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力量的最大好處是發勁短,快且猛烈,可以發出“詠春寸勁”這樣根本不用腰胯,外形不動,但是打擊力量卻很強大的拳。實戰意義上,如果懂得這種發力方式后,能夠以外家拳想象不到的速度和力量以及方位,發出沉重有力的拳來。
同時,也因為需要的發勁距離很短,因此可以在很快的時間內再度發動攻擊,因此發拳很猛烈;可以在外家拳手無法理解的距離和方位上發出力量來。因此古人記載中說:一旦學會這種太極拳,“得其一二,已足勝少林”。(不過,估計也是目前這種一龍式的少林拳,我知道古代真的少林拳,集剛猛和柔軟靈巧于一身,是很難對付的)。
要想感受這種丹田力也不難。比如一個人被對手壓倒在身體下面后,我看到的大多數拳臺對抗中,由于失去了平時發力的支撐姿勢,往往雙方都不太能夠有效地擊打對手,即使打上去看上去也軟綿綿的,沒有力量可言。如果是懂得用丹田力的人,可以在這種“狼狽”處境下輕松擊出強大的力量來,很快就把對手擊昏的。
你想試驗一下你是否懂得丹田發力也很簡單:兩人很近地,面對面雙腳平行站好,兩只手也平行放在對方肩膀上,不準收回手來,也不準轉動身子;在身子站直站正的情況下,要求手從對方肩膀上直接擊打對方的頭部。如果你只會外家的腰胯力,就樣的姿勢基本上不可能發出有力量的拳;但如果懂得發“丹田力”,一下就可以把對方輕松擊倒,擊昏!這就是差別所在!
因此外家拳手對打中互相摟抱在一起的時候,往往雙方都無法擊打對方;如果你遇到的是太極拳手,跟他“摟抱”在一起的時候就要倒大霉了。
實際上,太極拳手作戰的時候,就是要求盡可能貼近對方來打的;目的不是為了摔倒對方,而是讓對方處于無法發力的狀態,同時自己可以任意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