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第一篇:捭闔第一
“捭闔”是《鬼谷予》的第一篇。捭闔本是就開關門戶而言:捭指開啟,闔指閉藏,兩者是對門戶施加的一組相互對立的動作。在鬼谷子的思想體系中,“捭闔”是一對極為重要的哲學概念,既是萬事萬物發展變化的規津,也是縱樻家進行游說活動的根本方法。鬼谷子總結出的捭闔之道,旨在告訴人們:何時應該敝開心扉,直營陳辭;何時應冷靜觀察,沉默不語。通過捭與闔的密切配合,不難洞悉對方的虛實真相。從而達到知人、御人的目的。
【原文】
粵若稽占,圣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弛或張。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門廣,審察其所先后,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譯文】
縱觀古代歷史,可以看出圣人生活在世間,就是要成為大眾的先導。他們通過,觀察事物的對立統一變化,來辨別事物的發展,并進一步,了解事物生存和死亡的途徑。預測事物的發展過程,精通普通人的思維變化,善于把握事物變化的征兆,從而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
所以,從古至今,凡生于世間的圣人,均奉守大自然的變化規律。事物是變化無窮的,但是都有各自的歸宿。或者屬陰,或者歸陽;或者柔弱,或者剛強;或者開放,或者封閉;或者松弛,或者緊張。所以,圣人要從始至終掌握了解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揣度對方的智謀,測量對方的能力,再比較技巧方面的長處和短處,做出正確的決策。
【鬼谷子智慧錦囊】
從鬼谷子的觀點看來,圣人之所以為圣人,究其根本就是要“守司其門戶”。用現代人的理解就是,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遵循天下興亡之道。由此可見,“興亡之道”古今皆同。在鬼谷子的整個思想體系中,是以“興亡之道”作為出發點和終結點的。然而,身為“謀略之祖”,他在其中加入了大量“制勝之術”的內容。在后文中,我們就將詳細了解鬼谷子的這些制勝之術。
治理天下如治群馬
黃帝一次外出到具茨山去拜見大隗,來到襄城的曠野,迷失了方向,巧遇一位牧馬的少年,就問他:“你知道具茨山嗎?”牧馬少年不假思索地答道:“知道”。
黃帝又問:“那你知道大隗住在哪里嗎?”牧馬少年點了點頭。黃帝說:“那你真是奇人,真是了不起!小小年紀,不僅知道具茨山的位置,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那么請問,你知道治理天下的方法嗎?”少年說:“那治理天下的人,也不過如此而已。又何須多問呢?我小時候曾游覽天下,碰巧生了頭眼眩暈的病,有位長者教導我說:‘你不應該因為眼睛有疾病就妄自非薄,而應隨著時光的流逝去襄城的曠野里游玩。’現在我的病已經痊愈,我又要去更遠的地方游覽。治理天下也應該是這樣。我又何須去多事啊!”
黃帝說:“治理天下,固然不是你操心的事。雖然如此,我還是要向你請教怎樣治理天下。”
少年勉為其難地回答道:“我想,治理天下,和牧馬也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只不過是除去害群之馬罷了!”
黃帝聽完后,如獲至寶,行了大禮,口稱“天師”而退去。牧馬少年所說的道理,三歲孩童都知道,然而“知易行難”。普通人對活中經常發生的事總是抱著一種麻木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