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有“四大美女”,自然也就少不了“四大美男”:潘安、衛玠、宋玉和蘭陵王。與美女們相似的是,這四位美男也擺脫不了“自古紅顏多薄命”的命運!
▲美貌程度
人們常用“貌似潘安”來夸贊一個男人的美貌。那么潘安美到什么程度呢?史書上直接說潘安長得漂亮的就三個字--“美姿儀”。《世說新語》中記載,潘安每次出游,總有大批少女追著他,又是給他獻花,又是給他獻果。潘安每次回家都能夠滿載而歸,這也就成為了“擲果盈車”這個典故的由來。
▲卷入皇權之爭
潘安早年不被重用,后期投靠賈氏集團。那個時候正是賈氏集團呼風喚雨的時候。賈南風想廢掉太子,潘安不幸被攪入了這場陰謀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寫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讓太子抄寫。潘安拿到太子寫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幾筆,把它變成了一篇謀逆的文章,導致太子被廢,太子的生母被處死。八王之亂后,趙王司馬倫奪權成功,他立刻抓了潘安,并判了他一個滅三族。
▲美貌程度
衛玠是魏晉時期人士,長得極美,美如珠玉,粉絲多得可以組建一個正規師,這不是吹牛。
▲因太美而死
有一次他一外出,就被“粉絲”們包圍了,“觀者如堵墻”,看他的人里三層外三層圍了個水泄不通。衛玠可能當場就暈過去了,回到家后不久就死了,這就是典故“看殺衛玠”的由來。這場由美麗導致的悲劇真是讓人嘆為觀止。可憐衛大帥哥就這么香消玉殞了,不能不令人扼腕。
▲美貌程度
“貌似潘安、顏如宋玉”是古代美男的標準,宋玉怎么個美法是千古之謎。但我們可以從《登徒子好色賦》的記載中意會到,宋玉稱他家隔壁住著一個絕代佳人趴在墻上,看了他三年,他也毫不動心。
▲仕途暗淡無光
宋玉并非徒有其表,他同樣有著卓越的文學才能,在文壇有著宗師級的地位。就是這么一個才色雙全的美男,一輩子仕途暗淡。他出生于貧寒之家,為了謀求政治上的出路,一度到了楚國的京城,到了楚王的身邊做了文學侍從,據說一度也受到楚王的賞識。但宋玉這個人實際上不是做官的料,不合于時,所以最后還是離開了朝廷,重歸鄉野,帶著滿腔的遺憾走完了人生。
▲美貌程度
北朝時期的蘭陵王也是給后世留下無限遐想的美男之一。史書上說他貌柔心壯,白得像個美婦人。他的美貌不是歷來崇尚的力量之美,而是非常女性化的美。這樣征戰沙場,自是怕別人瞧不起他,所以戴上個面目猙獰的面具,因而百戰百勝。
▲一句要命的話
一次,皇帝召見蘭陵王。皇帝關切地對他說,你作戰的時候太勇猛,往往深入敵陣,很危險。蘭陵王一時口誤回答說,這是我的家事。聽了這話皇帝就睡不著覺了,你和我還想分家不成?這不是要篡位奪權嗎?一般人說錯這話倒也未必會怎么樣,但蘭陵王是戰將又有地位,皇帝是怎么也不能放過他的。于是皇帝就賜了毒酒送到他家。蘭陵王莫名其妙,無奈飲毒酒英年早逝。
選自:廣西新聞網
閱讀推薦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方魂牽夢縈的鄉土
鄉愁 · 鄉音 · 鄉情
歡迎關注:鄉土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