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標本同治還是急者治其標思考?
1. 脾腎氣虛甚至脾腎陽虛或氣陰雙虛合并肺部感染、胃腸道感染、尿路感染而出現高熱、咳嗽氣喘,或胃脘痛、腹痛腹瀉或尿急、尿頻、腰痛固定之變。
2. 脾腎氣虛甚至脾腎陽虛合并大便干結、多日不行或氣陰雙虛合并大便干結如羊糞。
3. 脾腎氣虛甚至脾腎陽虛或氣陰雙虛合并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皮膚癤腫之變。
二、溫陽利水還是補益脾腎利水還是滋補氣陰利水要素選擇思考:
1. 脾腎氣虛甚至脾腎陽虛或氣陰雙虛合并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腫、腎功能損害,特別是難治性腎臟損害的病理性腎臟結果如IgA腎病如增生硬化性IgA腎病、血管炎相關性腎損害、膜性腎病2期以上、局灶階段性腎小球硬化癥、不典型膜性腎病(或乙肝相關性腎炎)、狼瘡腎、紫癜腎等經過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后。
2. 糖尿病腎病、膜性腎病和乙肝相關性腎炎合并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腫伴見腎功能損害經過現代醫學綜合治療如合并高血鉀、酸中毒等利尿劑使用、糾酸治療后。
三、獲取中醫腎病學臨床療效評估難點思考
1.CKD患者經過您的精心治療大量蛋白尿患者能減少30-50%以上,血漿白蛋白上升到30克/L。特別是難治性腎病綜合征:IgA腎病如增生硬化性IgA腎病、膜性腎病2期以上、局灶階段性腎小球硬化癥、不典型膜性腎病(或乙肝相關性腎炎)、狼瘡腎、紫癜腎、肥胖相關性腎病等。而獲取一定療效后的中醫學治療如何更好地維系療效持續性?
2.對于糖尿病腎病、膜性腎病和乙肝相關性腎炎合并大量蛋白尿伴見腎功能損害、胸水、腹水、心包積液等臨床疑難證侯,能正確應用中醫學辯證進行大膽臨床治療而獲取療效。
3.對于各種慢性腎衰竭患者能正確應用中醫學辯證進行延緩腎衰竭臨床治療而獲取療效,同時能正確應用現代醫學理念進行心腦血管臨床終點事件發生率減少,進行合理評估。
四、中醫治法之思考
《證治匯補》云:“治水之法,行其所無事,隨表里寒熱上下,因其勢而利導之,故宜汗、宜下、宜滲、宜清、宜燥、宜溫,六者之中變化莫拘。”
《景岳全書》云:“凡治腫之法,必先治水,治水之法,必先治氣。”
《醫宗必讀》云:“察其實者,直清陽明,反掌收功。茍且虛者,溫補脾腎,漸次康復。其有不大實也不大虛者,先以清利建功,繼以補中調攝。”。
李建民經驗體會:“慢性腎臟病治腎之法,必重肺脾腎三臟之氣,氣行則津液并行,水濕瘀血無生,氣虛之處必有水濕、瘀血,互結毒瘀,則腎絡瘀痹。氣不攝精,蛋白漏出;氣不行水,水濕內停,濕熱橫生;氣不行血,澀而成瘀,痹阻經絡,無處不在;毒瘀互結于腎絡,則腎絡瘀痹,GFR下降,腎功之損,臨床變證之多矣。治蛋白尿之法重在清補結合,治腎功改善重在調補,兼清毒瘀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