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和愛情,是人類情感生活中的主旋律,也是文藝作品里長久不衰的主題,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我們人類會擁有愛情,會有今天這種一夫一妻制的婚姻?現在很多文藝作品,比如電視劇里面,有很多關于男女之間性的描述,比如接吻、擁抱、性誘惑等等,這就讓人們認為,性才是男女之間結合的最重要原因。但是動物學家德呂舍爾指出,這種看法是錯的。
現在,離婚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越來越普遍,背后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男女之間往往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讓他們能維持婚姻,長久地生活在一起。關于婚姻,其實已經有很多生物學家給出過自己的解釋了,比如《道德動物》的作者羅伯特·賴特就認為,人類的一夫一妻制不只是法律的規定,更是自然進化的一種合理結果。而《自私的基因》的作者理查德·道金斯認為,兩性之間的任何關系,都來自進化過程中動物間利己行為的博弈。
而這本書的作者,在對大量的動物兩性行為進行研究之后得出結論,認為人類之所以能實行終身的一夫一妻制,根本原因是人類本能中有一種親和性,這種親和性讓男人女人能夠擺脫性的短暫誘惑,一直相互依戀地生活下去。沒有這種親和性的老虎,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結成夫妻;而這種親和性很強的小鳥文須雀,它們夫妻之間的愛情卻能讓人感動。
本書作者維托斯·德呂舍爾來自德國,是當代世界著名的動物行為學家,也是全球特別受歡迎的動物題材科普作家。這本《從相殘到相愛》,是他描述動物兩性行為的一個重要作品,書中介紹了300多種動物的兩性行為,內容非常生動充實。他把動物當做人類的鏡子,從動物的本能,而不是人類社會文化因素的角度,解釋了動物和人類的婚姻行為,這個角度相比于同類科普作品來說,非常獨特。
好了,讓我們進到書里,先來看作者的第一個觀點:動物本來沒有性別,是自然環境造就了雌雄兩性。
“自然界是先有雌性還是先有雄性”這個問題,就好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動物學家們通過研究,已經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那就是先有雌性后有雄性。為了講清楚雌雄這兩種性別誕生的過程,我們先需要回到地球生命最初的時候。
地球上最早出現、最原始的生命形式是單細胞生物,這種生物只由一個細胞構成。它們的構造很簡單,繁殖方式也非常簡單,只需要細胞分裂,讓自己一分為二,繁殖過程就算完成了,不需要性別。也就是說,地球最早期的生物是沒有性別的,它們被稱作無性生物。但是無性的缺點也很明顯,因為細胞的自我復制過程非常精確,所以分裂出來兩個子細胞,一般和分裂之前的母細胞一模一樣。這樣一來,單細胞生物就很難進化,因為所有的后代都是它自己的克隆體,一旦環境中有什么變化,這種生物就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很容易因為一點小的影響而滅絕。
所以,在大自然的演化下,有些單細胞生物就學會了無性的性行為。所謂無性的性行為,指的是雖然生物個體沒有性別,但是還是能夠進行某種類似于性行為的活動。比如,某種可以引起傳染病“斑疹傷寒”的細菌,它們之間可以兩個靠在一起,然后通過細胞的外層保護層,也就是細胞壁來交換遺傳物質。整個過程里,這兩個細菌并沒有交配,但它們每個個體里面的遺傳物質,卻已經發生了改變。比如這種細菌中的某一個,可能會偶然產生對某種抗生素的抗藥性,通過這種無性的性行為,抗藥性就會傳播給其他細菌個體,最后就會導致這一類細菌都產生抗藥性。單細胞生物的這種無性的性行為,強化了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讓醫生們更加頭疼。
無性的性行為其實是正常性行為產生之前的一個過渡,那么有雌雄兩性參與的正常性行為,到底是怎么產生的呢?其實歸根到底,動物兩性的產生也是適應環境的結果。我們都知道,在寒冷地方的冬天,動物的生存會變得很艱難。為了適應寒冷的環境,動物就逐漸進化出了性別。比如常常聚集在植物葉子上的蚜蟲,這種小蟲子其實有兩種生殖方式,第一種是孤雌生殖,也就是說只有雌性來繁衍后代。這些雌性蚜蟲可以在沒有和雄性接觸的前提下,自己生育后代,而且這些后代也都是雌性的。可以說如果沒有環境的影響,這些雌性蚜蟲就算沒有雄性的幫助,也可以活得很滋潤。
再比如,有一種叫做美帆鳉的魚,只有雌性沒有雄性,雄性美帆鳉根本就是不存在的。這就說明,雌性可以脫離雄性而單獨存在。但是相反的,雄性不能脫離雌性而單獨存在,因為雄性只能產生精子,是沒有辦法獨立繁殖后代的。所以我們可以推斷,自然界中雌性的誕生要早于雄性。
話說回來,蚜蟲除了剛才說的孤雌生殖,還能進行有性生殖。每當到了陰冷的秋天,雌性蚜蟲就會主動生育出雄性蚜蟲,然后自己再和這些雄性交配,產生受精卵,這些受精卵會在第二年溫暖的時候孵化。蚜蟲之所以要在秋天進行有性生殖,是因為蚜蟲本身沒有辦法活過寒冬,但是它們的受精卵卻比較耐寒。所以為了生存,蚜蟲選擇在溫暖的春夏兩季快速地進行孤雌生殖,在寒冷的秋天進行有性生殖,這樣對于保存蚜蟲種群才最有幫助。
你看,有性生殖最開始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讓生物能以受精卵的形式安然度過冬天。在回顧兩性誕生的整個過程之后,作者得出觀點,認為地球上的動物一開始都是沒有性別的,后來為了適應環境,才先后出現雌雄兩性。這就是動物兩種性別的由來,其實也是了解我們人類兩性關系的基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