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乾隆當皇帝時,最好的詩人卻是他

清|沈映暉-林亭秋色圖軸(局部)

?

詩詞歲時記 · 秋士之悲

露檻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當游仙。

有情皓月憐孤影,無賴閑花照獨眠。

結束鉛華歸少作,屏除絲竹入中年。

茫茫來日愁如海,寄語羲和快著鞭。

黃景仁《綺懷》第十六首

這個專欄,從立春寫到處暑,從春節寫到中元,除了節氣和節日,中間還應季應景地穿插著和大家一起讀了些零散的詩詞。轉眼半年多過去,雖然南方的天氣依然炎熱,然而造化的時序之輪已經悄悄轉入了秋天。

終于可以在秋天談談黃景仁了,作為另一種形式的應景。他的《綺懷》十六首,是我少年時代最喜歡的清人詩,直到現在,尚能記誦全篇。

這是一組書寫往日情事的詩,美麗而傷感。這次挑了最后一首,和前面十五首遍布記憶/技藝鉛華的詩相比,它既是“綺懷”的結束,又是一個典型“秋士”的心事的象征。

是的,黃景仁是“秋士”。《淮南子·繆稱訓》說:“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

“物化”指自然界的物象變化能使人于心靈產生共感共鳴,譬如繁華春朝提醒著女性紅顏易老,須及時行樂相思;蕭瑟清秋象征著文士失意,才人遲暮、知己難逢。

郁達夫在1934年8月的北平寫下《故都的秋》,說我們的文字里有“秋士”這樣的詞,亦可見“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系特別深了”。

郁達夫是黃景仁的同情者和崇拜者。他們都是江南人,都是文士和詩人,氣質方面也有些相近處——敏感細膩,憂郁而頹放,名士才子氣重,又往往而有深情。

兩人生活的年代隔著一百五十年,卻頗異代同調。在舊體詩寫作方面,郁達夫甚至有學習黃景仁風格的痕跡。他還在1922年的冬天,寫了一篇小說《采石磯》,描繪了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三月,在安徽馬鞍山采石磯畔的太白酒樓上,揮毫作詩、語驚四座的那個風華正茂的二十三歲青年。

據說,李白當年客死安徽,葬到了采石磯邊的青山。這位青年在眾多名流文士面前寫下的《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樓醉中作歌》,則頗有詩仙的風范:

紅霞一片海上來,照我樓上華筵開。

傾觴綠酒忽復盡,樓中謫仙安在哉?

……

青山對面客起舞,彼此青蓮一抔土。

若論七尺歸蓬蒿,此樓作客山是主。

……

身后蒼涼盡如此,俯仰悲歌亦徒爾。

杯底空余今古愁,眼前忽盡東南美。

高會題詩最上頭,姓名未死重山丘。

請將詩卷擲江水,定不與江東向流。

這是詩人黃景仁人生的春天。慷慨跌宕,豪氣洋溢,雖意識到人世代謝、身后蒼涼、今古愁緒,卻因為眼前的壯麗與豐盛,而暫時忘記了春日繁盛之后必然面對的清秋蕭索。

他在古風樂府方面專意學習李白詩風,是唐代以后難見的能學得幾分李詩神髓之人——李白通常被視為“天才”(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天才”之意),他的詩矯若游龍,飄忽縱橫,可觀摩而不可學。

這也說明,黃景仁的詩才并非出自于學力,更多時候是出自于天分。相比于清代盛行的“學人之詩”“才人之詩”,黃景仁這一路遠宗唐人的“詩人之詩”倒是較為少見。

再來看這首《綺懷》。和古風不同,律詩并不是李白的所長,所以就氣質性情與律詩法度而論,在唐人里,黃景仁多取法于杜甫和李商隱,所謂“奇肆新警,沉摯哀遠,詩家都為之心折”。像《綺懷》這樣沉浸在織錦般回憶里的詩,則綿麗流美,鉛華恰勻,音調婉轉,情節蘊藉,更接近李商隱《無題》詩的路數。

詩的首聯說:

我如今托身居住的地方,如同秋露秋星,乍起忽滅,非常不穩定,是漂泊江湖的狀態;這游蹤不定的旅途里,我在某個秋夜倚著枕頭,漫無邊際地空想和回憶,仿佛以思緒漫游仙境。肉身為世俗所拘,情感為世俗所困,然則過去的情事,它的甜美與悵然,都在回憶里一一醞釀成瑰美的世界。

德國人里爾克《秋日》中的兩行詩,可作黃景仁這種狀態的異國腳注:

誰這時沒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誰這時孤獨,就永遠孤獨……

頷聯回到了現實。沉浸在往事中的詩人,看秋夜的皓月是有情的,如同自己一般,它亦懂得憐惜他的孤獨;旅驛的秋花秋露,則見證著他在這樣一個秋夜里的夜不能寐,分享了他寂寞路途中聊以慰藉的對過去的追憶。

從《綺懷》第一首里那個最初相遇的瞬間“玉鉤初放釵初墮,第一銷魂是此聲”開始,到如今秋夜無聊,獨眠追懷過往,回憶的主體部分至此結束。

接下來是對這段情事的反芻,或許還關切了自己的寫作生涯:

從此我要放棄書寫青年時代寫下的那些綺麗風格的詩篇,改掉詩里的浮華習氣,而準備進入中年——這是一個怎樣的中年呢?結束鉛華,屏除絲竹,讓過去寫作里那些錦繡般的記憶與技藝都封存吧,人生即將入秋,萬木凋零而蕭條,一切變得簡單干凈。

黃景仁所謂《綺懷》結束于對秋天的書寫。他從秋意里領略到的情意過于蕭索,遠不如唐人劉禹錫《秋詞》“我言秋日勝春朝”式的豪氣。他在尾聯說:

人生中茫茫的未來時光啊,我該怎樣泅渡過去呢,它們是愁苦構成的海;在這即將去往的苦海無邊的世界,我并不留戀,還是請駕御日車的羲和,快馬加鞭地趕著日車,好讓每一天的日升日落周期變短,以便盡早結束我這愁苦的人生吧。

事實上,他的愁苦人生很快就結束了。不知道這是羲和聽從了他的禱告,還是老天對他的特別眷顧,亦或是命運的殘酷呢?

在《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里,有他的介紹:

“黃景仁(1749~1783),清江蘇武進人,字仲則,一字漢鏞,號鹿菲子。諸生,與同鄉洪亮吉知交。從邵齊燾問學。出游皖、贛、湘一帶,又受安徽學政朱筠邀,入其幕府。最后自京師往陜西,至解州病卒。詩負盛名。有《兩當軒集》?!?/p>

他是典型的寒士、秋士,貧窮流落,科舉不順,死的時候虛歲三十五,空得“詩負盛名”四個字。

我在寫作這篇文章之前,出于好奇,忍不住去看了兩集前陣子熱播的《延禧攻略》。這部劇集的男主角,高高在上的乾隆皇帝,在他“十全十美”的八十多年人生里留下了四萬余首爛詩,堪稱“作詩機”。但被后世譽為“乾隆朝第一詩人”甚至是清代第一詩人的,卻是黃景仁,一個活了三十五年的失敗者。

黃景仁就生活在他統治的“盛世”,縱有詩名與二三知己(他與同鄉兼好友洪亮吉的友情非常感人,當時不少身居高位的文人對他亦算重視),卻窮困潦倒,郁郁不得志。

與他的皇帝相比,他唯一自傲的事情可能是留下來的兩千余首詩作,里頭多有名句名篇,例如: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p>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全家都在風聲里,九月衣裳未剪裁?!?/p>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p>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它們并不好在“有名”,而是好在給予出了盛世悲音式的真實:生活的與藝術的真實。

這位秋士筆下的秋天,亦見證者這種生活的與藝術的真實:

關河容易入斜曛,獨立蒼茫數雁群。

樹里沙淮流漸合,門前梁楚地初分。

天黏野草疑無路,風旋驚鴉忽入云。

我意先秋感搖落,澤蒲汀柳漫紛紛。

黃景仁《晚眺》

……

等閑關山與風露,

秋士當之倍凄楚。

輕云裊裊落靈光,

白月輝輝鑒心苦。

床頭嗚咽寒蛩鳴。

黃景仁《讀容甫近詩過以哀怨為體詩以廣之》

多君憐我坐詩窮,襆被蕭條囊橐空。

手指孤云向君說,卷舒久已任秋風。

黃景仁《和仇麗亭》五首之一

當然,一個好的時代,青年人能意識到時代的朝氣,能自由地得到自我的實現。在“康乾盛世”的光環里,一個雋才如斯的青年卻如此郁郁寡歡不得志,固然可以歸結為家底、機遇、性格和命運,亦多少要反思所謂“盛世”的成色。

瞿秋白亦是黃景仁和郁達夫的同調。較郁達夫寫《采石磯》稍后幾年,他在上海寫下了四首五言古詩《贈羊牧之》,其中一首提及黃景仁:

貽我七言句,秋氣滿毫端。

蘆花不解事,只作路旁看。

我意斯文外,別有天地寬。

詞人作不得,身世重悲酸。

吾鄉黃仲則,風雪一家寒。

革命家瞿秋白看到文人需要被革除的“秋氣”,看到“斯文”之外天地寬廣的道路,從前賢中得到鏡鑒。然而,他同樣不得不面對“身世重悲酸”的結局。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黃景仁:清代的李白,命途多舛的薄命詩人
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古詩詞,你真的了解它們嗎?
黃景仁回顧20年經歷,寫了一首詩,感嘆百無
詩詞隨心賞|黃景仁:《別老母》
黃景仁詩《秋浦懷李白》
中國三百年來最孤獨的詩人,仿佛李商隱轉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化市| 泸州市| 浪卡子县| 虹口区| 河津市| 天津市| 新巴尔虎左旗| 离岛区| 临湘市| 合肥市| 象州县| 册亨县| 垣曲县| 滕州市| 平武县| 日土县| 河曲县| 柘城县| 瓮安县| 尼勒克县| 乌鲁木齐市| 淮滨县| 陆川县| 姚安县| 五家渠市| 毕节市| 旬邑县| 达尔| 松桃| 航空| 怀柔区| 二手房| 凤台县| 大连市| 句容市| 廊坊市| 隆尧县| 永登县| 高陵县| 东源县| 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