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時分,接到了一個高中同學哥們的電話,他住在鐵力市一個朋友,因涉及到訴訟案件,被一個綏化市基層法律工作者忽悠以律師身份收取了一萬塊錢的訴訟代理費,現在又因為法律工作者異地開庭不能出庭,還不退代理費,咨詢我怎么處理?以前從未認真系統地研究這個問題,但覺得普及這個法律知識對讀者如維護自己合法權益很重要,在這里對訴訟代理人的身份和代理權限做一個詳細的介紹。
從1999年為維護自身權益經歷了人生第一場訴訟開始,至2013年通過國家司法職業資格考試,14年前我自以自然人身份代理了大大小小數十起訴訟案件,訴訟標的也頗為可觀,鍛煉了訴訟的實戰能力,但現在民事訴訟代理人的身份審核已經很嚴格。根據2015年2月4日開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八十六條規定除提交當事人委托授權書外,還應該向人民法院提交相關材料:(一)律師應當持執業證、 律師事務所證明材料;(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該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以及當事人一方位于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三)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提交身份證和與委托人有近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四)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當事人有合法人事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五)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推薦材料和當事人屬于該社區單位的證明材料;(六)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符合解釋87條規定的證明材料。
下就詳細分析各類人員訴訟代理的范圍:
一、律師:僅指通過國家司法(早期稱為律師)職業資格考試,經培訓和實習考核合格、并申請注冊成為專兼職律師。可以代理包括刑事案件在內各類訴訟案件,可以擔任企事業單位法律顧問,出具有關的意見書,參與各類調解,處理非訴訟法律事務,在全國可異地訴訟代理,具有較為全面的執業范圍。但在聘用律師中也要注意律師能力水平存在的差異,特殊領域有特殊的律師執業要求,選聘爭議領域有專長的律師,以發揮律師專長,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