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會有怎樣的表現?
有人會頻繁的給對方點贊評論,試圖讓對方知道自己的用心,卻又擔心表現得過于明顯;有人會直接提出見面,大大方方的表白的以示心意。
但有一種隱約的想念,卻是在微信框里給對方發去:“在干嘛”。
因為想你了,想約見面又怕突如其來的主動顯得廉價,想小心翼翼的試探,希望在得到同樣熱情的回應后,為「喜歡你」這件事兒,積攢一點點的信心。
最近看到ella接受了一段采訪,在被問到,她對本是“兄弟情”的老公,從什么時候有好感時,ella笑著說,在一次的聚會里,兩個人身體有輕微的觸碰,感情便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
那天回到家,對方很平常給給ella發來一句:“在干嘛”,ella秒get對方的意思:在干嘛=我想你。
一句“在干嘛”,說者有意,聽者懂心,就這樣,開啟了ella這段甜甜的愛情。
喜歡一個人的方式千奇百怪,但它們的共同特征在于,喜歡這件事兒,都是藏著一個又一個看似普通,卻只有你我才懂的細節里。
02
同事小可最近正偷偷暗戀一個男生,平日里性格大大咧咧且金句百出的小可,在遇到男生之后,就像變了個人似的。
一起吃飯時總愛看著微信對話框,刪刪減減的,想跟男生聊天,想約他出來吃飯,但怎么組織語言都像是不對。
她擔心自己過于主動,會讓這份喜歡顯得廉價;
她擔心憑著自己性子跟男生相處,對方會不喜歡她這種大大咧咧的類型;
她更擔心萬一說錯了一句話,就斷絕了跟男生在一起的可能。
越是喜歡,越是小心翼翼,千言萬語,許多的“我喜歡你”和“我想你”,最后想來想去,也只是憋出這三個字“在干嘛”。
每當收到對方熱情的回復,她會胡蹦亂跳的高興上一整天,但只要隔著屏幕覺得對方稍微冷淡,小可就會立馬陷入無休止的幻想中。
暗戀這件事兒,也真恰如張牧笛說的:喜歡陷入憂傷,心思放不下心思,亮了又滅,滅了又亮。
重重復復,來來回回,只有你喜歡的那個人才能給出答案。
03
然而事實上,許多直男并不懂這句話的分量。
朋友曾問我:為什么喜歡的女孩,之前還會經常找他聊天,但最近幾天卻像是失蹤了一樣。
他給我遞來跟女孩的聊天記錄,發現每次女生問他在干嘛時,他的回復總是“在吃飯”“在工作”“準備睡覺了”之類的話,簡直是鋼鐵直男無誤了。
作為一個女生,即使我再喜歡這個人,看到這樣的回答,難免會感到被潑冷水的感覺,久而久之,再多的熱情也會被冷卻。
是啊,當有人經常問你在干嘛時,如果也是同等的喜歡,就會將話題延續下去,而不是用三兩句簡單的話語敷衍了事,讓對方感到熱臉貼著冷屁股。
畢竟每個人都忙,沒有誰會平白無故的主動關心你到底在做些什么。
當然如果收到并不喜歡的人頻繁慰問,也未必需要冷漠對待,我想也可以像我一個朋友那樣的回應:
女生暗戀了他許久,經常問他在干嘛,男生也很負責,在女生問了幾次之后,他感覺到女生對自己有意思,便主動在朋友圈里秀恩愛。
這一舉措,其實就是間接在跟女生表示:“我有女友了”,方法簡單粗暴,但很好用,后來女生再也沒有主動找過他。
雖然心酸,但這樣體面的拒絕一份喜歡,我覺得才是對愛情最好的尊重。
04
不知道當你在微信對話框里搜“在干嘛”三個字時,出現次數最多的,是你喜歡的那個人對你說的嗎?
如果排名第一的是他,那么恭喜你,雖然不能絕對的說他喜歡你,但起碼你在他心里是重要的。
當他睡前經常給你發來“在干嘛”時,可能說明他每次入睡前想到的人都是你;
當他在飯前給你發來“在干嘛”時,大概率的表示他想跟你約飯,想趁著下班有空的時間見你一面。
你真的不知道,這世上有多少想念、牽掛和喜歡,都偷偷的化成了一句:“在干嘛”。
韓寒說過:喜歡是放肆,但愛是克制。
但誰的愛真正能做到克制?它不過是換一種形式的表達罷了:
告白藏在了主動里,愛意藏在了細節上,想念藏在一句“在干嘛”中。
所以,當總有人問你“在干嘛”,如果你也對他有意思,也請你主動的踏出一步,好嗎?
又或許當你走出了第1步,他就有足夠的信心陪你走完剩下的99步。
愛情需要時機,但更需要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