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處于夏季,但是仍然擋不住肉友們對多肉的狂熱,相信很多肉友還在買新貨。下面大美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新手剛買來的多肉應該如何上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多肉植物的上盆方法
1、扔掉原土
無論是從花市、大棚還是某寶買來的,原土都要扔掉。
2、洗根
沒清洗之前,根上帶的土可能含有蟲卵和細菌,洗的時候盡量輕柔,把根在水中來回抖動就行了,以避免傷根。最好不要用水龍頭猛沖,這樣會折斷根系。反復抖動幾次,看見白色主根就行了。
3、修根
清洗過后,可以剪掉那些發黑的或者不健康的病根、死根。并適當修建那些生長過長、大量纏繞的側根,以使其長出新的須根。修根處理后,重新生長的新根會更容易適應新的環境,植株也會更加強健。如果不知道怎么把握,就修掉病根就可以了。
沒修前
修過后
4、浸泡殺菌
根系清洗過程中肯定會受傷,也很容易受感染,這時候需要在調配好的殺菌溶劑里浸泡一下,大概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可以用多菌靈、百菌靈等(如果沒有,也可以不用)。溶劑的濃度不要太高。
5、晾根
做完殺菌后,需要晾干根系,要在通風的地方自然風干,一般晾1天左右就可以上盆了。
6、植料選擇
事先調配好植料,至于營養土與其他的配比,大美之后會有專門文章奉上。配好植料后進行消毒處理。
7、選擇花盆
很多人種植的都是景天科多肉,其最好的搭檔是陶盆,十二卷屬可以選擇樹脂或者塑料的,而考慮美觀的肉友可以選擇瓷盆。記住,花盆最好底部有孔。其他的例如鐵器之類的就不要考慮了。選擇好花盆后,噴灑一遍殺菌藥劑。
8、植料入盆
將消毒后的植料放進花盆(原則是潮土入盆,即手能握住,松開就散的程度),最下面可以鋪一層陶粒。植料入盆的原則是底層大顆粒,上層小顆粒,這樣有利于排水透氣。
9、植株入盆
將植株載上,讓土完全覆蓋根部位置就好。用手指或者其他工具壓實土面,將土面噴上薄薄的殺菌劑即可。再次強調是“潮土干栽”,而不是“濕土干栽”!
10、放置位置
剛上盆的植株要放在通風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不能直射暴曬,特別是在夏季。保持通風涼爽,剛栽上不要澆水,接下來的時間就是緩苗階段。
11、澆水
一周后就可以恢復澆水、恢復全日照了,正常養護就行。之前的緩苗期如果覺得盆土太干,也可以每天朝土表層噴薄薄的水霧,增加濕度。過了緩苗期要果斷給水,不然植株會因缺水導致各種不良狀況。不過,很多若肉夏季都處于休眠期,不要澆那么多次水,一個月兩三次就可以了。
只要按照這些步驟來,一般是不會出現問題的,而且多肉本身的生長環境就是比較惡劣的,沒你想象的那么脆弱,只有一些比較嬌貴的品種需要那么多復雜的呵護。但是如果你剛養多肉,對它們的習性還沒把握的話,就最好按照這個步驟來。如果已經是養植老手,就按自己經驗來吧。另外,建議大家養多肉上盆最好在生長季節,休眠期想存活挺困難的。
二、上盆之后的狀態表現
一般會出現軟趴趴的狀態,而且會不斷地掉葉子或者化水,這時候就要分析集中情況。
1、沒有按照上盆方法操作。
有可能導致根系或者植株被干擾,有可能植株在買來的時候就有損傷或病害,或者是消毒不徹底。另外,基質濕度過高也是造成感染的常見因素,因此緩苗的時候不要澆透水,否則,根部很容易腐爛。
2、完全不用擔心,因為這是正?,F象。
植物剛上盆,根系一方面受損,另一方面還沒適應新的環境。這時候,根部不能完全吸收養分和水分,植株只能靠消耗外圍的老葉子來提供養分。因此出現莖葉疲軟、掉葉等現象。這時候不用擔心,等到根系恢復后,老葉子就會停止萎縮掉落,植株會表現出更強的活性,開始生長。
大家判斷根系有沒有恢復,可以用手捏住莖部輕輕提一下,感受是否有輕微的抓地力,但是不要力量過大把植株拔出來。
以上就是大美梳理的多肉上盆步驟及會出現的一些現象,希望能幫助到大家!