟有多美、有多出類拔萃?丈夫山濤欣然答應,把阮籍與嵇康邀請到家里作客。山濤的妻子就在門后,把紙窗戳了一個洞,看了一整夜。第二天早上起來,丈夫山濤還詢問妻子的觀后心得:“我這兩個朋友帥嗎?”他妻子就說︰“比起風采神志,你真得比他們倆差遠了。可是你的度量比他們大。”山濤聽完,也很驕傲自豪地說:“他們也這么說,說我度量比他們大。”比起當代的瘋狂追星族,這樣的含蓄偷窺或許一點都不過癮,但是相較于整日晃來晃去的秋千族,這已經是莫大的解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