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維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當領導的人,必須克制這種自私本能,多為他人著想,多理解他人,從而讓組織利益的滿足帶來個人利益的滿足。
換位思考比較難,人們好不容易從別人角度想問題,但是往往以己度人,俗話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說的是人類共性,如果考慮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性,那么以己度人就容易理解錯誤。
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同的君子想法也不一樣。所以,換位思考的升級版,就是以人度人。
以人度人比較難,不如直接問:你要啥?
有沒有遇到喜歡給你夾菜的好心人?估計他給你夾的菜不一定是你愛吃的,但是很可能是他愛吃的。自己給自己夾菜才是最有效率的。
關鍵句型:
如果我是他,我會怎么想?
我畢竟不是他,以他的性格和價值觀,他會怎么想?
(直接問他)你怎么想?
2
內省思維
內省思維就是反思自己。
我覺得今天的領導者,應該定期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我是不是太作了?太自我膨脹了?
我是不是得過且過了?
我是不是太軟弱了?
我是不是輕重緩急不分了?
在關鍵事件(成或?。┌l生之后,要問自己:
為什么成功(或失敗)?
哪些外在因素?哪些自身因素?
可否歸因為自己知識?技能?經驗?能力?努力?策略?
從中學到了什么經驗教訓?
以后怎樣做得更好?
怨天尤人是內省思維的反面。怨天就是抱怨環境因素。尤人,就是抱怨對方SB。遇到SB,也要反思:是不是自取其辱?自己是否也有SB的地方?
面對關鍵決策和重大取舍,要問自己:
我要什么?
我最在意什么?
我是誰?
3
目標-手段思維
世界上大多數人大多數時間的做事方式,都是漫無目標。無論混日子的,還是兢兢業業的,大多為了做事而做事。
我問了很多已婚的人,當初為什么結婚?得到的回答都是為了結婚而結婚。
我問了很多沒結婚的人為什么結婚?得到的回答也是為了結婚而結婚。
如果知道結婚的目的,就會知道結婚的方法:跟誰?什么時候?婚后怎么過日子?
在行動學習會議上,最有意義的提問之一,就是:我們的目標清晰嗎?
大家開會開著開著就忘了目標了,人性使然。所以,行動學習要安排一個專門的 facilitator,不時提醒大家。
目標-手段思維的關鍵句型只有兩個:
為什么?
怎么做?
這兩個問題的順序絕對不能顛倒,一定是先問why再問how,養成習慣,目標-手段思維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