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知名文學家、哲學家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好習慣的養成,對孩子來說是可以終生受益的。而“希望孩子能養成好習慣”是所有老師家長的心愿,但真要實現可真的不容易,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那么小、中、大班的孩子都該養成什么好習慣?作為家長和老師又該如何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呢?讓我們趕緊來看看吧!
小中大班習慣養成表
小班習慣養成表(15個)
◇ 能夠自己進餐,專心吃完自己的飯菜
◇ 學會漱口
◇ 不亂扔垃圾
◇ 能夠穿脫簡單的衣服
◇ 一起游戲時遵守規則,不大喊大叫
◇ 集體活動時不推、不擠別的小朋友
◇ 不打人不罵人
◇ 能夠記住好朋友的名字、老師的姓
◇ 學會排隊等待
◇ 飯前、便后、手臟時能主動洗手
◇ 大小便能基本自理,能及時跟老師說出大小便的要求
◇ 能夠主動與老師、長輩問好、說再見
◇ 不把玩具放入口中
◇ 得到別人幫助能主動說謝謝
◇ 有自己喜歡探究的事物
中班習慣養成表(16個)
◇ 學會收拾自己的物品
◇ 能夠自己穿脫衣服、鞋襪,分清正反、左右
◇ 愛惜書本、玩具
◇ 不挑食、少吃零食
◇ 能夠認真聽講,聽懂老師的要求
◇ 每天至少讀一本繪本
◇ 能夠簡短地講出小故事
◇ 愿意幫助別人
◇ 懂得好朋友之間的分享
◇ 不欺負別人,也懂得保護自己不被欺負
◇ 能夠自然、流暢地在集體中講話
◇ 外出時懂得獨自行動很危險,不掉隊
◇ 能記住爸爸媽媽的電話和家庭地址
◇ 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
◇ 掌握洗手、洗臉的正確方法
◇ 飯后刷牙
大班習慣養成表(10個)
◇ 堅持每天讀書或繪本半小時以上
◇ 每晚準備好第二天的用品、衣物
◇ 早睡早起,作息規律
◇ 主動與別人交朋友
◇ 主動洗自己的小衣物
◇ 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 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自覺遵守公共場合的禮儀和規則
◇ 有是非觀念,知道對錯,主動總結反省
◇ 能夠清楚地敘述自己的所見所聞,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 懂得尊老愛幼
如何培養孩子好習慣
▼良好環境
一個良好的環境,對培養孩子的習慣來說很重要,想象一下如果家里亂糟糟地怎么要求孩子“物歸原位”?所以,無論是教室還是家里都要做好收納、定時整理、保持清潔,做到井井有條哦。
▼以身作則的父母
孩子天性愛模仿,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來說影響非常巨大,如果想讓孩子養成好習慣,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好榜樣哦。
▼不能過于急躁
習慣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算是成人想養成一個習慣,至少也需要21天如果在過程中對孩子失去耐心動不動就急躁發火不僅不利于習慣養成,還可能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學會觀察孩子
孩子的表達能力尚在發展,老師和家長要學會“讀懂孩子”平時多觀察孩子已有的習慣,找到孩子的興趣點,發掘適合孩子的培養方法,對于養成好習慣有很大的幫助。觀察孩子是老師的專業,家長可以多向老師請教,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不縱容孩子
有一部分家長,尤其是祖輩家長,很容易縱容孩子的壞習慣,這當然不利于好習慣的養成,如果家長之間的培養態度不一致孩子還會造成混亂,想要培養好習慣就更難了。
▼及時表揚孩子
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孩子一旦出現了進步要及時表揚孩子,這是運用了心理學中“強化”,能夠有效增加孩子好行為出現的頻率,推進習慣的養成哦。不過,記得不要只夸“你真棒”學會“夸努力”、“夸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