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溫度
1.定義: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單位:
(1)常用單位是攝氏度,符號 ℃。
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沸水的溫度為100度;
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攝氏度。
例如,某地氣溫-3℃,讀做: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
(2)國際單位制中采用熱力學溫度,單位是開爾文,符號 K 。
宇宙中可能達到的最低溫度大約是負273攝氏度,這個溫度叫絕對零度。
以絕對零點(約—273℃)為起點的溫度,它的單位是開爾文,開爾文用字母“K”表示。
(3)攝氏度和開爾文的單位換算方法,T=t + 273K,
其中T是開爾文溫度,t是攝氏溫度的數值。
例如,t = 20℃,換算成開爾文溫度T = 20 + 273 (K) = 293K。
二、 溫度的測量——溫度計
1.溫度計的構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銀、煤油、酒精等液體;
內有粗細均勻的細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勻地刻有刻度。
2.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進行工作
3.溫度計的比較和分類:
4.特點:
(1)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溫度變化相同時,體積變化大
(2)溫度計的玻璃管做細的目的是:液體體積變化相同時液柱變化大
兩項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讀數準確。
5.實驗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
并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準確讀數;
(2)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6.體溫計的使用
① 體溫計是利用水銀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
② 刻度范圍是35℃~42℃,每小格為0.1℃。
③ 測體溫時,要把體溫計夾在腋下近10分鐘,因為只有時間足夠長,才能使體溫計中水銀的溫度跟人體溫度相等。
④ 體溫計離開人體后仍能表示人體的溫度
⑤ 測體溫前,要拿著體溫計用力下甩。因為體溫計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水銀收縮時,水銀從縮口處斷開,管內水銀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上次測量的溫度,所以再用時必須向下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