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在各地民間名稱常常不一樣,這是非常值得重視辨析的問題。
即使是同樣的科屬植物,產地不一樣,療效也不一樣。
植物的各個部位的藥性也常常不一樣,甚至相反。
中草藥有四氣五味。四氣又稱四性,是指藥性的寒、熱、溫、涼。五味指藥物的辛、酸、甘、苦、咸。中草藥的氣、味不同,其療效也各異。
中草藥的應用形式多種多樣,有用藥物加水煎熟后去渣留汁而成的湯劑,有研磨成粉末狀的粉劑,還有丸劑、膏劑、酒劑、片劑、沖劑等。
狗尾草
來源 本品為禾本科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Beauv.的全草。花穗、根和種子亦入藥。秋季采收,分別曬干。 性味和功用 味淡,平。歸心、肝經。祛風明目,清熱利尿 。用于風熱感冒,砂眼,目赤疼痛,黃疸肝炎,小便不利;外用治頸淋巴結結核。
過路邊
來源 本品為雙子葉植物葡萄科植物母豬藤Cayraiia tenuifolia (Wight et Arn. ) 的莖葉。 性味和功用 辛,熱,有毒。入腎經。治骨折。
紅景天
來源 本品為景天科植物大花紅景天Rhodiola Rosea Extract的干燥根和根莖。9~10月采集,洗凈曬干。 性味和功用 甘,苦,平。歸肺、心經。益氣活血,通脈平喘。用于 氣虛血瘀,胸痹心痛,中風偏癱,倦怠氣喘。
紅木香
來源 本品為木蘭科植物長梗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的根或根皮。立冬前后采挖,去凈殘莖、細根及泥土,曬干。性味和功用 辛,溫。行氣,活 血,止痛。治氣滯腹脹痛,胃痛,筋骨疼痛,月經痛,跌打損傷,無名腫毒。
紅酸桿
來源 本品為蓼科植物頭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exD.Don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 性味和功用 酸,寒。清熱涼血,利尿。用于泌尿系感染,痢 疾,腹瀉,血尿;外用治尿布疹,黃水瘡。
紅烏桕
來源 本品為大戟科烏桕屬植物山烏桕Sapium discolor (Champ. ex Benth.)Muell.-Arg以根、皮及葉入藥。根皮、樹皮全年可采,葉夏秋采。性味和功用 苦、寒,有小毒 。根皮、樹皮: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通。葉:外用治跌打腫痛,毒蛇咬傷,過敏性皮炎,濕疹,帶狀皰疹。
虎掌草
來源 本品為毛茛科銀蓮花屬植物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Buch.-Ham.的根。 性味和功用 辛、苦,寒。有小毒。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用于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牙痛, 胃痛,急、慢性肝炎,風濕疼痛,跌打損傷。
華山姜
來源 本品為姜科植物華山姜Alpinia chinensis(Retz.)Rose.的根狀莖。性味和功用 味辛,性溫。止咳平喘,散寒止痛,除風濕,解瘡毒。用于風寒咳喘,胃氣痛,風濕關節 疼痛,跌損瘀血停滯,月經不調。
黃花蒿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黃花篙Artemisia annua L.帶花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和功用 苦、辛,寒。清熱解暑,除蒸,截瘧。適用于暑邪發熱,陰虛發熱,夜熱早涼,骨蒸勞 熱,瘧疾寒熱,濕熱黃疸等癥。
活血蓮
來源 本品為裸子蕨科鳳丫蕨植物的Coniogramme japonica (Thunb.)Diels根狀莖及全草入藥。四季可采,鮮用或曬干。性味和功用 苦,涼。祛風除濕,活血止痛,清熱解 毒。用于風濕筋骨痛,跌打損傷,瘀血腹痛,閉經,面赤腫痛,腫毒初起,乳腺炎。
火麻仁
來源 本品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干燥成熟種子。 性味和功用 具有潤腸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虛津虧,腸燥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